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理念的鸡养殖管理措施研究

2018-01-22 11:52:12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8年4期
关键词:养鸡配料雏鸡

(山东省博兴县饲料兽药监察所,山东博兴 256500)

生态养殖不仅受到政策性引导的影响,还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消费市场因素的刺激与促进。鸡养殖生态化不断发展与完善的主要原因,通常是受到食品安全、环境污染以及养殖成本等因素影响所决定的。在现阶段的生态养殖模式中,主要是林地、山地以及果园养殖。同时生态养殖经济与环境价值也相对较高,可充分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1 生态养鸡作用

1.1 饲养成本较低

在生态鸡养殖期间,牧草、昆虫以及槽草籽等都属于较为良好的鸡饲料。其中生态鸡养殖还可提高与自然环境的接触效率,在具有较为良好防护工作时,还可充分降低各种传染疾病暴发概率,提高鸡养殖期间的存活率。与此同时与圈养鸡相比,生态鸡养殖成本相对较小,经济价值更为明显。

1.2 强化生态维护力度

结合实际需求对生态养鸡模式进行广泛的使用,可在基础上对水土流失现象进行缓解,并实现对附近自然生态环境的创新与优化。在生态养鸡期间进行林下种草可形成较为良好的草质资源,其也是属于优质的鸡饲料。生态鸡养殖的不断发展,还可促进肥催草、草养鸡的良性循环结构,充分促进生态维护力度的全面提升。

2 基于生态理念的鸡养殖管理

2.1 明确养殖品种

在生态鸡养殖期间,对于养殖品种的选择需要以市场需求导向为基础。在实际养殖期间,耐粗粮土鸡与仿土鸡品种属于最为良好的饲养品种,例如土鸡以及三黄鸡等。在选育雏鸡期间,需要确保其来自于较为健康的鸡群,并要求其出壳较为正常,卵化率相对较高。与此同时,较为良好雏鸡需要具有较好的精神状态与柔软的身体,其中叫声也需要响亮与清脆。

2.2 提高配料用料重视程度

生态鸡养殖喂食期间,需要以农副产品为基础,主要对自配料(玉米、菜叶、酵母、米糠等组合而成)进行使用。另一方面,还需要结合生态鸡生长与喂料需求,对特殊的饲料进行添加,如泡桐叶粉、松针粉等饲料。这些添加饲料的成本相对较低。并且没有任何添加剂。

2.3 各阶段养殖管理

首先,育雏阶段养殖管理。饲养人员在育雏前需要对饲养用具以及鸡舍进行科学的清洁,接着使用3%氢氧化钠溶液与0.05%强力消毒粉溶液进行消毒处理,再结合饲养数量明确育雏室的规模,通常情况下,10m2育雏室可育雏约2400羽,50m2育雏室可育雏12000羽。在育雏出壳后约18~24h,需要使用5%白糖水进行初饮处理,并在初饮后2.5h左右进行喂食。在喂食前需要使用少量碎玉米,促进育雏胎粪的排除,降低白痢的发生概率。在7~28d时间内,主要为饲料过渡以及放养锻炼鸡体制阶段,在雏鸡28日龄前需要停止粒料的喂食,并对自配料进行使用。提高生态鸡采食饮水质量,防止料与水资源浪费现象的发生。

其次,生长阶段管理。这一阶段也被饲养人员称之为“吊架子”,在这一阶段中不需要对其生长速度与肥瘦进行关注。在雏鸡饲养为120日龄前,需要关注的内容为:保证雏鸡脏器的良好发育,并以长骨肉为基础。日粮的营养含量要相对较低,实现少喂食多运动。结合自然环境的改变对饲料结构进行调整,对养分进行合理分配。在夏季阳光照射时间长强度大时,可进行放养。同时搭建相应的凉棚,保证其具有清洁与充足的饮用水,并制定完善的防中暑准备方案。

在雏鸡日龄达到120d时,已经较好的远离了各种疾病的高发期,其骨架也已经基本形成。在没有外来病毒后感染时,具有较高的育肥效果。其中需要对用料进行控制,对无污染、无残留以及无病毒的源性饲料进行使用。

2.4 完善病疫防控

结合鸡饲养环境特征,对喂料营养进行调节,优化鸡群结构,促进疾病防控质量的快速提升。对日粮纤维水平进行控制,促进合理比例碳水化合物的形成,可也有效对微生物进行科学控制。不断对低温育雏进行尝试与使用,促进雏鸡抗体能力的快速提升,也可对相应病疫进行预防。与此同时,对土霉素、大蒜混合药液等进行存储,对雏鸡着凉、消化不良以及感冒等问题具有良好的缓解作用。

2.5 场地消毒

消毒管理对于鸡场环境的优化具有重要作用,消毒时间、方法以及次数需要结合实际需求进行明确。通常在育雏前需要进行彻底全面的消毒处理。其中可对消毒剂进行使用,如0.3%过氧乙酸、0.1%派斯德百毒杀等,轮回交替用药有着较为良好的消毒效果。另一方面,还需要进行良好的驱虫管理,使用10%石灰溶液、生石灰、3%氢氧化钠溶液等,可更好提高驱虫质量。

2.6 接种预防

鸡传染性疾病需要结合饲养地区实际情况进行明确,并以预防为基础,进行相应的接种免疫。在4d至5d日龄时进行白痢预防接种,每一千羽需使用750g桴蓟、250g白头翁以及500g白芍进行熬水喂食,每天喂食1次,连续3d。在10至20日龄时,需进行防球虫。并利用中草药进行预防。每一千羽需使用龙胆、干草以及茯苓等药材25g,进行粉碎搅拌后预防效果相对较强。在50日龄时,应进行一次驱虫,对25mg左旋咪唑进行使用。

3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人们对生态鸡养殖的逐渐关注,在实际鸡养殖期间则需要通过明确养殖品种、提高配料用料重视程度以及各阶段养殖管理等方法对鸡养殖进行管理,真正地实现生态鸡养殖,充分的满足可持续发展相关需求。

参考文献

[1]葛旭芳.基于生态理念的鸡养殖管理措施研究[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7,(10):95.

[2]王方明.基于生态理念的鸡养殖管理措施研究[J].乡村科技,2017,(15):82-83.

猜你喜欢
养鸡配料雏鸡
冬春养鸡如何提效
今日农业(2022年3期)2022-11-16 13:13:50
伏天养鸡 注意这四点
今日农业(2022年16期)2022-11-09 23:18:44
丢失的配料
特殊的配料
快乐语文(2021年33期)2021-12-21 07:55:50
春季健康养鸡突出“四个关注”
今日农业(2021年5期)2021-11-27 17:22:19
春季养鸡这样降低死亡率
今日农业(2021年5期)2021-05-22 01:32:38
夏季严防雏鸡中暑
今日农业(2019年14期)2019-09-18 01:21:44
优选雏鸡四法
湖南农业(2017年1期)2017-03-20 14:04:43
雏鸡白痢的诊断与防治
兽医导刊(2016年12期)2016-05-17 03:51:26
雏鸡磺胺类药物中毒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