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杰病证结合辨治胃癌经验❋

2018-01-22 07:41:37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8年11期
关键词:代赭石鸡内金李杰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肿瘤科,北京 100053; 2.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029)

胃癌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高,预后不良。在我国,胃癌的发病率居于第2位,死亡率居于第3位,每年新发现的胃癌患者约42.7万人[1]。李杰教授是广安门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在治疗胃癌方面有独到见解,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自己的临证特色。

1 辨病、证、症三位一体治疗

中医在治疗时强调辨病与辨证结合。病是疾病整体过程的总称,包含疾病的起因、过程和结果,辨病治疗可以从整体上把握正邪矛盾变化。李杰强调辨病应该包括西医诊断的病和中医核心病机两方面。胃癌患者常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因此接诊时应先明确西医诊断,临床分期如何,是否曾接受手术治疗,有无明确病理类型,是否曾接受放化疗治疗,明确诊断才可详细了解患者的疾病发展情况,并对其预后变化进行预判。辨中医病因病机则是从遣方用药的目的明确其病理变化,胃癌正虚邪实的基本病机得到临床医家的广泛认可[2],在此不同的发展阶段还有不同的特点,因此还需辨清是否有痰湿阻滞、瘀血阻络和气机失调,这将对组方治疗是否准确有效起决定作用。

疾病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正邪在不断变化,胃癌患者早期通常呈正气尚足、邪气初起的状态,随着疾病进展正气日渐不足,邪气逐渐强盛,在治疗时还需要有动态的视角辨证施治。证是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病理变化的概括,辨证治疗可以针对当下疾病变化的本质。中医理论以阴阳五行认识脏腑,辨证就是明确虚实寒热、脏腑定位。临床中,患者在问诊时可能会讲述多个症状,这时辨证需要结合诊断、病因病机辨别其核心病机,以此为重点确定主证。若不明确主证则会出现简单的方证对应,没有抓住主要矛盾,遣方治疗就不能有效针对其疾病。在明确核心病机、确定证型后,就可以建立核心处方,李杰将胃癌临床常见证型总结为肝胃不和证、脾胃虚寒证、痰湿凝结证、瘀毒内阻证、胃热伤阴证、气血双亏证[3]。其中肝胃不和证以逍遥散合旋覆代赭汤加减治疗,脾胃虚寒证以百合乌药汤加减治疗,痰湿凝结证以二陈汤合五苓散加减治疗,瘀毒内阻证以四物汤合当归补血汤合金铃子散加减治疗,胃热伤阴证以活血润燥生津饮合竹叶石膏汤加减治疗,气血双亏证以八珍汤合去腐生肌和胃方加减治疗。

此外,李杰在治疗中还注重辨症治疗,症状是临床接诊患者时首先接触到的疾病信息,古代医籍记载药物时很多描述就是对症治疗。因此对于患者最突出、最痛苦的症状,对症治疗针对性强,可以明显缓解患者疾苦,给患者信心,为后续治疗打好基础。如对于胃癌患者常见呃逆、呕吐者,以旋覆花、代赭石降逆止呕,见反酸烧心者以煅瓦楞子、海螵蛸制酸。辨病、辨证、辨症结合点、面、体综合组方, 有利于全面增强方药疗效[4]。

2 调理脾胃气机贯穿始终

脾胃互为表里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彼此互相影响、互相配合。《素问·经脉别论》中记述脾主升清,胃主降浊,脾胃一升一降形成人体气机升降之枢纽。《素问·六微旨大论》中有述“升降息则气立孤危……非升降无以生长化收藏”,故脾胃气机正常,人体生理活动才能如常。

土不及是肿瘤发病的根源[5]。胃癌患者常出现呃逆、反酸、呕吐、腹泻、脘腹冷痛等症状,究其病机在于胃气上逆,脾气不升。李杰在临床多以升陷汤为基础方,常用生黄芪补气,配合升麻、柴胡升阳举陷,辅以知母凉润制君药之温,对脾气不升兼肺气不宣的患者常加桔梗开宣肺气,载诸药上行。用莱菔子、枳壳下气肃降,代赭石、姜半夏降逆和胃。对于脾胃虚弱明显,常出现纳呆、少食、乏力、倦怠的患者,李杰先以四君子汤为基础补气健脾,欲调气机先补其气,再加薏苡仁、山药补中益气,脾喜燥恶润,胃喜润而恶燥,薏苡仁利湿、山药生津,二者搭配恢复脾胃功能。搭配生麦芽、鸡内金健脾开胃,生麦芽为升脾要药,鸡内金为降胃要药,二药合用意不在消导,而在于使脾胃和合、气机调畅、升降有序。

