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多家企业,带着各具特色的优质产品和服务闪亮登场,迈出在中国市场新的一步。对于经济风口期的中国来说,扩大进口的意义不仅仅是为了国际贸易平衡,更重要的在于推动深化改革、共享未来、消费升级、拉动内需等等。
如果改革开放初期的特点是引入外国资本的话,那么未来的改革开放的重点将是引入外国优质产品,因为这是实现深度改革的有效倒逼方式之一。
其实,这种倒逼性的改革发展模式,在中国城镇化道路上同样存在,而倒逼的模式便是特色小镇。审视特色小镇的成长之路,不禁要问中国特色小镇发起点为什么会在浙江、会在长三角?这种模式优势又在哪?
从城市肌理看,过去四十年的城镇化发展之路,是靠核心城市的翻新扩建来实现的。在这个过程中,北、上、广、深成为了世界性的超级城市。但超级城市的巨大“黑洞效应”,使经济整体结构出现了不均衡、不协调的新矛盾。
2015年,中科院发布《中国城市群发展报告》,明确指出:继纽约、芝加哥、东京、伦敦、巴黎城市群之后,长三角已成功位列国际公认的世界六大城市群。
而未来的新型城镇化之路,将是以世界级城市群为体量的协调发展之路。从国外经验看,大城市集群必然会焕发小而美城市的无限可能。
自乌镇借助互联网大会狠狠赚足风头后,2015年,浙江出台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指导意见,并指出要在全省建100个特色小镇,之后江苏、浙江以及上海纷纷制定发展规划。
作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区域,长三角各地为何不约而同纷纷搞起了“特色小镇”?
其实,特色小镇建设在长三角遍地开花,偶然中仿佛有必然。
首先,战略引导层面上,国家的提法是“城镇化”而非“城市化”,这本身就指明了方向。2016年国务院还公布了《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这为江浙沪小镇的遍地开花提供土壤。
其次,瑞士达沃斯小镇、美国格林威治对冲基金小镇等产业富有特色、文化独具韵味的小镇成功案例,也为经济成熟的长三角区域发展小镇提供了重要经验参考。
第三,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倒逼旧有的发展模式。走在发展前沿的长三角地区,伴随着土地指标的不断收紧、用工荒的普遍蔓延、地方债务和融资平台的清理、全球贸易的大幅下滑等因素,传统依靠量的扩张方式已不可持续,资源大省也纷纷成为资源小省。
这些地区更注重的产业转型升级而不是传统意义土地开发,以此来看“特色小镇”确实有其独特优势。
那么特色小镇的发展重点是什么?未来又将会呈现怎么样的趋势?
关于特色小镇的观念,需要首先要注意的是小镇不是行政镇,也不是工业园区概念,而是相对独立于市区,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资源和一定社区功能的综合性平台。
与开发区、园区的“大而全”相比,特色小镇讲究小而美,发展过程中以当地具有一定特色的产业或业态为基础,重视产业链上下游各要素的集聚,建设成制度、政策的“小气候”区域。
综合来看,特色小镇是以“产城游社”融合广泛推进,是大中城市郊区化、中小城市社区化、乡村产业化的过程,也是城市红利转向乡村的划时代拐点,更是城乡协调发展,消除二元结构的最佳城镇化之路。
就特色小镇进化的形态而言,可以大致分为四个迭代阶段。1.0阶段主要为一般景点;2.0阶段主题更加鲜明,3.0阶段具有持续经营的高颜值形象特征。当倒逼城镇化的小镇模式进阶到4.0阶段时,场景化的生活与国际化的配套就变得尤为重要。
1.0版本在于独特的旅游或业态资源,2.0与3.0是对原有资源的升华与提炼,更倾向于形而上的营销主义腔调。而4.0版本就不同了,这一阶段的小镇将直接与生活相关,这一阶段的小镇才是真正意义的新型城镇化。
以美国为例,美国的精英不住纽约而住在小城,例如股神巴菲特工作与生活所在地是奥马哈小镇;美国第一大银行美国银行的总部是在夏洛特;沃尔玛总部在南部小城本顿维。究其原因,是美国“城市群、大都市区”的高级发展形态,加之城乡同步协调的发展步调,逐步消除了原有的城乡二元机构体系,具备场景化的生活与国际化配套的小镇对此功不可没。
中国的新型城镇化之路,依然离不开“城市群、大都市区”以及“4.0版本的特色小镇”。
(据华尔街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