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店中可有你的样子?

2018-01-22 17:38
北广人物 2017年32期
关键词:诚品新华书店书店

乐淘·悦心

程戈

曾经看到网上有一个中国知名书店前十名的排行榜,北京万圣书园、老书虫书吧,重庆西西弗书店,南京先锋书店,上海季风书店,香港三联书店,台湾诚品书店……惭愧,这些书店我一个都没去过。从小到大,进的最多的是新华书店,为了买教辅书、工具书、专业书,尤其是我的中小学生时代,可以说每次进书店都是带着任务,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直到上了大学,一个人待在六朝古都南京,终于有了些逛书店的感觉。

那时候的我囊中羞涩,连买一卷卫生纸都要记账,在学校咖啡厅端一晚上盘子才挣20元钱,这在当时已经是一大笔收入了,于是走进书店也有些底气不足,看的多,买的少。印象最深的是古籍书店,有空的时候总要去逛两次,说实话,里面的书不一定看得懂,但是那种在故纸堆里淘宝的感觉让我浑身舒坦。记得我的第一本《唐诗三百首》就是在那里买的,蓝色的封皮,线装的设计,薄薄的一本,翻开来第一页被我特意盖上在扬州社会实践时让景区门口摆摊大爷给刻的印章,插在一堆旅游专业的课本里,怎么看怎么觉得有气质。闲暇时躺在上铺的床上,手中书一卷,耳边曲一首,与古人神交的日子那叫一个惬意。

及至大学毕业,来了北京,知道了一个巨大的书店——北京图书大厦,头一次慕名前往就晕头转向走错了路,一“气”之下改往海淀图书城而去,直到天擦黑才回到南三环的地下室。后来图书大厦去了不下十次,有的因为名人出书签售的采访,有的因为业务考试教材的采购,有了孩子以后更是锁定童书区。但是我始终觉得它跟我隔着一层距离,也许是因为人太多,每次去都有一种逛商场的感觉。

逛书店我更喜欢淘书,喜欢在一堆大众面孔中突然发现犄角旮旯里的遗珠那种窃喜,所以我更喜欢逛北京的书市。书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应该是多个书店的集合,各个出版社都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无论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都能有所收获。背着一个大布袋,甚至拉着购物车,从一个展位逛到另一个展位,天天去逛我都不嫌累。就是在书市上,我花十元钱买到了森村诚一的《证明三部曲》,花20元钱买到了三毛最喜欢的《玛法达的故事》上下两套书,还有阿加莎·克里斯蒂探案小说全集,摆满了我一层书架。还有《中国著名童话宝库》满满一盒子小人书,至今闺女时不时地还要翻上一翻。这种天地为屋的大书店,在我看来更接地气,逛着逛着经常看到有人捧着一本书坐在路边的石沿上看得津津有睐,有西装革履者,也有打工装扮者,有白发苍苍者,也有牙牙学语者,放眼四周,都在买书、挑书、看书,浓浓的氛围让你觉得不多买几本带回家都对不起自己。

随着工作的忙碌,孩子的出生,逛书店的日子越来越少,“当当”成了买书的首选,搜索,看评价,加入购物车,下单……方便确实方便,但是少了一种购买的乐趣。暑假前,偶然从邻居那里得知家附近有一个不错的社区书店,名字起得有点意思,叫“甲骨文·悦读”,本来只想随便转转,没想到到那儿就被吸引住了,那里的书并不算很多,但是活动不少,每周六晚上放电影,每周日晚上说评书,只须花上十元钱,就能在书店过一个有意恩的周末。这样的经营更像是书吧,却丝毫沒有影响书店的文化味儿,反而有了一丝烟火气,更让人心动。

其实书店无所谓大小,无所谓形式,正如叶圣陶所说:“天地阅览室,万物皆书卷。”只要有一颗爱书的心,旧书摊也是好书店。

让读书成为一件美好的事

白鸽

去过台湾的人,一定知道诚品书店,它并不是旅游景点,却成为了不客错过的地标。2013年,当我第一次踏进位于台北信义区的诚品书店,简直可以用惊呆两字形容。整栋楼高六层,地下两层,书店的部分大概占据两三层的样子,其余五六层分布着家居、艺术品、展览、咖啡厅、创意礼品、文具店等各类商铺。可无论是装修风格,还是服务体验,甚至每一个角落的细节,都无不体现出诚品独特的气质,完全颠覆了我对书店的刻板印象。时隔多年,我又一次踏进了诚品书店,今年年初在苏州金鸡湖畔,这也是吴清友进驻内地的第一家诚品书店,于2015年正式开业。

