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面向南亚东南亚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

2018-01-22 18:50:04胡岗富滇银行国际业务部总经理
创造 2018年2期
关键词:边贸区域性云南省

胡岗 富滇银行国际业务部总经理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第40期中青班学员

一、“沿边金融”是云南金融一张极具特色的名片

云南省与老挝、缅甸、越南等国家接壤,直接面向中南半岛国家,拥有国家级口岸23个,具备一定的金融“国际化”的地理条件。2013年11月21日,经国务院批复同意,中国人民银行等11个部委办联合印发了《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建设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2017年,云南省制定颁布了《云南省建设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规划(2016—2020年)》,明确要打造面向南亚东南亚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从沿边金改区建设和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建设情况来看,云南金融的发展确实取得很多的进展。诸如云南本地金融机构中,富滇银行和太平洋证券已经“走出去”,在老挝设立了机构,以富滇银行为代表的本地金融机构与老挝、越南、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区域内的国家建立了多层次的合作关系,云南省已经成为我国与越南、老挝、缅甸进行跨境人民币结算的主要地区,形成了多种人民币跨境清算方式同时使用的“云南模式”,并且云南本地金融机构成为毗邻国家货币与人民币交易的主要报价行。在国家外汇交易中心的区域市场中,富滇银行已经成为泰铢市场的参与行和报价行之一,正在推进老挝基普区域市场的建设。越南盾兑人民币的“河口指数”,缅币兑人民币的“瑞丽指数”,老挝基普兑人民币的“磨憨指数”,已经成为人民币“周边化”“国际化”的重要举措。因此,云南省在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区域金融服务中心的过程中,“沿边金融”已经成为一张极具特色的名片。

但是,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还需清醒的认识到,金融发展是以实体经济发展为载体的,且不说云南省金融在全国的发展情况总体仍处于相对落后,就以金融国际化为依托的云南省对外经贸往来来看,不论对外贸易、对外投资还是吸引外资都不尽如人意,2016年云南省的对外贸易依存度不到10%,总量就是200亿美元左右,这样的对外贸易和对外投资规模无法支撑云南省面向南亚东南亚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的建设。

二、“由边到面”是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的发展路径

云南省面向南亚东南亚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的建设,应该以区域性的资金清算中心和区域性的金融交易中心为主要标志。当然,还有其他包括区域性金融人才集聚中心、区域性金融产品创新中心、区域性的金融科技中心等方面。由于以下几个主要原因,我们在这些中心建设上短期内很难实现。一是云南省的经济还没有真正与区域融为一体,也没有真正成为中国与区域经贸投资往来的连接点。二是区域国家大都经济规模不大,除了南亚的印度、东南亚的印度尼西亚经济体量较大,大部分区域国家的GDP在2000万-5000亿美元。出于政治经济各方面的原因,很多国家的货币币值波动较大,流动性较差,区域交易的参与方都不愿意持有,很难形成有规模的区域货币交易市场。三是包括我国在内,周边的很多国家,资本项目没有完全开放,跨境资金流动管控严格,也给区域内的跨境金融交易和资金清算带来障碍。四是周边国家经济法律制度不健全,我国境外投资管理严格,以境外权益资产为标的跨境交易难以操作。

基于这些情况,云南省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路径的选择只能是“由边到面”,即先从发展沿边金融开始,逐步发展到面向整个区域。沿边金融将成为一个重要的切入口,“由边到面”的“沿边金融”有两个重点:一个是跨境人民币业务,一个是区域货币交易。在由“边”到“面”的过程中,比区域性金融交易市场采取何种模式更关键的是,能否通过多国多方协调给予特别政策,使得这个市场拥有一定的自由度,才能吸引更多的交易主体和资金参与到这个市场,为这个市场的发展创造条件。

云南跨境人民币业务是以边贸业务为支持的。这个特点决定了云南跨境人民币业务的发展空间有机会,但也有局限,只能在发展过程中积极寻找破除这个发展局限的机遇。中国外汇交易中心除了主要国际货币兑人民币交易以外,建立了区域货币交易市场。云南省的金融机构参与建设了泰铢的区域交易市场,而且富滇银行成为这个市场的主要参与行和交易报价行,每年通过交易为云南输入上亿泰铢的现钞,成为云南市场最大的泰铢现钞供应商。目前各方正在推进建立老挝基普的区域交易市场,富滇银行和其控股的境外子行——老中银行都将成为市场的重要参与方,这些都体现了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的区域优势和主动担当。因此“沿边金融”要特别重视发挥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的区位优势,争取国家政策,推进区域国家货币交易市场落地云南。

