汪文娟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但是传统的教育理念与方式,普遍存在满堂灌、枯燥、死板等缺陷。越来越多的家长和教师只是一味地追求成绩的提高,并不在意高中生的整体素质。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推进,学校开始重视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美术作为美育的主要课程,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学生可以通过学习美术课程提高自身的审美水平,创造力以及动手能力。在新课改的作用下,美术教师也应该摒弃传统教育的错误方式,勇于尝试多种灵活的教育方式。综上所述,本文以“生态化教学方式”在美术课程中的应用为例,展开研究,让美术教育方式与时俱进。在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最大化地发挥美术对高中生的积极作用。
一、高中美术课程生态化教学内涵
1.美术课程生态化教学的定义。生态化教育方式,是一种时代发展的全新产物,顾名思义,指的是将生态理论与教育理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其中,生态是指一种发展的自然状态。简言之,就是高中美术课程改变传统满堂灌的死板教育方式,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这种全新的教育方式具有灵活、轻松等优点。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并养成“爱思考,勤动脑”的好习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2.美术课程生态化教学的特征。(1)开放性。美术课程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较大的抽象性,这就要求学生通过生态性的教育方式,培养自身的思维发散性与创新能力。而生态型教学方式则追求的是一种“源于课本,而高于课本”的状态。让学生充分发挥自我能动性的同时,拓展自身的知识面,提高审美能力。(2)人文性。人文性,顾名思义,就是人与文化。在生态化教学方式中也不例外。学生需要利用课堂与课外的时间进行大量的积累,接触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拓展自身的知识面,培养自身的人文主义情怀。(3)多元性。美术与文字一样,具有悠久而遥远的历史,承载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不同历史。世界上的每一个国家在不同的时期都有代表各自独特文化特性的文字与画作。由此不难看出,美术的多元性。所以,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也要注重美术的这一特性。对于一幅作品进行深入地讲解,结合其自身的创造背景以及作者的文化背景进行诠释。让学生在认同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学会包容性地理解其他民族或者国家的作品。
二、高中美术课程生态化教学实践
《师说》中曾说过:“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所以,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应该是平等的教育关系。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审美能力与感悟,鼓励学生对同一幅作品拥有各自不同的见解,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将课堂作为教师与学生沟通的良好平台。通过学生在课堂的不同表现,了解每一个学生的不同性格。并充分发挥“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针对不同水平、不同年龄的学生进行因材施教,提高教学的合理性。以讲授《宛自天开——古代园林艺术》这一课程为例。通过这一课时让学生基础了解中国园林的艺术性,并拓展这一时期中国的文化背景。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通过建筑模型、互联网视频等丰富的教育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创新能力。
1.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生态化教学实践。研究性学习也是生态化教学方式的重要体现之一。指的是学生以自身的兴趣为主要学习方向,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展开一个系列的研究性的课题。学生可以经历一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经过相关数据研究证明,生态化教学方式的实践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以《认识绘画艺术》这一课时为例,教师改变学生传统的错误思想理念,重新树立全新的美术概念。对这一概念可以成立交流平台,拉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并让学生对美术这一概念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2.美术模块化教学中的生态化教学实践。高中美术教学具有涵盖范围广泛,学科丰富的特点。其中包括:雕塑、篆刻、书法、绘画等多个学习模块。这就要求教师在教授课程时必须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例如:书法课程教授时,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优秀书法赏析的课程,引导学生从中了解书法,通过书法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認识,并提高自我的书写能力。
高中美术课程生态化教学是一个动态的学习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年龄,合理安排课程的进度与难度,保证因材施教。同时,最大化地保证课程的教学效果,帮助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学生日后走入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作者单位:江西省安远县第二中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