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亚维
[摘 要]在《俗世奇人·泥人张》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品味文中的关键词句,赏析人物形象,感受“奇人”魅力。
[关键词]《俗世奇人》;泥人张;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33-0019-02
一、导入
古往今来,有太多太多的文字,在描写着各种各样的奇人。下面我们一起来猜猜这些句子写的是哪位奇人?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这是一个倒油手法奇巧的手艺人——卖油翁。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这是一个替父从军的奇女子——花木兰。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是一位身居陋室,却安贫乐道的奇人——刘禹锡。
今天,我们来看看《俗世奇人》中的泥人张是一个怎样的奇人。
二、明确学习目标
学生齐读PPT所展示的内容。
三、讲授新课
1.关于作者
过渡:能够写出《俗世奇人》这样优秀作品的又是怎样一位奇人呢?让我们一起了解作者。
PPT展示:冯骥才,当代作家。他的小说集《俗世奇人》共收录近二十篇作品。
2.学习并检测字词
PPT展示: 发怵( ) 模样( )
秫米( ) 模子( )
戳破( ) 撂高( )
请一位学生说出加点字的读音,然后全班齐读。教师通过导学案,检测学生对字词的掌握程度。
3.赏奇文(整体把握课文)
(1)学生快速默读课文,并用10个以内的字概括《泥人张》的故事情节。
(2)采用标题扩展法,请学生在“泥人张”前面加一个修饰语,整体把握课文。
4.品奇人
(1)学生按照下面的格式来说说泥人张之奇。
PPT展示:“从 中,我读到了这是一个 的奇人。”
教师示例:从“ 就赛把海张五的脑袋割下来放在桌上一般,瓢似的脑袋,小鼓眼,一脸狂气,比海张五还像海张五。只是只有核桃大小。”中,我读到了这是一个技艺精湛的奇人。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进行组内交流,说说泥人张之奇。
(2)品奇人后读一读,读出自己对人物的理解。
朗读指导:
a.朗读形式:个人读、全班读、教师读。
b.朗读技巧:朗读体现人物性格的关键词时要注意重读和停顿。
c.读后点评:学生读,其他学生点评,教师再点评,并让学生再读一遍,进行前后对比。
(3)教学预设。
句子①:“泥人张只管饮酒,吃菜,西瞧东看,全然没把海张五当个人物。”
品一品:通过“只管”“全然”这两个词,写出泥人张面对有钱有权的海张五时丝毫不怵,体现泥人张不畏强权,特立独行的形象。
读一读:重读“只管”“全然”。朗读整个句子时,语速放慢。
句子②:“只见人家泥人张听赛没听,左手伸到桌子下邊,打鞋底下抠下一块泥巴。右手依然端杯饮酒,眼睛也只瞅着桌上的酒菜,这左手便摆弄起这团泥巴来;几个手指飞快捏弄,比变戏法的刘秃子的手还灵巧。”
品一品:通过细节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写出了泥人张的手法娴熟、技艺高超和沉着冷静。
读一读:重读“抠” “依然” “只”“飞快”和“还灵巧”。
句子③:“海张五那边还在不停地找乐子,泥人张这边肯定把那些话在他手里这团泥上全找回来了。随后手一停,他把这泥团往桌上“叭”地一戳,起身去柜台结账。”
品一品:首先通过品析动作描写,品味两个“找”字。“找”写出泥人张应对海张五时的机智。其次通过换字法,品味“戳”。“戳”写出泥人张把泥团放在桌子上的力量之大,更能体现他心里的愤怒和不屑。再让学生模仿“扔”和“戳”这两个动作,然后进行对比,帮助学生理解“戳”字的精妙。
读一读:朗读句子,重读 “叭” 和“戳”,“叭”应读得短促干脆。
句子④:“泥人张头都没回,撑开伞走了。”
品一品:通过副词“都”和动词“走”,写出泥人张并不理会海张五的叫嚣,体现出泥人张的不屑以及傲骨。
读一读:重读“都” 和“走”,“撑开伞”后应稍有停顿。
(4)给人物特点连线(学生亲自操作白板连线)。
捏泥人 贱卖泥人笑权贵(行事奇)
护尊严 单只妙手见功夫(手艺奇)
巧回击 一身傲骨传美名(人品奇)
5.归纳主题
PPT展示:通过记叙泥人张与海张五的较量,塑造了泥人张技艺超群、维护尊严的智慧形象。
6.写奇人
(1)通过微课展示思维导图,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参照下列语句进行仿写。
例句:从“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中,我读到了周敦颐是一个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奇人。
(2)投影展示学生的优秀作品。
(3)推荐冯骥才《俗世奇人》中的其他几篇作品,如《苏七块》《冯五爷》《蓝眼》《蔡二少爷》等。
7.布置作业
(1)组内交流课堂小练笔“写奇人”,采用排比的修辞手法进行修改。
(2)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中的第四大题。
8.小结
赏奇文,品奇人,岂不快哉!
写奇人,做奇事,不亦乐乎?
希望我们能做有大本领,大智慧的“小”人物。
附:板书
第20课 俗世奇人·泥人张
冯骥才
泥人张 智斗 海张五
手艺奇巧
不畏权贵 专横
[ ]
对比
(责任编辑 农越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