谯 漫
西南大学,重庆 400715
诚实信用原则在民事诉讼里的合法应用,有利于民事诉讼公平、公正的体现,能够更好的在道德和法律中起到平衡调节作用。诚实信用原则司法适用范围广泛,在民事诉讼关乎公民切身利益下,起到重要作用。
诚实信用原则的含义概括为以下几点:第一,要求在民事诉讼过程中的当事人都应当具有善良、诚实的品德;第二,所有参加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在整个诉讼过程中都要合理、合法;第三,民事诉讼行为最后的结果应当具有公平性、公正性;第四,在没有法律依据的时候,法官应该不违背民事法律基本原则,用诚实信用做指导,自由裁量进行判决。
诚实信用原则是我国民事法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一,诚实信用原则指导案件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一定要有诚实、守信、合法的办事心态;第二,诚实守信原则,突出了道德层次里面的诚实、守信。国家把其法律化,让公民遵守。它被赋予了强制性、合法性;第三,诚实守信原则在法律上的适用范围具有不确定性;第四,在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规定的时候,诚实守信原则可以作为指导,来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利;第五,诚实信用原则民事诉讼适用的最重要的一点,是法官。法官依法治案,维护公正、公平的法律。在没有法律依据时,要诚实、守信,严格行使自由裁量权。
当事人的民事诉讼行为有很多种,很多事情都没法预测。人们没有在诚实信用原则下办的事,当事人采取的不当行为获得自身利益,与一开始的民事的诉讼自相矛盾。这些都违背了诚实信用原则。
诚实信用原则要求法官与法院方面在审理案件的过程中,应该保持公平、公正的态度,从而对法官与法院方面有一个权力的制约。如果法官在当事人诉讼过程中出现包庇,或者不公平裁决,滥用国家给的法律职权等的这种现象发生,这些行为都是违背诚实信用原则,当事人可以追究法院方与法官方的刑事责任。
诚实信用原则的适用范围一直在学界内饱受争议,学界人士对此有很多不同的看法,其中,有一部分学者认为,诚实信用原则不适用于法院与法官,因为在民事诉讼事件当中,不诚信的一方主要存在于当事人或者是在诉讼代理人方面。如果法院与法官方面违背诚实信用原则,那后果远远大于背离诚信原则。所以,将其列入到诚实信用原则应用内将没有一点意义。还有一部分学者认为,诚实信用原则必须适用于所有主体当中,无论是法院与法官,或者是诉讼当事人与其案件所有有关联的人物,都必须遵守诚实信用原则。对比我们国家的立法案,我们可以得到结论,国家比较偏向于第二种说法,诚实信用原则应当被所有人都去自觉遵守,所有人齐心协力共建和谐的法律氛围。
如果当事人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后,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诚实信用原则包含了实体性责任和程序性责任。实体性责任其中又包括侵权责任跟刑事责任。侵权责任指的是当事人冒犯他人隐私,对他人形成伤害,口述描述与事实严重不相符,滥用司法职权等。刑事责任是指因为当事人违反诚实信用原则而触犯我国的刑法,依照国家刑法的规定,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程序性责任主要跟诉讼的实效性有关,比如,当事人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后导致其行为已经无效,则其因该行为所产生的后果则自始无效,这被称之为与效性诉讼形式对诚信原则的违反。另一种则是取效性诉讼行为对诚实信用原则的违反。只有法院作出相应的判决以后,当事人承担相应的后果。
在日常司法程序中,法官违反诚实信用原则,必定受到法律的制裁。法官即是诚实信用原则的执行者,又是监管者。诚实信用原则要求法官遵守法律,维护法律的公正性。严于律己,提高自身的素质。在正常的民事诉讼中,法官违反了国家法律,偏袒一方。本案当事人可以向上一级法院提出诉讼,让其回避或者依法追究责任。当庭法官严重违法时,会给与严厉处罚,追究其刑事责任。用以维护法律的公平、公正。
诚实信用原则是我国司法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事诉讼过程中的重要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在法律制定、执行中体现了公平、公正。在法律诉讼中,当事人、法官都要遵守诚实信用原则,加强我国司法的权威性、公正性、强化裁判功能,促进我国法律的完善,让依法治国的理念深入人心。让我国法律健康发展,更好的保障人们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