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金涛
2017年高考全国卷Ⅰ文学类文本阅读材料选取的是赵长天的小说《天嚣》。小说最后写道:
至于送瓜人是怎么冲破风沙,奇迹般的来到这里,最终也没弄清,因为谁也听不懂蒙语。只好让它成为一个美好的谜,永久地留在记忆中。
试卷设计了第6题:
小说以一个没有谜底的“美好的谜”结尾,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这是一道围绕小说结尾的特点制作的探究题。这道题要完成两大任务,一是探究结尾处理的艺术效果,二是结合作品进行分析。下面具体阐述这道探究题的展开模式:
[一、确定探究角度]
《天嚣》以细腻的笔触叙述了某基地小试验队深入戈壁突遭风沙侵袭而渴盼救援的故事,折射出在风沙、粉尘等“天嚣”面前生命力的伟大,塑造出不畏艰险、认真负责、热心救人的科研工作者形象,深化了各族人民支持祖国科研工作这一主题。探究小说结尾的艺术效果,首先需要了解结尾效果的一般探究角度。这些角度可从叙述、情节、线索、主题、人物、结构、技法、读者等角度去思考,这样才能有利于总览全局,打开思路,从而建构合理而有效的探究模式。
明了基本角度后,还需结合文本和答题要求来进行筛选,最后确立符合答题实际的角度。阅读小说一般要了解是“谁来说”。故事由谁来讲,它的视角和口吻就不一样,观察点也会不同,产生的效果也迥异。其次,小说是供读者阅读的,读者的阅读体验和感受可以彰显作品的魅力。再次,《天嚣》“以一个没有谜底的‘美好的谜结尾”的命题,主要指向情节,而不是主题、人物、结构、线索、技法等。因此,我们可以确定此题探究的角度,具体而言,可从叙述角度、情节安排、读者心理三个角度来答题。
[二、结合作品分析]
根据以上答题建模所展示的角度,我们还必须结合作品来丰富这些角度的内涵,从而呈现出完整的答案。
叙述角度上的效果 小说结尾“最终也没弄清”中的叙述人是谁?我们通读全文后发现应该是前文提到的“他”。小说以第三人称“他”作为主要敘述角度,以“渴”为叙事线索结构整个故事。小说开头极力渲染和烘托“天嚣”下的恐怖氛围:
风,像浪一样,梗着头向钢架房冲撞,风化成极细极小的砂粒的粉尘,从昏天黑地的旷野钻入小屋,在人的五脏六腑间自由遨游,无情地和人体争夺着仅有的一点水分。
这样就再现出工作环境的恶劣和生存的困境,为人物的出场提供了空间和背景;5~10自然段接着叙述了“他”充满希望地倾听门外声音等待基地首长前来救援,但最终陷入“无生命状态”,放弃了救援希望。11~15自然段情节突转,混沌状态下的“他”突然听到微弱但执着的声音,振奋了科研队员的求生念头,可前来的并不是救援他们的天神,而是需要救援的弱者,由寻求救援转向要实施救援。16~23自然段叙述所有科研队员齐心协力,调动每个细胞救助门外弱者,可门外灌进来一团灰扑扑的东西。24~30自然段写蒙古族同胞为大家带来了西瓜,由渴望一口水到获得了最甜最美的西瓜。小说就是这样以试验队员“他”的角度来叙述故事,“送瓜人是怎么冲破风沙,奇迹般的来到这里”这一“美好的谜”应当不在“他”所见所知范围内,因此小说隐去不再叙写,就显得真实可信。
情节安排上的效果 《天嚣》的情节、人物都不复杂。小说从人物渴望水分,哪怕是一口水,到“他”自己渴望救援,到门外弱者渴望救援,最终到西瓜解渴,脉络清晰。从情节安排看,送瓜人的出现充满了神秘感。
忽然,处于混沌状态的他,像被雷电击中,浑身一震。一种声音!他转过头,他相信左耳的听觉,没错,滤去风声、沙声、钢架呻吟声、铁皮震颤声,还有一种虽然微弱,却执着,并带节奏的敲击声。
需要过滤自然界的声音,凭着微弱的敲门声,才能判断门外有人。西瓜的出现也同样神秘。
从门外滚进灰扑扑一团什么东西和打得脸生疼的砂砾石块,屋里霎时一片混乱,像回到神话中的史前状态。
滚动的西瓜,连同砂砾石块,使屋内一片混乱,进入到一种史前状态。而送瓜人究竟是怎样冲破风沙来到这里的,小说没有交代,显得更为神秘。结局给出一个“美好的谜”,没有解释谜底就戛然而止,留下了一个巨大的悬念,强化了小说的神秘氛围。
读者心理上的效果 小说还巧妙运用了心理突转和延宕手法,造成读者阅读心理上的一波三折。文中从渴望一口水维系生命到结局获得甜美大西瓜,从渴望基地同志的救援,到结局一蒙古族同胞出现;从渴望一支救援大军,却出现的仅仅是一个需要他们援救的弱者;从竭尽全力倾听,希望获得救援却不得不放弃救援,到突然又听到了敲门声又激发起希望;从一口水都成了奢侈品的时候,到谁还敢想那“绿生生,油津津”的西瓜;从门外送瓜人的微弱敲门声,到大家看见那个“穿着毡袍,说着谁也听不懂的蒙语”的人,直至最后竟“奇迹般的来到这里”“因为谁也听不懂蒙语”而成为一个“谜”。小说这样处理正是它的奇崛突兀之处,一切都在人物的期待中,又在期待中慢慢消解为另一种结局,突破了思维的正常逻辑,呈现出一种意想不到的奇迹,也打破了读者心理预测和期待。特别是结尾,读者是希望知道谜底的,而作者偏偏不解开谜底,让读者自己去思考,去想象,也就留下了回味的空间。
其实,谜底不迷,解读有道。尽管小说未揭开谜底,但是通过以上解读,我们可以大致还原当时的情景。不管蒙古族同胞在风沙漫漫的戈壁滩旷野中怎么奇迹出现,但我们可以直接感受到在天嚣之下他存活下来所表现出的强大生命力。然而,在运水车不能出动,飞机无法起飞,风沙狂虐、粉尘飞扬的旷野中,随风飘转,晕头转向中撞上了试验队的钢架房门板,能活下本就是生命的传奇。试验队在呼吸困难,生命难以维持,又没有基地救援的无生命状态下,却对突然发现的衰弱的声音表现出极大的爱心,试验队找到合适位置,摆好下死力的姿势,在共同合作中在齐心协力下完成了对弱者的救助。这个蒙古族同胞是有勇气的,他战胜了风沙、粉尘,战胜了各种天嚣,跨越了民族界线,唤起了一种强大的集体凝聚力。
至此,通过以上认知,我们可以构建这道探究题的模式:首先确定探究角度,其次结合作品分析。综上所述,可以得出以下答案:
①小说人物“他”所知有限,这样写很真实;②故事戛然而止,强化了小说的神秘氛围;③打破读者的心理预期,留下了更多想象的空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