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培酮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疗效的随机对照研究

2018-01-22 06:52高艳红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88期
关键词:利培经颅总分

高艳红

(吉林省四平市社会精神病院,吉林 四平 136001)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慢性迁延性疾病,精神分裂症患者多以狭隘自私和敏感多疑为临床特征,而且患者还会表现出明显的意志消退,所以药物治疗往往治标难治本,必要的心理疏导更为重要。此次为讨论利培酮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效果而开展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300例,平均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参照组男75例,女75例;年龄60~81岁,平均(70.5±2.5)岁;体质量56~74 Kg,平均(60.5±6.5)Kg。研究组男70例,女80例;年龄62~81岁,平均(71.5±2.5)岁;体质量56~74 Kg,平均(60.5±6.5)Kg。性别例数、年龄及体质量差异较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300例患者均应用利培酮(生产厂商:齐鲁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41808)治疗,起始剂量1 mg,2次/d;第二天应增加到2 mg;第三天应增加到3 mg。此后,可维持此剂量不变,或根据个体情况作进一步调整。仪器选择:英国Magstim 有限公司生产的RApID2型高频经颅磁刺激仪。治疗方法:将线圈中心置于患者左前额叶背外侧皮质并与头皮相切,研究组联合rTMS真刺激,治疗时间定为20 min/d,每周治疗5 d,休息2 d;连续治疗4周,共计20次。参照组联合rTMS假刺激干预,刺激时将线圈与头皮的表面呈90°,所产生的刺激无效。

1.3 疗效判定

两组患者均由3名受过专门培训的医师于治疗前、治疗1周末及结束时分别用BRMS评定疗效,BRMS减分率≥75%为痊愈,BRMS减分率在50%~74%为显著进步,BRMS减分率在25%~50%为进步,BRMS减分率在<25%为无效。在治疗4周后进行PANSS评定[1]。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4周治疗后

研究组痊愈38例,显著进步45例,进步57例,无效10例,研究组取得%治疗总有效率;参照组痊愈29例,显著进步41例,进步50例,无效20例,参照组取得%治疗总有效率。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参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治疗前

研究组与参照组PANSS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与参照组PANSS总分均显著下降,且研究组优于参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ANSS总分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ANSS总分比较(±s)

时间 研究组(n=150) 参照组(n=150) t P治疗前 46.65±8.45 49.45±8.63 1.269 0.209治疗后1周 36.62±7.34 30.55±6.51 2.272 0.026治疗后4周 12.75±4.36 10.48±3.28 3.540 0.000

3 讨 论

利培酮是治疗急性和慢性精神分裂症的常用药物,对急性期(如反应迟钝、情绪淡漠及社交淡漠、少语、幻觉、妄想、思维紊乱、敌视、怀疑等)均有一定效果,可改善情感状态,在维持期可继续发挥其临床疗效。 在研究中,患者均应用利培酮治疗,参照组联合rTMS假刺激干预,研究组联合rTMS真刺激,4周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参照组,研究组PANSS总分优于参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对首发精神分裂症采用利培酮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适合推广。

[1] 曾惠英,宋丹杏,伍中坚.氯氮平联合氨磺必利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7,24(14):112-114.

猜你喜欢
利培经颅总分
经颅电刺激技术对运动性疲劳作用效果的研究进展
经颅直流电刺激技术在阿尔茨海默症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第59届IMO团体总分前十名的代表队及总分
经颅磁刺激定位方法的研究进展
重复经颅磁刺激对酒依赖合并焦虑抑郁患者的影响
认知行为与利培酮联合治疗精神分裂症残留型的临床疗效分析
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22例临床观察
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
一年级下册期末复习题
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