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莹莹+陈健豪
摘要:运用湖南2004-2013年城镇化、产业转移和高新技术的数据,通过面板回归分析得出,高新技术能有效的带动城镇化发展,进而通过新型城镇化有效的提高人均收入,推动地区经济发展。
关键词:产业转移;高新技术;新型城镇化;面板固定效应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30.002
新型城镇化能有效带动经济的发展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对增强一国或地区的综合實力有着莫大的贡献。而在此过程中,产业转移和高新技术产业也对其产生重要影响。
1问题的提出及文献综述
施同兵认为,中国的城镇化率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依然落后不少。简新华和黄锟提出,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是我们目前亟待解决的一项任务。杨国才认为湖南省正处于过渡阶段,如何让产业转移、高新技术对城镇化有一个良性的推动还有待商榷。 黎晓奇认为应该以常住人口为中心转为提高经济效益和质量,资源合理利用,降低环境污染和破坏为切入点。
以上文献均认为产业转移和高新技术发展对城镇化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更多的是针对产业转移与城镇化的实证研究,对高新技术发展与城镇化的实证研究比较少且并未使用更为先进的面板模型来分析。本文将进一步研究高新技术与城镇化的关系。
2理论模型和计量分析
2.1理论模型
冯南平、杨善在研究了产业转移的情况下得出如下公式:
IRit=(IAVit/IAVt-IAVi,t-1/IAVt-1)IAVt
其中:IR是产业转移量,IAV是工业增加值,IRt表示t时期全省的产业转移量,IAVt是 t时期全省工业增加值,IRit是t时期i地区的产业转移量,IAVit是 i地区在t时期的工业增加值。当IRit>0时表示该地区的产业转入量大于产业转出量,IRit<0表示该地区产业转入量小于产业转出量。
因此,我们建立如下模型
模型一URit=ci+β1(HTIit)+αi+μit
模型二DRIit=ci+β1(IRit+β2(URit)+β3(HTIit)+αi+μit
其中,i=1,2 …,14是湖南省14个地级市(自治州)序列,t=1,2, … 10是2004-2013年为期10年的考察序列,DPIit、IRit、URir、HTIir分别是i地区在t时期的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区域产业转移量、城镇化率和高科技产业产值。 c是常数,β是回归系数,αi是面板固定效应,μit表示随机误差项。
2.2计量分析
本文选取了城镇化率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两个指标建立模型,采用eviews7.2软件来进行回归分析。
模型一和模型二初次估计结果如表1、表2所示。从表1中可以看出,模型二的 p值为0.0497,在0.05的水平下显著,同时,可决系数由0.8615变成0.9882,模型的拟合度大大提升了, DW统计量为2.2356,说明模型估计结果的残差序列一阶序列自相关已经消除。此外,残差平方和为124.7568,也表明模型一整体上非常显著。常数项 C的估计值为51.69,解释变量“HTI”的系数估计值都为正数0.001,说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与城镇化之间是正相关的。表明高新技术的发展每变动1,城镇化率提高1‰。而模型二经调整后的 显著性都大为提升,解释变量“IR”,“HTI”和“UR”都在1%的条件下显著,模型的拟合度非常高,达到了99%,DW的统计值也达到了2.1,模型的序列自相关也已经消除。解释变量“IR”,“HTI”和“UR”系数都为正数表明,说明产业转移、高新技术的发展和城镇化都能带动城镇人均收入的增长。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1)产业转移对城镇化程度有显著的推动作用。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在湖南省大量兴建厂房和购置工厂设备,增加本地区就业率和收入。加之以政府政策上的支持和税收优惠,以及高新技术产业自身发展的前景,推动本地区经济增长。
(2)高新技术产业的提升会推动城镇化率的提高。再加上越来越多的税收优惠和政策支持。此必将成为区域经济的“领头羊”。
3.2建议
(1)产业的转移能更好的吸引当地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政府应该积极合理的承接产业转移,引导人民就近进行就业,特别是应该放宽优惠的政策让高新技术企业更好的吸收高技能数量工人和知识性人才。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环境的保护工作,不能过度破坏生态。
(2)现阶段中国的很多高新技术企业虽还在发展的萌芽期,但有着良好的前景和发展空间。政府应给予高新技术产业更多的优惠政策,积极引导并向周边城镇辐射。
(3)政府应要调节高校和科研机构与高新技术企业之间的融通性,建立良好的沟通交流机制和人才培养计划。
参考文献
[1]施同兵. 区域产业转移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机制与政策取向[J]. 广东社会科学,2015,(04):2936.
[2]简新华,黄锟. 中国城镇化水平和速度的实证分析与前景预测[J]. 经济研究,2010,(03):2839.
[3]杨国才,潘锦云. 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政策应转向[J]. 经济纵横,2014,(05):7176.
[4]黎晓奇,高梁,张记欢. 高新技术产业园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作用分析——以中关村科技园为例[J]. 现代管理科学,2014,(06):911.
[5]冯南平,杨善林. 产业转移对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分析——来自中国的经验证[J]. 经济学动态,2012,(08):707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