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河南·楚惬
怀梆,是以旧时怀庆府(今河南焦作一带)为主要流行地域,源出于怀庆府语系发展演变而来的一个地方剧种。自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设怀庆府始,怀庆府作为文化、社会、经济的区域中心,以其独特的自然地理位置承转着西来东往、北来南往的山陕商人,以经营“四大怀药”获利的怀川人也在历史机遇中乘势雄踞河南商帮。
王官营地理位置闭塞,加之受“十年九旱”自然条件的制约,村人只能靠外出经商、做学徒挣些银两养家糊口。由于与怀庆府比邻而居的地缘关系,使得王官营村人多在怀庆府经商做学徒,这也就为怀梆这一地方剧种遗失在王官营埋下了伏笔。
怀梆传入王官营历史悠久。经众多学者专家的梳拢、探讨,可以得出比较确切的结论,就是怀梆形成大致在清乾隆末年(公元1780年)前后,至今已有二百余年历史。在对王官营怀梆戏曲艺人的口述史采集过程中,我们可以知道王官营怀梆大致是在清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前后传入王官营的,迄今已有近130年的历史。怀梆艺人师义天,自幼在怀庆府一带随班学唱怀梆,后学有所成而带班演出,人称“师老板”。王官营乡绅倪景岳生于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喜爱戏曲,师义天每逢回乡探亲途经王官营,都要指导倪景岳练习怀梆戏。经年累月得此机缘,师义天倾囊相授于倪景岳,也使之成为了王官营怀梆的第一代传人。第二代传人倪鸿年(倪景岳之子),打小受到了家庭氛围的熏陶而学唱怀梆,后又得到师老板口传身授。及至王官营怀梆的第三代传人倪修全、倪修才(均为倪氏子嗣)等学习怀梆之时,师义天因卧病在床,只能是对其口传指点。王官营三代怀梆戏曲艺人的刻苦努力与师义天先生的悉心栽培,使得王官营怀梆传人个个都练就了“手、眼、身、法、步”俱佳的真本领,也对“生、旦、净、丑”各色行当的把握和演绎臻于精妙。其中,倪清领先生演绎的白脸、花脸,倪修全先生饰演的老旦、花旦和青衣,在怀梆戏演出中可谓是声震十里八乡。怀梆戏曲艺术就此在卫辉府王官营扎下了艺术的根苗。
王官营怀梆始终是以民间传唱形式为主,深受村民的喜爱,传唱度极高。据现年62岁的樊旺真先生讲,“(唱怀梆)全庄人民都拥护”。这一点,在实地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王官营现今的村民几乎“人人听怀梆,人人唱怀梆”,足以佐证怀梆戏曲艺术在王官营旺盛的生命力。
缺人才、缺钱财、缺政府扶持,王官营怀梆剧团发展现状实在堪忧。王官营全村目前有600余户,不足3000人口,爱好怀梆戏的村民普遍年龄都在50岁往上,50岁以下的村民尽管多数喜爱怀梆戏,却也是迫于生计多外出务工,很难组织学习和传承怀梆戏。50岁到80岁的村民群体,出于对诗意生活的向往,凭对怀梆戏曲的一腔热爱,自发组织成立了民间剧团,王官营怀梆剧团至今保存着比较完整的戏箱和“四蟒四靠”等戏曲服装和道具,其中绝大多数是村民自筹资金购置的。当下的王官营,怀梆仍然是村民农闲娱乐、迎神赛会的重要表演节目。村人迎亲添丁、升学乔迁、亲人亡故等,依旧会邀请王官营本村的怀梆剧团搭台唱戏。在谈及演出收费问题时,82岁的史建新老先生(王官营怀梆第四代传人)说:“不图挣钱,管个吃喝就行。有时候一人分上10块钱、一盒烟的,也能演。正月十三、十四、十五的日子,给村子里的人免费演。”
