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茜
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北京 100083
共享单车是指企业在校园、地铁站点、公交站点、居民区、商业区等地点提供自行车单车共享服务,用户下载企业提供的App通过扫描单车上的二维码付费使用,是一种分时租赁模式。共享单车的概念在2015年开始兴起,2016年则是共享单车发展的元年,原本定位在校园的共享单车开始在城市普及,越来越多的共享单车创业团队涌现,共享单车行业蓬勃发展。
2017年8月,小鸣单车出现“押金难退”的情况,其负责人说是技术问题,随后酷骑等共享单车企业也出现经营异常,消费者提出退还押金要求后,商家并没有及时退款,引起社会各界关注。2018年的“315”晚会中数据显示目前国内已经有34家共享单车企业倒闭,其中某单车被消费者投诉21万次,涉及金额10亿多元。2017年12月22日,中消协已经向公安机关提交刑事举报书,举报某单车及其主要负责人涉嫌刑事犯罪,申请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共享单车给社会公众带来便利的同时,其中存在的法律问题也值得探讨。
随着共享单车的发展,我们可以发现人们对共享单车做出了各种各样的破坏行为。很多人通过破坏车锁、车闸、车链还有偷拆共享单车的太阳能电池板,对共享单车造成物理上的毁损,使其无法使用。另外有人会给共享单车私自上锁、涂改二维码等,使共享单车变为私人专用。这些破坏行为不仅对共享单车公司带来了巨大的损失,还影响到了其他市民用车的便利。
以北京市为例,在共享单车出现以前,北京市有公共自行车,只是这种自行车是有桩停放,而共享单车是无桩停放,随去随用,随时随地可以骑行。随着共享单车的普及,极大地便利了人们的生活,但也因为其便利性,大多数用户不会将其停放在规定的区域内,而是停放在居民楼下、商店门口、人行道上,给其他住户、商家、行人造成了困扰,甚至会影响交通,造成交通堵塞。
使用共享单车首先需要实名注册也即填写个人姓名、身份证、联系电话等个人信息,以便于商家进行适时监控。用户使用共享单车时,要开启手机的GPS定位设置。而这样的设置,通过相应的技术手段,可以了解用户的实时位置信息和出行路线,对于用户的个人信息安全构成了很大的威胁。而共享单车公司获取用户信息后,如果不能妥善保管,信息有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给用户造成困扰。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的《中国网民权益保护调查报告2016》显示,中国网民因为诈骗信息、个人信息泄露等遭受的总体经济损失约915亿元。就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共享单车是新兴产业,目前还没有具体的法律法规针对共享单车用户的隐私保护等问题进行监管。
共享单车的法律问题层出不穷,也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规制,使得其发展“随心所欲”。自2017年,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相继出台关于发展共享单车的指导意见、产品标准等,为当地的共享单车的发展提供了相应制度参考。但是各地规定不同,对于共享单车行业的发展也是不利的,因此,国家应尽快制定全国统一的法律法规来规制共享单车。
共享单车的破坏、乱停乱放等问题,都与国民素质水平有一定关系,应该对公众进行宣传教育,按规定合理使用共享单车。同时也应对破坏共享单车、私自上锁及乱停乱放的用户进行警告或处罚,鼓励用户文明规范用车。
公民个人在日常使用共享单车时,应提高隐私保护意识。共享单车行业也应该建立行业监管体系,制定适当的政策保护用户的个人信息,防止用户信息泄露被不法分子利用。
共享单车的出现为人们提供了一种节能环保、低碳绿色的出行方式,带来了不少便利,但也面临着不少困境和挑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政府应当尽快完善法律法规,加大宣传力度,对国民进行教育,鼓励文明用车,提高用户的隐私保护意识,加强行业监管。各方应通力合作,促进共享单车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