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朋朋
太原铁路公安局临汾公安处刑事技术支队,山西 临汾 041000
痕迹检验是对特定时空内的痕迹运动情况机及其事物变化规律以及复杂联系的认识,进而揭示事物的本质。刑事技术的发展在我国受到高度重视,目前,我国的痕迹检验技术多继承古代痕迹检验技术并大量参考和学习前苏联的的犯罪对策技术体系,并在计算机、数码相机、数字电视、扫描仪等先进设备的普及应用下逐渐经历数字化化变革,对新形势下打击犯罪提供技术支持。目前痕迹检验技术逐渐在手印、足迹、车辆痕迹、工具痕迹、枪弹痕迹、牙齿痕迹、整体分离痕迹、钥匙开锁和破坏锁痕迹、纺织品遗留痕迹等各方面得到发展和应用。
犯罪案件现场的一切痕迹如手印、足迹、工具以及环境痕迹都对案件侦破提供线索。当期痕迹检验技术应用的范围不断拓展。采用适宜的程序和方法对痕迹进行检验和提取,可以提升检验质量,推动案件告破。
手印痕迹是犯罪现场最常见的痕迹,由于手印掌纹和指纹具有较强的独特性,借助一定的化学手法和物理手法可以显现、提取并借助图像处理技术,迅速比对检验结果,帮助刑侦人员迅速、准确锁定犯罪嫌疑人。指纹鉴定是借助汗渍与一氰基丙烯乙脂之间的相互作用,借助502胶显现法对其产生的固体聚合物对其产生的白色指纹印进行比对进而找出造痕人的科学技术[1]。由于每个人的指纹信息不同,通过完整指纹数据库的建立,可以犯罪现场提取的指纹找到对应的犯罪嫌疑人,并通过指纹验证技术对犯罪嫌疑人的的情况进行侦查。在案件移交法院审判的过程中,若犯罪嫌疑人对犯罪事实不认,则送检的指纹可以作为直接犯罪证据,避免犯罪证据不足使嫌疑人逃脱法律制裁。
但随着犯罪知识的普及以及罪犯反侦查能力的提升,案发时若罪犯带有手套等遮挡手部的工具,则难以在犯罪现场提取手印痕迹。
足印痕和手印痕同样是犯罪现场最常见的痕迹,因此,足印痕迹检验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刑事侦查工作。足印痕迹是犯罪嫌疑人在现场走动时留下的痕迹。不同于手印痕迹,足印痕不容易伪装而且出现率和提取率很高。只要出现在犯罪现场无论时间长短可以提取脚印痕迹。现场提取足印后,可以根据犯罪嫌疑人的行走特点、痕迹形态以及运动情况对作案过程进行大致判断,推断出犯罪嫌疑人的明显特征,如性别、身高、体重、体态等指向性信息[2]。
如某案件中通过采集现场足印大小和痕迹深浅等锁定嫌疑人为男性颇足,便可进一步缩小案件调查范围,应用足印痕迹检验技术可以获得更多嫌疑人信息,针对足印不容易伪装的特点,获取推动案情有利方向发展的信息。刑事侦查人员工作中应该对足印采集进行详细记录,便于后续工作顺利进行。
多数犯罪案件中都会留下工具痕迹,而工具的使用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一定影响,现场物理环境变化可以提供更多的线索和证据。在入室偷窃案件中,门锁被撬动、击打的痕迹可以提供作案方法判断。杀人案中刀具和利器对现场和被害人造成的损伤痕迹可以提供犯罪信息。通过对不同工具痕迹的提取可以再现犯罪情景。尤其近些年法痕迹检验技术的提升可以再现并显现痕迹信息进行多维度观察和分析,寻找工具源并锁定犯罪嫌疑人。
而犯罪分子作案手段也逐渐呈现出复杂化、智能化和专业化趋势,反侦查以及专业的作案手法增加了破案难度,对侦查人员的专业技能和办案时效性提出更高要求。通过工具痕迹的判断,作案手法和工具基本可以判定,可以提升侦查效果。
断离痕迹多由于加害人和被害人之间产生搏斗造成,导致部分物质分离。通过对物质分离情况可以找到相应的分离物品或为作案过程分析提供线索。如侦查过程中发现受害者身上存在由于激烈搏斗留下的纤维组织等其他物品,可以通过检验遗留痕迹的断离面寻找对应物品,现场某些物品的碎裂或者断离可以通过痕迹分析判断案发情况。
单一的指纹检验已经拓展到手印、足迹、工具以及断离痕迹检验之外的范围,如车辆痕迹、枪弹痕迹、牙齿痕迹、纺织品遗留痕迹都为案件过程梳理以及侦破提供线索,对此展开的痕迹检验技术也逐渐发展。
我国从上世纪50年代建立痕迹检验专业以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专业技术队伍、技术装备、业务建设以及科研开发和办案水平的提升等方面取得长足的发展和进步。
常规的痕迹检验程序分为五个环节:预备检验,分别检验、比较检验、综合判断以及后续档案管理。五个检验环节不存在操作工作内容交叉,依据规定顺序实现有序检验。