和台湾的诚品书店一样,在这里,书与生活并肩行走。整栋楼的设计一如既往的前卫,随手抓拍一张都散发着满满的文艺范儿。哪怕是一盏竹条编制的小台灯,或者一朵淡香的百合花,都可以让看书变成一件温暖的事。而位于地下一层的店铺琳琅满目,其中不乏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比如苏绣等商品。还有音乐体验区,可以听一听CD,或者干脆体验一曲评弹。这对于初次来苏州的我来说,真可谓一次意外的文化之旅。如果逛累了,身旁一定有咖啡馆、餐厅供你休憩。这忽然让我想起小时候,每周末去北京西单图书大厦看书还得带个马扎,不然就要像很多人一样直接坐在地板上看书,毫无形象可言,更不敢想象读书可以与时尚品位挂钩。在诚品书店,读书完全成为了一种生活态度,即便在书店里走一走,也能暂时躲避城市的喧嚣。说不定还会遇见最近的某个展览或者画廊,给你的生活增加一些意外的小情趣。

诚品是一项文化产业,它不仅仅改变了传统书店的经营模式,还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方式。进入信息时代,想想咱们身边还有多少年轻人去逛实体书店?而诚品书店,恰恰让这些年轻人回归了。据资料显示,创始人吴清友曾公开表示,诚品在成立之初亏损了长迭十几年,商铺的盈利成为其主要收入,可他坚持用这种方式推动阅读,才最终让图书销售真正扭亏为盈。这里重点推荐的书籍可能并非什么畅销书,甚至有可能是一些冷门书籍,但它们绝对符合诚品的理念,有时候还会搞一些主题阅读。诚品书店拥有自己的选书团队,他们走访世界各地,为读者精心挑选有品位的书籍。如果你看到未开封的书,大可以叫来售货员,让他们帮你拆开来阅读,不必担心,诚品书店的售货员绝对不会给你脸色看,也不会推销你买书。诚品书店的落脚点始终在生活二字,比如苏州店,也并不是台湾诚品的简单复制,而是经过深度研发、设计而成,在这里你可以在很多细节处感受到苏州的气韵。这也正是吴清友当时坚持的理念,诚品书店可以连锁,但不复制。不同的城市,选书的方式不同,建筑风格也不同,但诚品的精神是相同的,就是让读书成为一件美好的事。endprint

新华不止是书店

李雪源

从小到大,去过的书店有很多,或简陋或华丽,或拥挤熙攘,或空荡静谧。这其中,有在路上偶然遇到的巴掌大的书屋,也有为一本参考书千里迢迢找寻的指定书店,可惜的是唯独没有去过诚品书店。

但是书店的气场从来都与众不同,无论是小说横飞的杂书铺,还是细致分类、码放整齐的“正规”书店,都有着各自独特的气质。

学生时代的书店大多爵不开教科书和参考书以及各娄题库,它们一般规模不大,但一应俱全,看似不起眼的一家书店却往往隐藏着不可思议的书籍储备量。初中时,校门口有一家书店,总是能在第一时间与课程进度同步,老师提到某一本参考书,你总能在这家小店里找到。这时,如果不赶紧出手,参考书会瞬间一抢而空,不得不等待下一次进货。学生书店不单出售图书,还会将店内一面墙留给时下“流行音乐”。任贤齐,张惠妹,范晓萱……总有一款是你所爱。让人慰藉的是,同学们就算没能买到参考书,至少买到了偶像的卡带,出门时也币会太失望。

真正意义上的书店应该是拒绝单一和程式化的,它会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与靠近它的人交流。从顾客踏入大门的那一刻起,便开始传递某种信息。离开实用性为主的书店,初中迈向了高中,看书不再是一件硬性要求与学业压力之下的事情。于是,带着对新世界的渴求,我走进了人生中与之产生联系最多的一家“国字号”书店——新华书店。

不像诚品书店有无处不在的人文气息,也没有高等教育书店的一板一眼,更不会像三联韬奋书店那么别具一格,印象中的新华书店是令人踏实与心安的,并无太多个性。即便对于没有上过几天学的打工族来说,身在其中也不会感到局促与忐忑。与千千万万个散落在全国各地城市乡村的新华书店一样,家乡的新华书店自开业那天起,就以丰富的图书种类和宾至如归的服务收获了大批读者青睐。高中时住校,周末回家,必定会到新华书店走一遭,买不买书先不说,闻着沁人的书香味就够了。新华书店开在市中心的位置,旁边就是“八一”广场,周围有商店有饭店,虽说小城人少,但每逢周末,由于书店的缘故,还是会聚集许多人气。边看书边等人是一个不错的体验,那时经常与朋友约在新华书店见面,早到的那个人可以先看看书,等一碰面就可以交换近况,顺带聊聊手头上的书。大学之前,新华书店不仅给我提供了足够的学习资料,还给我留下了许多有关友情的美好记忆,在一个并不发达的小地方。

