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昊��
摘 要:十八大后,绿色金融逐渐走入我们的日常生活。由于金融业在发展绿色金融在现代经济社会中特别是绿色经济发展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促进了经济转型升级、社会可持续发展。经济和环境的良性发展,是未来金融业良性发展的必然选择。绿色金融的显著发展源于十八大以来不断深入开展的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绿色金融的重要内容,已成为国家的战略重点。
关键词:绿色金融;规模赶超;制度引领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8.05.047
1 绿色金融概述
绿色金融在现今的中国经济中占比很大,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它也对促进经济的绿色提升起到了不可忽视的积极的推动作用。绿色金融是一个前沿的概念,在当期的金融理论中,它亦经常称呼为环保融资或可持续金融,在一定的经营理念中管理方式最主要的是重新将视角切换到金融业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实行政策和业务流程,大力推进可持续发展。绿色金融是金融业界的一大创新之举。在实现环境保护中经济与环境的平衡中,找寻经济发展的方向。绿色金融主要包括绿色经济资金的流转,是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方法。
本文认为,绿色金融作为我国的环境保护政策之一,央行在发布扶持绿色金融政策时,要群策群力,考虑环境破坏后的重要影响,一些潜在的风险等也需要纳入银行日常的经营活动中。重视对于生态环境和环境系统的保护,不断帮持和扶助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的众多金融和资金资源进入绿色金融圈中,促进社会绿色经济的大力实行和可持续发展。进一步使金融手段的创新作为影响企业的今后发展目标的推动力,对绿色金融的茁壮成长提供一定的经济和资金辅助,从而大力推进传统企业的经营创新和转型升级,向绿色生态产业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污染企业不断往生态化和绿色化和方向改进,实现绿色经济的全方位整合。
十九大报告对绿色金融事业着重进行了强调,我党对于绿色金融的关注可见一斑。本次报告提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将“生态文明”加入了“总体布局”当中来。把“社会主义现代化”改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后来加入了“美”这五个特征。中国作为世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全球的贡献者和领导者,未来将继续献身于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事业当中,推动全球绿色金融的发展。
2 我国绿色金融发展近况
十八大以来,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国,中国面临日益严峻的节能减排任务。在经济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实践中,对其可持续发展是一个严峻的挑战。许多城市已达到其在环境污染和资源的峰值容量,日益增加的信贷风险,正是因为造成污染所关停的企业,在节能减排促进金融业发展,关注全球绿色金融和经济、社会的“绿色金融”实施背景下的可持续发展不仅需要可持续发展观的落实,也需要关注国外先进绿色金融的发展。
十八大以来,不断深入建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绿色金融的发展也更加突出。绿色金融作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已成为国家的战略发展目标。2012年初,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颁发《绿色信贷和绿色信贷指引》,《绿色信贷指引》中明确了绿色信贷环境和社会金融风险的定义,将气候变化也纳入其中。同时,“绿色信贷指引”上的绿色信贷的实施下明确的方向银行,并激励和问责机制具有一定的约束。不仅如此,环保部也与许多金融相关部门联合推出金融产品。2015年底,央行发布对绿色金融体系的建设的“指导”,作为发展绿色金融的指导思想,有利于推动我国绿色金融的持续健康发展。
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速发展,使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大大增强。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一批外资基金进入中国绿色金融市场。中国人民银行与英国银行合作共同推广绿色金融,提出了七项具体政策的实施建议,绿色金融已被国际社会所接受。2016年,中国新开发银行的国际金融机构,发行第一个绿色债券,中国银行作为带路者也进行了发行工作。杭州的G20峰会上,中国主推打造绿色金融。除此之外,中国还打造了“一带一路”和一个援助亚洲的重要机构亚投行。
3 我国绿色金融的问题
3.1 绿色金融规模小,渠道狭窄
十七大以后,央行、证监会、保监会和银监会联合实施了一系列绿色金融政策来解决这个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绿色金融相对单一的融资方法一直以来被诟病,形式大多以绿色信贷、绿色债券和绿色证券为主。