而执行痕迹检验的单位和机构主要对痕迹特征进行分析,以接合法、重叠法以及对照法等方法对不同检验程序工作加以适用,以区别痕迹类型、性质以及特点,分析其内在规律,从复杂的联系中找到规律。为形成完整、准确的结论提供基础,并为案件的侦破和起诉环节提供科学参考。
痕迹检验对专业技术要求较高,因此,对检验技术人员的工作提出严格要求,在痕迹检验的程序和方法上具有以下特点。
痕迹检验的程序具有完整性,主要包括痕迹检验工作的前期准备、过程控制以及事后管理三个阶段。痕迹的提存、归类整理、检验以及出具报告等环节应该进行整套的流程控制,统一的控制流程可以保证痕迹检验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为检验工作提供工作流程保证。
由于检验程序之间存在工作程序上的衔接和过渡,是结合紧密的整体,各个环节的工作程序构成了递进的格局,因此,不存在不同环节间换序、跳转等情况的存在,更不能对每个环节的内容做改动[4]。
检验程序和方法具有科学性要求,痕迹检验作为揭示事物内在规律的科学,对其技术应用应该是对规律的探索,对程序和方法的衔接、过渡与补充可以达到提升检验效果和水平的作用。对一些程序中特定方法的应用可以完善检验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基层公安和检测机构的工作效率不高,导致大量案件挤压。因此,很多基层工作中为了完成任务,提高工作效率存在简化检验程序的现象,刻意压缩或省略检验前准备工作或化验时间,省去对比检验环节给出检验结论,未按照规定流程操作。或者检验方法不符合技术规范,以走捷径的方式缩短检验工作耗时。但程序和方法的不完善必将导致痕迹检验工作的不严谨以及结果的不科学,导致刑事技术科学优势未能发挥作用,达不到痕迹检验的核心要求,而结论往往相左,有时会带来误判,更影响侦查和审判工作效率的提升,并带来恶劣的社会影响。
当前对公安机关的痕迹检验工作的程序和方法没有形成硬性的章程和守则,缺乏制度约束,痕迹检验工作没有对照执行的标准。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痕迹检验工作实践中也形成一定的行为规范。但很多地区尤其是基层痕迹检验机构对检验工作的程序和方法监督不到位,忽视过程、重视结果,本末倒置的方法影响痕迹检验工作。
数字化技术和痕迹检验技术的结合使痕迹检验工作进入到痕迹检验数字化的发展阶段。新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检验工作的效率。预备检验、分别检验、比较检验、综合评断和痕迹档案管理是痕迹检验工作的基本程序,在推行痕迹检验工作数字化进程中,工作程序得到重塑、提炼和简化。
数字化痕迹检验工作程序主要包括采集过程的数字化、检验过程的数字化以及档案管理的数字化。其中采集过程数字化又包括图像采集和文字采集的数字化,痕迹检验采集中无论使用何种方式提取,都需要通过照相法对痕迹进行加固和后续提取。为了尽量规避痕迹检验在采集阶段对后续检验工作的影响,并保证检验过程的环保和资源高效利用,一般通过对实物痕迹进行照相进行图片信息检验。此外,对检验材料、工具以采集方法等背景信息的确定以及检验过程和结果使得记录都应该适应信息化环境,为提升痕迹检验工作效率和后期检验审核打下基础。
痕迹检验过程可以细分为预处理和痕迹检验,数字化痕迹检验主要是对采集到的数字和文字信息进行图像预处理,对其中的图片或者视频进行几何处理、算术处理以及图像处理,图像处理可以通过増强、恢复和压缩编码等工序提升痕迹检验工作的准确率和科学性。图像预处理后的痕迹检验通过直接观察、实验处理和图像对比完成。在对比检验完成后需要制作痕迹检验档案,对检验结论和报告等文字和数字化档案进行管理[5]。
将痕迹检验程序与方法列入公安机关以及痕迹检验等机构内部法规及章程中,形成制度约束强制氛围,为检验工作的规范化运行提供基础。日常痕迹检验工作中渗透规范意识,确保内部机构完成规定操作,并借助信息化检验平台的建设优化检验流程,便于管理工作的高效和集约化运行,提升痕迹检验工作者的规范意识,并提高痕迹检验的有效性。
内部监督检查作为痕迹检验程序与方法执行的重要控制手段。内部管理和控制机制的建立可以保证痕迹检验工作的规范、标准化,以保证痕迹检验工作可以客观、全面的反映工作的核心,并保证工作目标和任务的达成。将程序和方法监督纳入委托协议中,并考核第三方检测机构。并规范抽检制度,以定期抽检和日常监督确保确保痕迹检验程序及方法的科学性、完整性和严谨性,出具的检验结论经得起检验,为犯罪的认定提供事实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