对于区域货币交易市场的建立,我们要有清醒的定位和认识。这个市场建立的目的,是为了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和推进区域金融合作,并不是要以获得周边国家货币的定价权为目的。因为国际金融秩序,特别是国际货币体系从布雷顿森林体系到牙买加体系形成的格局是难以完全打破的,我们的人民币国际化首先是要在这个体系中增加和完善多元国际储备货币的格局。

三、切实做好“沿边”的金融和贸易大文章

打造面向南亚东南亚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如果没有形成贸易物流、交易信息流、资金流的区域性集中,不论是在岸金融还是离岸金融,是不可能建成金融服务中心的。“由边到面”的难点在于面向整个区域的“三流”问题,要达到在整个区域范围内的金融影响力,只能借力全国的经济和金融优势,争取自贸区政策,把云南省的经济发展与整个区域联动起来,把云南省建成中国与区域国家经贸投资往来的重要节点和窗口平台。从现实的角度来实施并达到这样的效果是比较难的,因为中国的对外开放是全国性的,并且是面向全球性的,在这个大背景下,云南省很难有比较优势可以成为这样的节点和窗口平台。因此,结合云南省实际,打造面向南亚东南亚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的关键,是做好“沿边”的金融贸易大文章,这就需要我们寻找一个对于云南省而言有相对优势的可供实践探索的机会。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提出“云南经济要发展,优势在区位,出路在开放”。云南的区位优势首先是沿边,因此要把沿边的文章先做好。云南省是最早试点跨境人民币业务的地区,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云南与周边国家有边贸往来,而云南跨境人民币业务和双边本币结算业务也首先是从边贸业务开始的,边贸结算已经占了云南省外贸的很大比重,超过了四分之一,沿边金改区就是立足这个特点和相对优势的。从面上看,边贸业务体量总规模不大,但边贸业务的模式和延伸都是有空间的,目前我们的边贸模式和延伸空间其实是开发不够,更关键的是边贸发展模式的思维受到限制,被政策框框限制和冻结了。云南省与三个国家接壤,瑞丽和磨憨两个地区已经成为国家级重点开发开放实验区和跨境经济合作区,这是巨大的机遇,而能否争取到自贸区的政策对云南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也是关键的一步。

云南省的沿边金融,机遇在边贸,而边贸中的边民互市更应该成为重点关注的政策价值洼地。边民互市政策从1996年开始实行,大的没有变化,但金额从每个边民每天1000元增加到8000元的生活用品进口免税。云南省有23个国家级口岸,17个边民互市点,边境贸易和边民互市贸易政策用好,直接可以实现云南外贸发展的跨越翻番,而边贸业务发展模式选好,交易方式的创新,将对云南的外贸发展,对沿边人民的脱贫增收,乃至跨合区的建设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的推行,集中了贸易相关数据,创造了交易的便利性,我们应该抓住这个窗口的主动性,以大数据和互联网为契机,结合区域国际交通运输网络的建设,打造中国与区域的物流和交易信息流集中平台,创新出边贸业务和边民互市业务的“云南模式”,增加云南边贸业务的技术含量,从而才可能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扩大交易规模,充分发挥边民互市业务的政策优势,才能分享政策红利。在此基础上,推动边贸业务的转型,从“小边贸”转变为“大边贸”,实现“由边到面”扩大辐射范围,通过“大边贸”的发展形成物流和交易信息流的区域集中,才能带动资金流的区域集中,为沿边金融的发展提供实际的支撑,为推进打造区域人民币跨境结算中心和区域人民币离岸中心创造条件。

在做好“沿边金融”文章的过程中,要重视两点:一是借内力。引导国内金融资源和金融政策集聚到云南,争取国家给予云南更多的区域金融开放和活跃边贸业务的政策,为云南的“大边贸”和“准离岸”金融的发展,为跨境金融交易的制度创新、平台创新、业务创新创造政策条件。例如持续打造好区域货币市场,把区域国家的货币都纳入到这个市场,作为国家外汇交易中心的一个重要部分。还有在沿边地区试点“准离岸”业务,对非居民给予账户和交易结算便利,以及争取扩大边贸的优惠政策。二是扩外联。搭跨境金融的服务平台和网络。通过与区域国家央行的高层合作和直接的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落地云南区域货币交易和清算中心的建设,逐步实现云南打造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的目标。

猜你喜欢
边贸区域性云南省
云南省安宁市老年大学之歌
民国初期云南省议会述论
缅中边贸额同比下跌约10亿美元
引发四川盆地区域性暴雨的高原MCS 特征分析
正确认识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
中国商界(2017年4期)2017-05-17 04:35:57
云南省瑞丽市老年大学之歌
透析新闻采访的独特视角与写作中的区域性特点
新闻传播(2016年23期)2016-10-18 00:54:07
近31年来云南省潜在蒸散量的时空演变
区域性综合管理模式对妊娠期糖尿病的效果分析
吉林省对朝边贸制约因素及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