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黑恶势力犯罪的特点及打击对策

2018-01-22 15:11:29陈飞鹏
法制博览 2018年29期
关键词:专业队伍公安机关刑法

陈飞鹏

福建省仙游县人民检察院,福建 仙游 351200

《刑法》第二百九十四条黑恶势力犯罪表述为:“组织、领导和积极参加以暴力、使用威胁等手段,有组织有目的的地进行违法犯罪活动,欺行霸市,为非作歹,寻衅滋事,欺压残害群众,严重破坏社会生活正常秩序。”黑恶势力犯罪是一种新型犯罪形式,有一些区别于其他犯罪的特点。

一、分析黑恶势力犯罪的特点

(一)攫取经济利益的趋向性明显

通过调查笔者发现,绝大多数黑恶势力犯罪团队,主要将欺行霸市侵害目标放置在一些民办高校或是一些经营性场所,他们主要采取暴力殴打或是语言威胁等手段,获取钱财以及不法经济利益的目的。部分黑恶势力犯罪团伙到饭店蹭吃蹭喝,向个体私营业主收取高昂的保护费,还有些使用胁迫的手段威胁商户同自己进行交易,进而在其中获取高额利润[1]。

(二)犯罪组织具有组织管理结构

黑恶势力犯罪主要以社会闲散人员、刑满释放人员为主,内部分工明确且等级森严,而且具有较为严格的内部规章制度,具有一套社会行为规范和文化价值观念作为精神联系纽带,整个组织的成员较为稳定,往往都是金字塔型层级结构,可以分为三部,如部、中部和底部,整个组织稳定且自上而下逐渐减弱。组织骨干分子和头目主要以有前科劣迹、劳教减除人员以及刑满释放人员为主,他们犯罪意识强,与此同时,这些人员还具有对付公安机关打击丰富经验。

(三)犯罪组织成员日趋青年化

通过对最近几年,公安机关铲除的黑性质犯罪组织或者是查获的诸多涉黑案件,我们不难发现其犯罪组织的成员年龄范围基本上都是二十岁左右,这个阶段的青少年,是非辨别力差,自我控制能力弱,生理变化快,加之心理并没有成熟,缺乏对行为后果的顾及,导致他们成为违法犯罪的高危人群以及黑恶势力组织的主要成员。当前网络发达,各种境外恐怖音像书刊、网络传播以及渲染封建帮会思想色情、恐怖等活动,导致享乐主义思想盛行,使其青少年经不起诱惑,走上违法犯罪活动[2]。

二、黑恶势力犯罪的特点及打击对策

(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消除黑恶再生能力

想要保障打黑除恶工作取得根本性的保障,有部门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相应的工作制度。首先,公检法部门必须科学认定涉恶案件的犯罪标准,从而更好地防止因为在案件证据、性质等判断方面出现的偏差。其次,公检法部门必须要严格的基于《刑法》第二百九十四条所明文规定的领导、组织参与黑涉恶组织犯罪人员判最高刑罚为一年有期徒刑,针对一般的参与组织犯罪人员判三年有期徒刑以下量刑。由于刑法当中,没有单独列出对领导者和组织者的处罚条款,与此同时,也没有专门的设置出相应的附加刑。针对与此,有关部门必须要基于现行刑法上,采取行之有效地措施重点加强涉恶以及涉黑犯罪的量刑处罚幅度。在这过程当中,还必须要坚持“罪刑相适应”的原则,进一步明确不同成员的具体量刑标准。除此之外,还必须要增加相应的附加刑,如,没收黑恶势力团伙财产以及增设罚金等,通过有关法律措施催毁黑恶势力的经济基础。

(二)重抓专业队伍建设,加强打黑除恶的动力

打击黑恶势力犯罪工作必须要立足于长远,为此,强化专业队伍建设至关重要,首先,公安机关必须要做实做强基层基础工作,同时还必须要全面且有效地依托巡逻内保防控网络以及社区、治安等,重点加强组织的动态控制和人、地、事、物管理或者是加强各类违法犯罪前科人员,刑满释放人员的动态掌控,全面把控掌握动向,另外还必须要加强对涉黑涉恶犯罪团伙的深入调查,并采取各种方式,如询问、走访等,切实做到重点调查与日常掌控有机结合,还必须要从情报线索、来信来访以及群众举报等中发现问题,通过这些措施切实有效地掌握黑恶势力的情况。其次,公安机关还必须要进一步加强打黑除恶专业队伍建设,采取行之有效地措施不断完善相应的保障机制,加大基本训练,促使专业民警的实战能力的提升,使其更好地适应打黑除恶工作的需要。

(三)加强宣传发动工作

由于黑恶势力犯罪危害广,涉及面大。因此,必须要通过新闻舆论媒体的宣传,进一步提升公民参与意见,进而切实有效地形成对黑恶势力的合围之势,另一方面,有关部门,要有效地借助各种媒体,如报纸,广播以及电视,大力宣传政府和公安机关打黑除恶工作的决心,深化打黑除恶氛围,从而让广大人民群众支持其工作。

三、结语

总之,打黑除恶斗争是一项非常艰巨的长期斗争,因此,我们必须要牢固树立打黑除恶战略意识,保持严打高压态势的常态斗争,并周密计划打黑除恶战略规划,进而更好地打好一场专业战、长期战,真正意义上的维护好社会的安稳。

猜你喜欢
专业队伍公安机关刑法
南通市强化防汛抢险救援专业队伍建设
过度刑法化的倾向及其纠正
法律方法(2021年4期)2021-03-16 05:35:02
衡阳市公安机关党员风采剪影
公安机关处置家庭暴力案件的实证研究
发达国家养老产业对我国养老产业发展的启示
对已经移送公安机关案件的当事人做出罚款的行为是否涉嫌渎职犯罪?
公安机关刑事案件侦查中的假说、推理和证据
刑法适用与刑法教义学的向度
刑法论丛(2016年3期)2016-06-01 12:15:17
新世纪如何加强图书馆专业队伍素质建设
释疑刑法
浙江人大(2014年6期)2014-03-20 16:2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