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正农
2017年无疑是物联网大发展的元年。这一年,各大电信运营商以及华为、联想、阿里等科技巨头纷纷在各种展会、论坛上大秀生态战略。然而对于物联网世界,他们所讲的只不过是小生态而已,物联网是面向物理世界的大连接、大接触、大融通,是物理世界普遍联系的增强方式,与物理世界完全一致的生态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所以,物联网生态不是哪一家企业的事,而是大家的事。
物联网到底是什么
从连接来看,物联网诞生于1999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Kevin Ash-ton教授在“自动识别中心”通过射频识别(RFID)技术实现了物物通信,于是就有万物皆可通过网络互联的理念。
随后,连接的技术不断扩展,到了2005年,国际电联(ITU)发布物联网报告,指出物联网是通过二维码识读设备、RFID装置、全球定位系统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但是这个定义也有局限性,比如物品的自组网不一定都上互联网,物联网的功能也不只这些。
其实,物联网就是运用传感和通信技术,感知信息,实时交互的网络形态。本质上,物联网不是一门技术,她是一个平台、一个形态,当然也可以说是一个时代、一个理念!
物联网与互联网最容易混为一谈。互联网诞生于计算机的连接,从军事到科研到学校到传播到社交,随着通信技术从1G到4G,再形成人与人的移动互联网。所以它是一个人类社交的平台,一个以内容为主的平台,是扁平的、横向的、单一维度的网络。
物联网诞生于物的连接,不仅可以通过可穿戴产品,加强了人與人的联系,而且可以形成人与物、物与物、机器与机器的联系,是纵横交错的、立体的、多维度的网络。物化的连接,赋予物质以信息生命,出现智能化、智慧化,产生了实体形态的数字经济,并全面改造了传统经济。
客观地讲,互联网与物联网不是矛盾关系,而是递进关系。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升级版,标志着信息化跃升到一个新的阶段。
物联网能带来什么
物联网可以为实体经济注入新动能。首先,物联网本身就是巨大的经济体。随着传感器的微型化、智能化、集成化,以及NB-IoT、5G的大规模商用,物联网将会井喷,有机构预测,到2022年全球物联网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3万亿美元左右。其次,物联网催生新型IT产业。电子产品智能化,系统集成物联化。实时、可靠、多维、可信、海量、天量数据将驱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VR/AR等智慧元素快速成长。最后,物联网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从粗放型转为集约型,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应用物联网进行智能化改造,比如精益制造、工业4.0等。从功能化转为智能化,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物联网,几乎所有产业、产品、生产、营销等各系统都将向智能化迁移。从划界转为跨界。物联网冲破产业藩篱,推动跨界融合,开辟新的经济战场。
联接产生智慧,正如人的智慧是由大脑神经元的联接产生一样,因为联接,社会就有了智慧大脑。物联网以智慧城市、智慧社区、数字家庭等新业态,使老百姓充分享受智慧生活。
物联网通过助力政府政务、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比如,井盖、路灯、交通的智能化促进公共服务升级;监控网络、识别技术促进社会治理智能化;自助式服务提升政务水平,使政府服务更接地气,百姓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发展物联网需要做什么
按规律办事是任何事业发展的前提条件。物联网发展不仅要遵循信息技术规律,还要遵循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以及自然规律,因为物联网不仅要服务人类,还要联通万物。从现在看,至少要把握好四个方面。
连接+传感。这是物联网基本要素。物联网的连接是信息的连接,而不是物理的连接。信息来自感知,信息是物质间的对话,而连接只是一个通道,连接很重要,但不是本质的东西。我们习惯把主要的精力放到连接上,而容易忽略了传感。因为连接本身也可以形成网络,比如互联网,但没有传感,就形不成物联网。连接与传感有时互为瓶颈,有时互为动力。相互促进,相辅相成是最佳状态。
应用+创新。物联网的核心是应用创新。物联网有句名言:与其说是网络,不如说是应用。没有应用,就长不成物联网。因为没有应用就没有发现,就没有创新,也就没有版本式演进(智能井盖、路灯、水表每一次进步都取决于应用)。而没有应用的创新是自娱自乐。创新要十分重视刚性需求,也就是痛点价值,因为需求永远是创新的老师。
服务+数据。物联网时代是智能产品的时代,所有产品、生产、销售都要智能化,智能需要服务,决定了这个时代不是卖产品,必须尽快从卖产品转到卖服务上。要想服务得更好,就要借助大数据,用精准分析推送精准服务。要重视物联网形成的海量数据,善于化土为金。
标准+安全。物联网时代是大连接的时代,连接需要标准。我国已经成为“物联网架构国际标准”的主编单位,标志着物联网时代我国在世界上拥有话语权。但是大量的基础标准、应用标准需要填补。标准化的同时也带来了安全问题。智能终端大量部署,不可避免造成安全隐患,任何一个智能终端被攻破都会出大问题。好在物联网可以选择性连接,不需要什么都放在公网上,但是安全问题仍然不可小觑。
当下要怎么做
应当把握物联网生态特性,最大化地发挥人的主动性。从物联网结构看,感知、传输、应用三层相互交错,每一层有不同的功能块,每一个功能又有不同的企业,而企业可以跨界运作。产业链已不适应其发展要求,亟须构建与之相适应的生态系统。
技术生态: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高度集成和综合应用。其中有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技术、传感技术等。不能独立地发展技术,比如MEMS就是越来越复杂的技术集成。
产业生态:物联网包括芯片提供商、传感器供应商、无线模组厂商、网络运营商、平台服务商、系统及软件开发商、智能硬件厂商、系统集成及应用服务提供商等。他们并不是自上而下的链条关系,而是错综复杂的生态关系,以谁为中心,关键看其生态组织能力。
经济生态:物联网应用广泛而综合。经济方面,比如物联网+工业、农业、服务业等。社会方面,比如智慧政务、智慧城市、智慧交通等。生活方面,比如数字家居、智慧社区、智慧文化等。
组织生态:历史是劳动人民创造的。物联网生态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组织生态。现在看,主要是构建汇聚“政产学研用融”于一体的以企业为节点的发展共同体。六个方面凝成合力,一方面帮助企业做大做强,一方面打造可以输出的新模式,借助“一带一路”建设,参与物联网时代的全球运营。(作者系中国电子学会物联网专家委员会委员、福建省物联网产业联盟秘书长)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