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万成
小时候,家在天山脚下的一师四团十八连,连队东面有个澄沙池,池边长满芦苇。每到布谷鸟开始啼叫的时候,我就开始盼望端午节了。因为在端午节那天,我可以吃到香甜的粽子。
每年包粽子,要在头一天就先将要用的糯米和红枣洗好,用清水泡上,把新鲜的苇叶洗净,放在清水中泡。第二天,开始包粽子时,母亲先将两三片翠绿的苇叶叠在一起,折卷出一个尖来,放上雪白的糯米和大米,再放上两三个红枣,然后将苇叶从后向上一折,用麻绳拦腰一系,一个粽子就包出来了。
母亲是闽西客家人,包粽子有传统,得心应手,速度也快,一会儿,盆里就排满了大大小小的粽子。粽子包好下锅煮的时候,满屋子飘溢着清新苇叶的味道,在屋子外面好远也能闻到。煮熟后,为了好剥,捞出先用冷水浸一下。解开麻绳,剥开一层层的苇叶,露出雪白如凝脂般的糯米,里面镶嵌着如红宝石般的大枣,香味直往鼻孔里钻,让人馋涎欲滴……
父亲是个文化人,上学上到高中。每到吃着又香又甜的粽子,父亲总会语重心长地给我讲述它的来历。传说吃粽子,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两千多年来,每年在端午节这天,人们把粽子投入江中,作为敬献给诗人的祭品。
今年,又到了布谷鸟啼叫的季节,已过八旬的母亲又开始为包粽子做准备了。儿时的苇塘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新盖的楼房。我到集市上买来一束束粽叶,母亲把它们细细地洗干净泡在水里,每片叶子都显得那么润泽水灵,还有雪白的糯米、鲜红的大枣,加上五颜六色的果仁和葡萄干,就像是一幅温馨的画面,使我的思绪又回到了儿时。我想,到吃粽子的时候,我也应该像父亲当年那样,给孩子讲讲屈原的爱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