大学期间,寒暑假回家,惊喜地发现新华书店在家乡增开了两家分店,其中一家就开在家门口,从小区走出来,过一条马路就能看到它红底白字的大幅招牌。店内依旧是传统的书架摆设,中规中矩,图书种类自然增加了许多,至少买一本《历年考研真题》不会再大费周章。图书和音像,一直不分家,书店另一头是各类音像制品,也使得这家门店规模扩大了不少。某年寒假,与一位高中老同学碰面,约在家门口的新华书店。那天风很大,裹了一条围巾出了门。依稀记得,远远望去,那个人缩着脑袋,背对着我站在书店门口。后来,这一刻被历史性地铭记。因为新华书店成了我与爱人初次会面的地方。多年后,我们经常会讨论回忆的是书店红色背景下那个显得不太自信的背影。

爱上书店还在懵懂时

常江

说起最早与书店结缘,还是上小学四年级的事情了。当时,正处在“文革”后期,我和同学们那时只知道疯玩儿,对读书学习根本就不感兴趣,学校里的老师们教课也是疲于应付。到了1972年,学校文化课程的学习和各科考试逐渐恢复正常。为此,我所在的小学又调换了新校长,开始了扭转学校风气的一系列措施。我们的班主任李老师,她当时梳着一个大辫子,长得慈眉善目的,宽大的额头可以和她的智慧画等号,一对有神的大眼睛好像总能看透同学们心里的小九九,调皮捣蛋的学生在李老师面前也会“痛改前非”。李老师没有孩子,对我们就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除了学习要求严格外,还会经常叫同学们到家里做好吃的给大家吃。

那个时期的学校要走与工农兵相结合的道路,放寒、暑假后,学校总是把这一个月的时间安排的满满的,学工、学农、学军,就成了假期里的主要内容。李老师为了让同学们对图书、对知识感兴趣,在我们小学四年级的那个暑假之前,她就不辞辛苦地跑到王府井新华书店,联系好了让同学们当“书店小小引导员”的差事,王府井新华书店的叔叔、阿姨们也十分支持这样的活动,耐心教我们图书的分类和快捷的检索方式。而我和同学们就要分工细致,每人要负责书店的一个区域,并要熟知每本图书的位置,还要背出书中索引和大概内容,负责给前来买书的顾客做自己区域里图书的介绍,老师按照每个同学的实际表现打出分数,计入年终考核的成绩中。时间紧,任务重,于是乎,我和同学们瞬间变成了“如饥似渴”的书虫,戴着红领巾,抱着分管区域里的每一本书狂背,书店的叔叔、阿姨们也时不时地会善意地考你一下,结果都令他们满意,这也成了书店里的一景,招来了许多“尝鲜”的顾客,经过一番带有半信半疑的实验之后,顾客们总会满意地买走几本书。据说,我们的“书店小小引导员”的活动对营业额大有提升,为此,王府井新华书店还奖励给同学们喜欢的相关书籍。李老师的这些行为,在那个非寻常时期更加渗透出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初心和润物细无声的情怀。

暑假结束了,“书店小小引导员”的经历让我们受益匪浅,很多好的作文也出自于这次活动。“倒背如流”的经历,引发了我们对图书的兴趣。在大人们问起我相关的知识时,我的回答總能让他们目瞪口呆,既让我满足了小小的虚荣心,又让我明白了读书的重要性和实用性,所学到的知识,至今也难以忘怀。通过暑假的那次活动,让我喜欢上了书店,只要有大块的时间,我就会约上几个同学去王府井新华书店看书,书店里的叔叔、阿姨们也热情地把我们当成“老熟人”接待,让我们总有回到家里的感觉。后来,我喜欢上了无线电,组装了半导体收音机给大人们听,得来不少的赞誉。尤其是制作的遥控小电子船,在那个年代根本买不到这类的玩具,绝对是稀罕物,我和小伙伴们到公园中的湖里去遥控航行时,总会引来很多人围观,反馈也是赞不绝口,听到这些,心里别提有多美啦。这些知识都是我在王府井新华书店的图书中得到的,一直到我工作挣钱以后,不但习惯去书店看书,还多了将喜欢的书籍买为已有的嗜好。endprint

猜你喜欢
诚品新华书店书店
从宠物看新华书店之变
诚品传奇
独立书店联合荐书榜
独立书店联合荐书榜(总第八期)
新华书店集团公司解放碑时尚文化城
最美书店
台湾诚品大陆首家旗舰店在苏州开业
在书店
诚品书店:闯入苏州豪宅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