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老年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中的临床价值

2018-01-22 08:45:12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24期
关键词:动脉血多普勒下肢

聂 岩

(辽源矿业集团总医院,吉林 辽源 136200)

糖尿病是当前我国范围内最为常见的几项慢性疾病类型之一,其常见于老年群体,对患者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损害的同时,也对我国社会卫生造成不利影响。而糖尿病对患者身体健康最大的危害并不在于疾病本身,而在于患者由于体内持续高血糖状态引发的各项慢性并发症,以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患者为例,有病情严重者甚至需要截肢治疗[1]。及早诊断与治疗患者下肢血管病变对糖尿病患者的安全保障有重要意义[2]。本次研究将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老年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中的临床价值,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次研究中50例老年2型糖尿病伴下肢血管病变患者入院时间均为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设为观察组。其中男性、女性比例为24∶26,年龄55~85岁,平均(69.2±7.5)岁;以同期前来我院体检的健康男女对象50例为对照组,其中男性、女性比例为25∶25,年龄55~85岁,平均(69.5±7.6)岁。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上述临床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本次研究中抽选对象均符合以下标准:①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血糖检测结果均符合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3];②本次研究事前均告知患者并指导患者遵从医护人员要求,完成研究。同时排除下列标准对象:①合并有心脏、肾脏、大脑等严重脏器功能障碍或者疾病患者;②合并有免疫系统、血液系统、精神系统疾病患者;③处于妊娠、哺乳等特殊时期患者。

1.2 方法:本次研究中选用PHILIPS HD11XE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完成超声检测,使用探头频率为5~12 MHz,设置声束与血流夹角应不超过60°。检查过程中医护人员指导患者持平卧位及俯卧位,充分暴露患者下肢关节,并于患者股动脉开始检查至足背动脉,针对患者股浅动脉、股深动脉、胫前动脉、胫后动脉、ā动脉等血管进行全面检查,记录患者血管走向、血管内径、管腔充盈等信息,测定患者血管壁光滑程度以及是否存有斑块,测定患者血管壁内中膜厚度、双侧足背动脉血流速度、双侧足背动脉血流量等多项指标。

1.3 观察指标。下肢血管病变诊断标准[4]:下肢血管无病变:患者超声检查结果显示其血管内壁光滑且管壁内中膜厚度≤1 mm,患者下肢血流通畅且充盈程度良好;下肢血管有病变:患者超声检查结果显示其血管内壁粗糙且存在有粥样斑块,管壁内中膜厚度>1 mm且官腔狭窄、鼻塞,无血流信号。血管狭窄病变严重等级[5]:0级:患者血管无狭窄;1级:患者血管狭窄程度1%~19%;2级:患者血管狭窄程度20%~49%;3级:患者血管狭窄程度50%~74%;4级:患者血管狭窄程度75%~100%。

1.4 统计学分析:将本次研究数据输入统计学软件SPSS18.0表格中,分别以(±s)、(%)表示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并予以t检验、χ2检验,如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检查结果:观察组患者检查结果中动脉粥样硬化率76.0%(38/50)、中动脉狭窄率80.0%(40/50)、下肢足背动脉血流速度(35.2±3.5)cm/s、下肢足背动脉血流量(28.4±9.3)mL/min;对照组患者检查结果中动脉粥样硬化率12.0%(6/50)、中动脉狭窄率14.0%(7/50)、下肢足背动脉血流速度(43.5±4.1)cm/s、下肢足背动脉血流量(47.2±10.6)mL/min。对比可见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上述检查结果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2.2 观察组患者检查结果分析:观察组40例中动脉狭窄患者中,年龄≥60岁者92.9%(26/28)、年龄<60岁者63.6%(14/22),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年龄≥60岁者其下肢足背动脉血流速度(35.7±3.4)cm/s、下肢足背动脉血流量(28.3±8.6)mL/min,年龄<60岁者其下肢足背动脉血流速度(35.4±3.5)cm/s、下肢足背动脉血流量(28.6±8.4)mL/min,二者对比未存在显著性拆(P<0.05)。

3 讨 论

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类型众多,而下肢动脉血管病变是其中严重程度最高的几项并发症之一,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残疾、死亡的一项重要原因。临床研究显示[6],我国每年有5%~10%的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患者由于未得到及时诊断与治疗,面临截肢威胁。以往临床针对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的检查方法以核磁共振、动脉造影等方法为主,其虽然对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有准确的检查效果,然而上述检查方法费用较高、创伤较大,不适宜作为广泛普及的检查方法。

本次研究中给予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其能够多切面、多角度的观察患者下肢动脉血管的走向、内径、管壁内中膜厚度等各项指标,对确定患者下肢血管内有误斑块、血流速度及血流量等均有良好效果。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方法,能够直接观察患者下肢血管是否存在动脉狭窄症状,同时能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判定其动脉狭窄的严重程度,对鉴别糖尿病患者是否有下肢血管病变以及最终的病变等级均有积极效果。本次研究中50例观察组患者中出现中动脉硬化38例、中动脉狭窄40例,说明彩超检查针对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确实有良好的检查效果。但其也存在一定的缺陷,主要在于情况较为复杂的血管检查结果不甚理想。因此医护人员在普及应用彩超检查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同时,也应结合患者临床症状,针对有需要的患者同样接受核磁共振与动脉造影补充检查。

综上所述,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诊断老年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有良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动脉血多普勒下肢
勘误声明
中西医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研究进展
准妈妈要重视下肢静脉曲张的预防
彩超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颈部动脉血管病变的临床应用
基于多普勒效应的车随人动系统
电子器件(2015年5期)2015-12-29 08:43:38
异型动脉血管为蒂的游离背阔肌肌皮瓣修复软组织缺损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脐动脉血气对新生儿窒息及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支架术后再狭窄的治疗
基于多普勒的车辆测速仪
机械与电子(2014年2期)2014-02-28 02:0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