在调理气机的同时,兼顾其他病因病机的治疗。若兼肝郁犯胃者,常加陈皮、青皮,陈皮理气兼有健脾的功效,青皮破气兼有疏肝的功效,二药合用有抑木扶土之意。若兼血行不畅,瘀血阻络,常加莪术、牛膝破血行气、逐瘀通经。 对于痰湿停聚的患者,常加半夏、苍术燥湿化痰。《景岳全书》中有论述:“凡脾肾不足及虚弱失调之人,多有积聚之病的”,强调了脾胃作为后天之本,当补益脾胃正气而除积聚;肾作为先天之本,当补肾以培元固本,与脾胃相呼应,补肾以增强脾胃的功能,故治疗常加女贞子、墨旱莲、生熟地黄以滋阴益肾、补肾养肝。中医认为胃癌作为恶性肿瘤,在病机上有癌毒停聚的特点,在症状上表现为复发、转移,故治疗时相应加入消解癌毒之品,如白花蛇舌草、虎杖、藤梨根等。

针对胃癌诸多病机的治疗,其根本不离调理脾胃气机,脾胃气机运行如常,才能运诸药上下直达病所。

3 善用有效药对治疗

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方剂治疗肿瘤是临床最常见的方式,其最小组成为单药,其次为药对。药对又称对药,是方剂配伍中特定的2味药配对,促进治疗效果的配伍方式。《神农本草经》便有七情配伍的记载,两药配对或增强彼此疗效,或一药减轻另一药毒性,李杰在临床治疗中善于应用有效药对治疗肿瘤,在此介绍几对常用于胃癌治疗的药对。

枳实合白术:枳实破气消积,化痰散痞,白术燥湿健脾,二药合用,一补一泻,有健脾消痞、调理气机的功效。药理实验发现,枳术合用可通过多种途径促进胃肠运动[6]。女贞子合旱莲草:女贞子补肝肾,旱莲草滋补肝肾、凉血止血,二药合用对于胃癌兼肝肾亏虚者疗效颇佳。百合配乌药:陈修园《时方妙用》中记载为百合乌药汤,治疗胃脘痛服诸药无效者。百合味甘性寒可以滋阴润肺,乌药味辛性温可以温肾散寒,行气止痛,两药合用一温一寒,对于胃癌患者经放疗、化疗后出现的胃阴亏虚、虚火上炎等症状疗效颇佳。旋覆花合代赭石:二药皆可降气止呕,代赭石还可平肝镇逆,本药对取自《伤寒论》中旋覆花代赭石汤,原文中用治“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临床中治疗胃气虚导致的噫气呕逆,噎膈反胃。虎杖合藤梨根:虎杖微苦寒,在《千金方》中记载可“治腹内积聚”,藤梨根在《陕西中医药》中记载具有“清热解毒,消癌,活血消肿”之功效,二药合用,在临床常以虎杖15 g、藤梨根15 g用于胃癌热毒内蕴之证,对肿瘤组织坏死、热蕴肉腐成痈者,可清热解毒、活血止血,为临床常用辨病用药。黄芩合仙鹤草:黄芩清热利湿、泻火解毒,仙鹤草收敛止血,两者合用治疗胃癌出血症状。

