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浅静脉连续环形缝扎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效果分析

2018-01-22 10:46黄宗宇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7年15期
关键词:经皮下肢静脉

黄宗宇

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甘肃兰州 730100

下肢静脉曲张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属于一种周围血管性疾病,临床上只有少数的患者属于原发性静脉曲张,多数的患者都属于继发性的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导致的。临床上对于不管是原发性的还是继发性的都采用传统的高位结扎、分段剥脱术进行治疗[1]。但是对于一些小腿部静脉极度蜿蜒曲张,而且范围比较广的患者,就不能顺利的实施插入剥脱探条静脉抽剥术,需要对其开放多个切口或者是切口比较长才能进行抽剥,对患者的创伤比较大,延长了术后的恢复时间,而且小腿部位的瘢痕比较多,这就使得大部分的患者不愿意接受这种治疗。因此,此次选取该院2008年2月—2015年3月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患者76例,对其采用不同的治疗办法进一步探讨分析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2008年2月—2015年3月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患者76例,将其根据患者的入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8例。对照组男21例,女17例,年龄25~80岁,平均年龄(56.2±8.4)岁,病程3个月~40年,平均15年。实验组男20例,女18例,年龄26~82岁,平均年龄(56.4±8.7)岁,病程4个月~45年,平均15.6年。所有患者入院时都明显的存在下肢静脉曲张,临床表现为下肢酸胀疼痛、皮肤营养障碍、血栓性浅静脉炎、湿疹样改变等。所有患者都自愿接受此次试验并且签订了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经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实施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经皮浅静脉连续环形缝扎术进行治疗,首先对患者实施持续硬膜外麻醉,在大隐静脉高位进行结扎,大腿段大隐静脉处实施抽剥术,对于膝关节以下的静脉曲张实施经皮浅静脉连续环形缝扎术。手术前,患者行站立位,充分的使曲张静脉充盈,对曲张静脉进行标记。采用PROLENE2~0(型号为w8977)在纱布粒上进行缝扎打结,先由曲张静脉的远端开始进行,在静脉的部位进针,深面在静脉处绕过然后拔出针,再由该出针口进针,在静脉的浅面出穿过后直到静脉的对侧出针,然后抽紧,此后和上述方法相同不断的循环进行,对于S型要沿着曲张的血管实施环形缝扎,一般情况下缝扎距离为10 cm左右,避免缝线过长,这样可以保证缝线可以容易的抽出。全部缝扎完成后,就会只看见纱布粒和一端的缝线打结。经过20 d后,可以将缝线抽出。术后应该抬高患者的下肢,并对其进行加压包扎。

1.3 统计方法

此次研究所有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实施t检验,用(±s)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过程中的具体情况,实验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中的出血量、手术的切口数量以及住院时间等都显著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对所有患者都进行了2年的随访,都没有发生继发性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现象。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资料比较(x ±s)

3 讨论

下肢静脉曲张是指下肢浅静脉发生了扩张、延长以及弯曲成团等症状,发展到晚期就会并发出现慢性溃疡的病变。这种疾病属于静脉系统中最为重要的疾病,多发生于长久的从事站立工作和体力劳动的人群中[2]。发生下肢静脉曲张的病因比较复杂,大多数都是由于浅静脉的第一对瓣膜关闭不全导致了浅静脉的血流出现了反流的症状,使得下肢静脉压力增加而引起的;其次,部分患者存在先天性的静脉壁薄弱现象,这也会导致发生下肢静脉曲张,这种情况的患者经常会合并有周身或者是局限性的静脉壁缺陷现象,静脉压力一旦增加,就会产生静脉迂曲、扩张的现象。患者在发病早期,大多数都会出现下肢酸胀不适或者是钝痛感,同时,肢体还会出现沉重感,容易出现乏力的感觉。一旦长时间的站立上述的感觉就会有加重的症状,这种现象通常情况下可以通过平卧或者是抬高肢体来缓解。

传统的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是一种比较经典的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手术,这种手术视野比较清楚,术中切除血管比较完整,疗效比较确切,但是这种技术也存在一定的缺点,如手术的切口比较多,瘢痕比较大,严重的情况下会引起下肢尤其是小腿的功能障碍。这就会使患者对手术的过程产生恐惧感,术后也存在着一定的复发率[3]。经皮浅静脉环形缝扎术是一种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后对曲张的浅静脉隔皮进行缝扎的手术方式。大多数缝扎法的学者都认为曲张的大隐静脉由于承受淤积血液压力而受累,将血液回流障碍解决后,对这些受累的血管不需要进行处理,使其扩张的血管可以留在患者的体内[4]。一般情况下,大隐静脉曲张术后出现复发的现象都是由于患肢的深静脉瓣膜、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等情况所导致的,这种技术遵循了微创的治疗原则,使得患者的创伤减少,有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效果比较显著。

综上所述,对于下肢静脉曲张的患者采用经皮浅静脉连续环形缝扎术进行治疗,手术过程比较简单而且容易实施,对患者的创伤比较小,大大地降低了伤口的感染率,术后患者的恢复情况比较良好,患者的接受度比较高,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1]吴权辉. 泡沫硬化剂联合透光静脉旋切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初步研究[D].广州:广州医科大学,2013:123-125.

[2]蒙象沛,奚晶,黎明泳,等. 经皮下连续环形缝扎术在下肢浅静脉曲张中的临床应用[J].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23):22-26.

[3]伍忠礼,梁发亮,黄力若. 经皮浅静脉连续环形缝扎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在基层医院的应用[J].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2016,16(4):490-492.

[4]谷建军,武书云,栾慧聪. 曲张浅静脉连续缝扎治疗下肢静脉曲张92例临床观察[J]. 中原医刊,2006(7):53-54.

猜你喜欢
经皮下肢静脉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中西医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研究进展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在胆汁瘤治疗中的应用
两种深静脉置管方法在普外科静脉治疗中的应用比较
静脉留置针配合可来福接头封管方法的探讨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支架术后再狭窄的治疗
活血化瘀法治疗颈内静脉置管致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
球囊扩张法建立经皮肾通道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