3.2 绿色金融产品单一性严重,产品市场不完善
西方发达国家的绿色金融,新产品层出不穷,市场监管体制较为完善。自中国实施绿色金融,金融部门推出了一些金融创新产品支持绿色发展,我国绿色金融规模与其相比差距仍然明显。了解绿色金融行业就不得不了解绿色信贷,减少三高企业的贷款就是减排方法。相较于绿色金融其他产品如绿色金融证券等的知名度相对惨淡。同时,非银行金融机构对绿色金融并不是那么“感冒”,所提供的绿色金融服务也相对简单。
3.3 缺乏绿色财务盈利模式和能力不足
发展绿色金融与金融的获利性之间存在本质性的冲突。为了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保护资源与环境才是绿色发展的本质。
3.4 缺乏对绿色金融的重要认识
绿色金融具体法律缺失,没有国家法律的制度规范,许多地区GDP唯一论大行其道,以破坏环境为代价,资源过度开发、环境污染的问题仍然存在。“一行三会”是财政部联合环保部颁布了多个部门规章制度的总称,金融市场的功能配置发挥失常,造成生态损失的经济和环境之间的平衡。
4 绿色金融改善建议
4.1 积极使绿色金融的法律建设速度不断加快,不断改善绿色金融的整体布局
现今阶段中国尽管颁布了有关绿色金融的法规等,但是法律层次浅薄,仅拘泥于部门阶段,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法律效应。为了绿色金融今后的蓬勃发展,我国应大力完善绿色金融的法律程序,为其提供应有的法律保障。通过颁布法律,以确定绿色金融的有關限制性指标,内容也应该全面涵盖规章建设、行业指标、条件设计、公众责任等方面。通过立法,让绿色金融有章可循,按规章制度办事。使政府机关、金融集团、项目业主等各个参与者在完善的法律制度下依照行业规定经营,同时也可以防止因违法和监管不慎导致的损失。endprint
4.2 加快绿色金融成长机制的建设,不断提高绿色金融发展的效率
第一,经济创建方针性的绿色银行。此项可以通过国家政府帮助进行起步投资工作,同时在公众中大力宣传,吸收资金用于业主自行开发绿色金融有关的新产品、开辟有关绿色金融的新产业。第二,鼓励社会中的金融机构建立与绿色金融有关的行政部门,把其中的信贷工作、人力资源、交易资本等从繁琐的整体工作中独立出来,不断重视绿色金融的发展实施,提高绿色金融的实行效率。第三,政府加强监管,推出绿色金融信用评判的相关标准。通过把社会金融机构一年来对于环境保护方面贡献和付出作为政府对于绿色信用的奖励机制的评判标准 ,这样一来可以通过对贡献突出的金融机构产生良好的社会影响,同时也鞭策企业不断大力实施绿色金融的政策。第四,大力推动绿色金融的实行追踪和行为监控机制的发展。不断反复研究,完善环保信息的数据采集,有效信息筛选,资源剖析,对金融机构的资金借贷风险作出评估和预警的一系列程序,并对于金融机构信贷信息进行一系列的跟踪监控和及时反馈等保卫机制。积极的推进绿色金融的全方位安全发展。第五,出台有关绿色金融的约束指标和市场准入条件。金融集团等机构要把环保贡献标准和资金借贷的风险评估合为一体,对于环保友好的企业、推行节能减排的公司优先发放贷款,对于那些走“先污染后治理”道路的对于环境有重大破坏的企业,作为惩罚和警告提高贷款利率或者因其不通过审核为理由拒绝其贷款请求。
4.3 将绿色服务不断创新,用宏观政策加强市场引导
一是,金融集团要大力发行绿色信贷产品和债券,通过资金的良性循环,低碳环保企业和生态友好企业可以不断的得到相对稳定的投资,保证其发展的资金链得以不断连续。政府和监管机构在面对绿色信用良好的企业的贷款的同时,要积极引导,延长贷款期限,简化贷款流程,促成其的良性发展。第二,积极鼓励保险机构为绿色金融方面企业和产品进行保障。面对市场产品的激烈竞争,要采取积极政策,通过大力实行绿色产品的推广工作,呼吁公众更多的去消费绿色保险产品,以保障绿色环保产品的销量和利益。第三,政府要设立绿色产业基金。政府依据其财政政策,对市场进行宏观调控,为绿色企业拨补助款,对绿色企业的产品进行一手的对口投资,或者对企业进行参股和控股投资,对环境友好型企业进行资金渗透,从而近距离的投入企业环保水平的投资中去。第四,对潜在性特大风险做出评估和实验。由于投资风险大,保险公司和金融机构无法掌控其潜在后果,政府要模拟绿色金融的投资形式和内容,剖析其中的潜在风险和危险系数,公示其研究数据,使绿色企业在公司运行和资金投入的风险不断分散,预防特大损失等不良后果的产生。第五,拓展企业增加信用和担保的途径。鼓励绿色经济的产品拟采用“债券和信贷组合”等绑定模式,以提高企业的担保信用,也促使金融机构把整套体系统筹管理。除此之外,政府还可为绿色企业提供财政贷款咨询和法律顾问咨询等活动,将绿色金融的推进工作结构化,具体化,程序化,为绿色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5 总结
近年来,随着绿色金融不断向前发展,我国的由之前的规模赶超,再到现在的制度引领,这些年所做出的努力,人民都是有目共睹的。而现在绿色金融要继续发展,与我党的“可持续发展观”不谋而合。通过以上的说明,绿色金融的发展有利于环境保护,促进金融行业的发展,只有坚定不移执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绿色金融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杨帆,邵超峰,鞠美庭.我国绿色金融发展面临的机遇、挑战与对策分析[J].生态经济,2015,(11).
[2]李晓西,夏光,蔡宁.绿色金融與可持续发展[J].金融论坛,2015,(10).
[3]邓翔.绿色金融研究评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J].2015,(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