王官营怀梆至今仍保留着质朴的演出风格,外出商演,一场收费千元左右,远低于当下同等级别剧团的商演收费标准,主要是剧团的成员不计个人得失而单凭着喜爱坚持着。近些年来,王官营怀梆剧团盈利性质演出每年平均在村内有十多场,赴外演出更少,笼统计算,一年下来总共大致是20多场的样子。外出演戏场次不多的原因,并非剧团演出水平不足,究其根本在于王官营地处偏僻,知名度不高,缺乏商业化运作。这才是造成剧团面临生存窘境的最根本原因,但也正是基于如此的“先天不足”,才使得王官营怀梆这块被遗失的璞玉保持着原汁原味的怀梆风骨。
王官营怀梆应属东路怀梆,多是征战杀伐的题材,整体风格较之西路怀梆更多的是高亢、奔放的激荡之情。王官营怀梆剧团至今仍保留着怀梆演唱老唱本、口述唱本多本。经过整理,目前保存完好的怀梆老唱本有:《二龙山》《两狼山》《麒麟山》《黄三耀闯山》《反长安》《反徐州》《反西京》《反洪山》《铡西宫》《铡太师》《赶秦三》《五凤岭》《丁郎认父》《黄巢别家》《火烧岳王庙》《骂殿》《雷振海征北》《白玉杯》《包公辞朝》《刘墉平五虎》《穆杨会》《收杜府》《收马岱》《困南唐》《薛仁贵征东》《哑女告状》《辕门斩子》等。
近些年来,豫剧发展势头旺盛,多数河南地方小剧种基本上不见当年风采,纷纷改学、改演豫剧。仍在演唱怀梆戏的剧团也多是艰难维持,除了少数能整场演出外,多数剧团已是行当不足、角色不全。有些只能和别的村庄联合组团才能演出。偏安一隅的王官营怀梆剧团则是个像模像样的“草台班”,绝不像一般村民自娱自乐的“耍笑班”,可谓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从服装的“四蟒四靠”,到各色戏曲道具一应俱全,这就为整本怀梆戏的演出和各色行当粉墨登场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一个好的戏曲班子除了看“角儿”,其次就是看乐队。戏曲音乐很重要,乐队人才更重要。王官营怀梆剧团的板胡、二胡、三弦、点鼓、电子琴等乐器相当齐备,演奏者的功底也不错,如倪清和老人当过乡村学校教师和校长,懂得一些乐理常识,具备识谱能力。樊振安、朱好文等乐队成员对怀梆的板式、演奏都有着独到的见解和丰富的演奏经验。这些都为王官营怀梆剧团整体演出的效果增香添色。与王官营相近的西河、大块等村子的怀梆演出,有时也要来王官营怀梆剧团请人去帮忙伴奏,足可见王官营怀梆剧团这样一个完整班底的难能可贵。
王官营怀梆良好的保存现状,在已知的怀梆戏曲艺术相关研究调查成果中实为罕见,对于我们认识和探究怀梆戏曲艺术具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审视,王官营怀梆是中华文化多元化、多样性的重要构成部分。其质朴的音韵唱腔和演出形式,丰富了学界对怀梆戏曲艺术的认识。其保存完整的怀梆唱本,为抢救和复原怀梆戏曲艺术,开展老唱本文本分析具有着极强的学术价值。它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历史的表征,更是当地村民迎神赛会、农闲娱乐的精神食粮和朴素信仰。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怀梆戏曲为王官营村民带来了祥和、欢乐和精神栖息。特别是旧社会的迎神赛会,怀梆一直是王官营的主要演出形式,环绕村庄一圈进行演出,为民间社火表演发挥了积极、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今天的生活中,怀梆仍然有着它独特的价值和作用。它在丰富王官营村民精神生活的同时,还能够为怀梆艺术和王官营文化产业发展提供资源和动力。因此,我们应当珍视、保护王官营怀梆这样一种乡野诗学,加紧对王官营怀梆戏曲的传承、保护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