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忆下放岁月

2018-01-22 00:32刘水蓉李威尔
老友 2018年12期
关键词:南昌市教室班主任

刘水蓉 李威尔

我是一名退休教师,曾于1968年下放农村,虽已逾半个世纪,但下放岁月的往事仍历历在目,令我难以忘怀。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1968年10月,我随南昌市胜利区(1980年,东湖区、胜利区合并为东湖区)教师组成的“五七”大军被下放至抚州市乐安县农村。我带着均60多岁的母亲和婆婆,以及11岁的儿子、更年幼的三个女儿,下到乐安县谷岗公社四青大队汤山生产队落户。汤山是一个距离县城60余华里的偏远山区,四面环山,住房靠山,时有山蛇出没,环境险恶,群众生活艰苦。我在汤山日常生活中遇上“两难”:一是买米菜油盐等日用品难。一天上午8点钟,我带着儿子和大女儿越过崇山峻岭,跨过三根木头搭的桥,步行了10多华里,方到达谷岗街买日常用品。回家的路上,我和孩子们挑的挑、背的背,累了又互相交换,或者共同抬着物品,一路上走走停停,直到下午5点多钟才回到家。二是上山砍柴难。家中没有燃料,每周我都要带着四个年幼的儿女爬上高山砍柴、拾柴,生活异常艰难。

1969年2月,谷岗公社分管教育的专干和四青大队党支部书记来到我家,对我说:“目前汤山小学只有欧阳老师一人任教,工作忙不开,孩子家长希望您出来教书……”我思索了片刻:家务事这么繁重,哪有时间教书?可孩子们是祖国的未来,为了让孩子们汲取知识的养分,我不能推辞,要设法克服困难。于是,我欣然接受了当教师的任务。

汤山村有些孩子不愿意上学,我常在崎岖的山路上步行,走村串户,劝导适龄孩子上学;教室缺桌椅,我去学生家里走访,动员家长将孩子送来;教室窗户漏风,我找来木板封住,或用旧报纸糊住,挡住刺骨的寒风,让学生们安心听课。有段时间,我所教的班级有几名学生逃学,我利用晚上的时间,由大女儿陪伴,举着竹火把到这些学生家中访问。半年来,我的足迹遍布汤山村的每个角落。通过我的努力和家长们的配合,我带的两个班再也没有出现逃学现象。

1971年2月,乐安县教育局调我到县城郊石陂中学任教,担任高一(1)班班主任兼语文教师。

为了上好课,我常常备课到晚上11点多钟,翌日早晨又反复朗读课文、修订教案。在课堂上,除了认真细致地教学外,我会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以利于他们更快地接受知识。每日下午或晚上,我风雨无阻,到教室辅导,对一些作文当面批改,重点讲解。我的付出让孩子们的学习成绩得到提高,我也因此赢得了学生和家长们的尊敬和肯定,这是对我最好的报答与鼓励。

1973年2月,我被调回南昌市,在向荣小学任教导主任,兼任高年级一个班的班主任和语文教师。面对身兼三职的繁重任务,我发扬了下放时能吃苦的精神,早起晚睡,假日少休息,认真备课,上好每节课,批改好作业,抓好抓实学校教导工作和班主任工作,先后被评为区、市优秀教师及先进工作者,连续当选第一、第二届南昌市东湖区政协常委。

我想,我所取得的这些成绩与那段下放岁月是密不可分的,它锻炼了我的意志,坚定了我战胜困难的决心。

猜你喜欢
南昌市教室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模拟成真
“313”教室
江西南昌市1169个建制村实现通客车
这里的教室静悄悄
考了个大的
如何缔造完美教室
夸夸我的班主任
吃两个
长时间待在教室更容易近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