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 艳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人文学院,广东 深圳 518055
习近平主席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法治文化是指融入在人的心底和行为方式中的法治意识、法治原则、法治精神及其价值追求,是一个法治国度的法律制度、法律组织、法律设施所具有的文化内涵,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涉及法治的行为方式,是人们的法律语言、法治文学艺术作品和法律文书中所反映和体现的法治内涵及其精神。[1]包括法律制度结构和法律观念结构,以及自觉执法、守法、用法等行为方式。习近平主席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还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提高全民族法治素养”。在当代法治社会中,法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民族复兴的支持者,培养大学生弘扬法治精神,培育法治信仰,提升法治素养,强调从内心尊崇、敬畏、信仰法律至关重要。
我国“三育人”是文化育人、复合育人和协同育人的简称。其中,文化育人是指以先进的文化理念和人类正向文明理念引领育人行动。文化育人作为素质教育观的教育模式,其实质是在知识教育中,通过学校环境、教风、学风、教育理念、学科思维方式、文化活动注入到学生的思想理念中去,从而达到“文而化之”的目的。法治文化是文化的一种,法治文化育人是以法治文化载体和形式,着力在受众需要、群众期盼上寻找突破,注重法治文化渗透,提高法治文化含量,强化法治文化塑造,突出法治文化感染,用好各种媒体,讲好典型案例,做好融入文章,用新时代法治文化的力量,涵养法治信仰,提升法治素养。
法治素养包含三层含义:第一层是指法律知识,知道法律的相关知识,即知法。一是了解现行法律条文中关于法律规则的知识;二是理解法律学问中关于原理的知识,即所谓的法理。第二层是指法律意识、法律观念,即对法律尊崇敬畏,有守法意识,遇事想到寻求法律途径解决问题,即守法与用法。第三层是指法律信仰,即个人内心对法律应当被全社会尊为至上行为规则的确信,主动抵制破坏法律的行为,即护法。
大学生法治素养是指大学生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识,构建起对法律的认同,树立法律信仰,并自觉运用法律调节自身行为,处理各种社会关系的能力。也就是说,大学生意识对立法原则及法律知识的掌握,二是法律意识的培养,三是法律信仰的形成。总之,大学生的法治素养包括大学生知法、守法、用法和护法的能力。
在我国高校法治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大学生法律素质培养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并且也是我国高校法治文化建设的核心所在。[2]在依法治校的背景下,尊法、知法、守法、用法是大学生成长成才、成为合格公民的必然要求。
目前,我国非法律专业的大学生法治素养的现状令人堪忧,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处理法律专业的大学生之外,大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主要途径是高校开设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这是一门公共必修课,全国高校教材统一,内容简单,课时较少。其中“法律基础”部分共涉及两章,主要提到“我国的法治体系”,“树立法制观念”和“尊重法律权威”,虽然和法治素养内容一致,但从章节设置和内容安排,不足以在这么少量的课时中把法律知识讲清楚、讲具体。由于篇幅和课时的限制,法律基础课只能作出一些原则性的介绍,涉及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具体法律知识不多,无法满足学生在生活和社会实践的需要。绝大多数大学生对具体法律制度一知半解,只知皮毛。
大学生思想比较单纯,法律意识也比较淡薄。大学生在学校应遵守法律法规、校纪校规等国家法律规定和学校的规章制度等。大多数学生对法律的认知只是停留在什么情况下作出的行为是不违法的,而不知道哪些情况下作出的行为是违法的,近些年来大学生违法违纪的行为有所增多趋势。大学生犯罪的人数增多,比例增大,犯罪领域扩大,影响面广。另外大学生也忽略了法律是制约一些行为的规定,更多情况下是维护自身利益的工具。当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一些不公平待遇或被侵犯时,他们并没有运用法律为途径来解决问题的意识,而是选择自认倒霉。如果大学生具有良好的法治素养,既不会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也可以运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大学生的法律信仰不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法律规范缺乏信任,部分大学生认为法律规范不能真正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质疑法律规定的公正性。不少大学生认为在当今中国,权力被置于法律之上,“关系”比法律更重要。二是对法的适用缺乏信仰,没有形成对法律的崇敬和敬畏,没有形成法律至上的观念,法律权威并没有在大学生心中真正树立起来,对于当代建设法治国家的信心不足。
培养大学生法治素养,首先要培养大学生对法及法律现象的感性认识,了解和学习相关法律知识;其次要以尊重权利、追求正义为核心将法治观念内化于大学生内心,培养大学生积极主动地遵守、运用新法律、法规,最后要培养大学生对现代法治充分的信任感和依赖感,相信现代法律制度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相信司法机关、执法机关能秉公执法,维护社会成员的合法权益。[3]
要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法治素养,高校的课堂是最直接、最基本的阵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大学生入校以来全部要接触的唯一与法律有关的必修课。高校这门课的老师可以有效地利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环节,对法律部分的知识进行系统提炼,结合学生的实际,采取灵活多样、富有实效的教学方式。同时,学校可以以全校法律选修课、各学院选修课的形式,开设一些法律类课程供非法律专业的学生选修。
法律课程教学中,采用启发式的“案例”教学时,精选一些发生在大学生生活中的典型案例,分析讨论,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成为课程的主体。还可以采用“模拟法庭”式教学,运用案件资料的准备、角色扮演的分配,让学生通过收集、配合、观察和辩论等方式,从审判程序中学到法律知识,增强对法律公正的信任,对法律权威的敬仰。此外法律课程老师可以制作一些法律微课、慕课等新媒体方式进行教学。
大学生可以开展普法社团,将生活中的常见案例通过微博、微信、手机报等新兴媒体方式投放到大学生网络空间,大大提升法律宣传的受众面,定期举行法律知识竞赛、法治演讲比赛等主题活动。此外,还可以开展与大学生关系密切的专题法律讲座和主题报告会,如每年毕业季前可以举办《劳动合同法》的专题讲座,帮助学生在参与兼职的社会实践中处理相关问题。大学里可以开设“大学生法律援助中心”,接受学生的法律咨询服务,协助学校解决内部纠纷。
学校还可以建设法治主题文化园、法治主题雕塑、法治文化长廊、师生法律作品文化展示区,打造法制校园文化,让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领会法治观念,接受法治熏陶,使大学校园形成一种学法、守法、用法的氛围,逐步培养大学生的法律信仰,全面提升大学生的法治素养。
法治文化育人不仅向大学生宣传法律知识,更重要的是宣传法治理念,培育民众的法治意识和法治文化。同时,拓展法治宣传教育的形式和途径,使法治文化深入大学生内心,让学生们能够接近法律,切实地感受到法的存在,并成为文化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法治文化育人既是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提升学生法治素养教育,全面推进学生素质教育的需要。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旁听法院案例,参观校外普法宣传活动,制作普法宣传手抄报。参观监狱、戒毒所等地方。通过学生的法律社会实践,更深刻理解我国政府机关严格执法,司法机关公正司法,树立法律的权威,充分发挥法律的正能量,营造良好的社会法制环境,促进大学生坚定法律信仰。
总之,提高大学生的法治素养应以转变法治教育观念为先导,以加强大学生法治文化建设为基础,以法治文化素质课程建设、校园文化活动、学生社会实践为路径,全力推进法治文化育人工作,不断提升大学生法治教育发展内涵和人才培养质量。
[1]刘斌.法治文化三题[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1(03):23.
[2]单萌.大学生法律素质在高校法治文化建设中的地位[J].黑河学院学报,2017(1).
[3]张珂.论大学生的法治素养教育[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