4 典型病案

患者龚某某,女,50岁,2016年7月因腹胀痛就诊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胃镜检查示胃窦小弯侧及胃角可见溃疡型肿物,大小约4 cm×6 cm,病变累及胃窦及部分幽门,病理活检示中-低分化腺癌。先行奥沙利铂+替吉奥2周期术前新辅助化疗,2016年11月行胃癌次全切除术,术后病理示胃溃疡性中-低分化腺癌T3N2M0,Lauren分型肠型。术后奥沙利铂+替吉奥5周期化疗。首次就诊于2017年2月,症见纳差,恶心,眠差,肠鸣,体重下降,大便每日一行,舌暗红,苔薄,脉弱。患者此时尚处于化疗期间,脾胃虚弱,运化失常,兼有气虚血瘀,治宜健脾和胃为主,酌加活血化瘀之品。处方:生黄芪30 g,莪术9 g,陈皮10 g,竹茹10 g,合欢皮15 g,珍珠母30 g,夜交藤15 g,鸡血藤15 g,炒枳壳9 g,蒲公英15 g,怀牛膝15 g,生麦芽30 g,谷芽30 g,鸡内金15 g,白花蛇舌草15 g,炙甘草6 g,28剂水煎服,每日1剂。方中以黄芪补气,生麦芽、谷芽、鸡内金健脾和胃,陈皮、枳壳、竹茹行气化痰,莪术、鸡血藤、牛膝补血行血、通经活络,夜交藤、合欢皮通络安神,全方在调理脾胃气机的基础上根据当前化学治疗阶段合并气虚血瘀,益气活血,降低化疗毒副作用,并针对纳差、失眠的症状辨证治疗。化疗期间以该方为主,辨证加减,患者上述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2017年7月复诊时,症见饮食不慎易腰背不适,嗳气、泛酸,易汗出,食欲可,眠可,二便调,舌淡苔薄白,脉细弦。患者此时已结束8周期化疗,采用中药巩固治疗。此时多期化疗后损及元气,脾肾两虚,气机不畅,治以菟丝子合女贞子旱莲草药对补益脾肾,半夏、苏梗、枳壳针对嗳气对症治疗,菝葜、白花蛇舌草解毒抗癌。处方:女贞子15 g,旱莲草15 g,菟丝子15 g,生黄芪30 g,莪术9 g,青皮9 g,陈皮9 g,清半夏9 g,郁金12 g,八月札15 g,苏梗15 g,炒枳壳9 g,防风15 g,枸骨叶15 g,鸡血藤15 g,浮小麦30 g,煅瓦楞子15 g,菝葜15 g,赤芍15 g,生麦芽30 g,鸡内金15 g,炙甘草6 g,白花蛇舌草15 g,28剂水煎服每日1剂。以该方辨证加减,每3个月复查1次,未见复发转移情况。

2018年1月复诊时,症见痞满,怕凉,肠鸣,矢气,呃逆,纳眠可,二便调,舌淡苔白,脉沉细。处方:百合15 g,乌药6 g,高良姜6 g,旋覆花10 g,代赭石15 g,虎杖10 g,藤梨根15 g,凌霄花15 g,女贞子15 g,旱莲草15 g,怀牛膝15 g,菟丝子15 g,浙贝母15 g,炒枳壳10 g,合欢皮15 g,珍珠母30 g,生麦芽30 g,鸡内金15 g,炙甘草6 g,白花蛇舌草15 g。28剂水煎服每日1剂。患者服前方后脾肾渐足,此时脾胃气机不调成为主要病机,以百合乌药药对补脾益胃,行气除痞,配以虎杖藤梨根消解癌毒蕴热,针对呃逆痞满等症状以乌药、高良姜温胃散寒,旋覆花代赭石药对降逆止呕。

2018年9月复诊时,症见活动后偶有气短,乏力,纳眠可,二便调,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处方:生黄芪30 g,知母10 g,党参15 g,升麻6 g,桔梗10 g,青皮9 g,陈皮9 g,清半夏9 g,炒枣仁20 g,川芎12 g,合欢皮15 g,浮小麦20 g,浙贝母15 g,菟丝子15 g,炒枳壳10 g,菝葜15 g,赤芍15 g,生麦芽30 g,鸡内金15 g,炙甘草6 g,白花蛇舌草15 g。14剂水煎服每日1剂。患者此时正气较前充足,已可适当锻炼,但活动后仍感乏力,是中气不足、气机升降不利,治以生黄芪、党参补中益气,升麻补脾升阳,清陈皮、半夏、川芎行气活血,知母、炒枣仁、赤芍养阴以防阳药之温烈。

李杰依患者所处不同治疗阶段,以调理脾胃气机为主轴,根据4次就诊时的辨证特点辅以活血解毒、补益肝肾、理气消痞、升阳举陷等治法,并针对主要症状运用药对治疗,该患者虽具有低分化、淋巴结多发转移等术后易转移复发等高危因素,但目前术后已近2年,病情稳定,未见转移复发,口服辨证中药在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等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

猜你喜欢
代赭石鸡内金李杰
代赭石的临床应用及其量效关系
吉林中医药(2022年8期)2022-11-26 06:21:23
鸡内金打粉 让孩子大口大口地吃饭
基层中医药(2021年6期)2021-11-02 05:46:10
人民海军首次海战
源流(2021年11期)2021-03-25 10:32:07
小胖熊半夜历险记
鸡内金喷膜剂治疗口腔溃疡的临床观察
Zero-Sequence Current Suppression Strategy for Open-End Winding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 Based on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小xiǎo雪xuě人rén 多duō 多duo
代赭石矿物学研究及应用探讨
张仲景代赭石配伍特点探析
生麦芽鸡内金茶
特别健康(2018年3期)2018-07-20 00:2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