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发地农副产品有限公司
河北新发地农副产品物流园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北京外迁产业中首批落地并成功运营的重大民生工程。园区自开工建设以来在国家部委、北京市和河北省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不断放大和激活创新要素,通过转型升级形成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国家战略高度契合,与河北构建“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的核心定位高度匹配。
作为承接北京农批专业市场功能转移项目,河北新发地农副产品物流园在农产品流通体系上持续创新,探索出了适合自身的发展之路,致力于打造首都农批市场疏解转型升级的典范。在前端生产环节园区建立了市场与基地紧密相联的纽带,在流通环节充分融合了传统实体与“互联网+”两座平台,在终端服务上规划建立“智慧民生港、最美菜市场、邻里中心”三级民生保障服务体系,形成了一条纽带、二个平台、三级服务体系。
一、生产环节
一是在前端生產环节初步形成了市场牵龙头、龙头带产业、产业连农户的格局。在河北范围内,入驻园区的合作社和龙头企业580多家,汇聚了河北省80%的特色农产品资源,战略合作基地达到30多万亩。在全国范围内,新发地先后与新疆、广西、海南、江西、辽宁、云南等地进行省级对接,达成合作战略意向,签约战略合作基地150万亩。
二是规划全国各省特色农产品专销平台项目。为了保障农产品稳定供应,河北新发地积极与各省商务厅、农业厅直接对接,设立“省级专销区”,为全国各地的特色农产品提供更加宽广的流通渠道。2016年3月园区与海南农业厅签订了“海南优质瓜菜供应基地与河北新发地产销对接”的战略合作协议,依托园区区位优势,建设“海南农产品专销平台”,建立海南农产品进入京冀的快速通道,有效保障了华北地区进入冬季后,果蔬供应不断档。
三是建设食品安全溯源体系。为了加强市场与基地紧密相联的纽带,2017年公司与河北省农业厅合作投资1000多万元,对市场安全检测中心进行提档升级,建设了河北省原产地农产品质量风险监测站,严把农产品质量准入关,实现进场必检。并与全国主要产区实现联动机制,在市场设立办事处,加快各地食品安全互检互认。在此基础上,目前河北新发地正在与国家科技部防伪研究中心展开深度合作,共同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通过整套可追溯系统的建设,园区将全面实现农产品“来源可追溯、去向可追踪、物流可监控”。
二、流通环节
现代化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已经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农产品流通,而是在高效流通的基础上,既要做到带动、引领种植前端规模化、标准化、安全化生产,又能满足现代都市人群多元化、高质量的消费需求。因此,在流通环节我们充分融合了传统实体与大数据、“互联网+”两座平台。
一是不断完善升级农产品传统交易流通体系。园区正式运营以来,不断在物流标准化方面加强投入,目前已经推广的标准化托盘达3.8万个,标准化周转箱达2万个,并计划在3到5年时间内,将园区标准化设备租赁普及率提升到100%。园区现有8.8万平方米现代温控技术保鲜库,5万吨大型智能化立体冷库,500余台物流装卸设备。有效降低了农产品的腐损率,减少了农产品在物流环节的损失。2018年,园区在河北省商务厅的支持下,搭建了农产品冷链监控系统,该系统实现了对冷库的仓储管理、温度监控、数据分析和管理等功能,并将接入商务部监控平台,推动园区冷库的“智慧化”管理。
同时,2016年9月29日,新发地与北京铁路局正式签约,在高碑店打造“新发地铁路物流园”。将各产地农产品通过铁路骨干运输网络进行物流运输,构建农产品大物流体系,充分发挥铁路运输低成本优势,减少雾霾、暴雨、暴雪等恶劣天气对农产品运输的限制,增强产地直供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推动项目实施时,同步将北京铁路局所辖的北京市内28个场站升级改造形成“二级分拨平台”,实现“公铁联运”,推动农产品流通体系的转型升级。
二是在园区全面推广和应用信息技术。与农业大学正在共同打造农产品大数据平台,围绕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将产地信息、物流运息、交易信息、食品安全信息和终端消费信息进行采集、整合。通过智能数据分析平台的筛选,逐步形成具有分析价值的农产品大数据。通过对基地数据、交易数据和消费数据的分析,研判农产品未来价格趋势,为前端种植户科学、合理地调整种植结构提供参考依据,有效扭转农民增产不增收的尴尬局面;通过食品安全数据分析,能有效增强市场对农产品安全的监督和管控能力,通过市场的倒逼机制,彻底转变种植户思想,做到农产品安全化生产;通过消费数据的分析,可以充分了解各个区域的消费需求和消费偏好,以此指导场内商家科学经营。
同时,今年的10月,新发地立足京津冀及环首都1小时鲜活农产品流通圈,构建了新型智能电子商务生鲜配送平台。与其他电商不同的是,该平台实现了“线上线下”体系化、链条化发展,依托河北新发地自有农副产品一级批发市场,整合优势资源,合理调配原产地、种植基地、知名生产厂家各类优质食材,建立良好的供应链体系,提供专业全品类配送服务。平台通过产地+基地+名牌厂商深度合作,加工分级高标准品控无缝全程质检,保证资源充足稳定、标准统一。客户只需通过PC端网站或手机APP登陆,签订合同,注册登录,精准下单,配送入库,便捷结算,轻松几步,即可足不出户,轻松实现生鲜食材全品类的一站式采购。“市场+互联网”模式的开启,不但满足了现代都市高端人群多元化的消费需求,同时也为特色、优质农产品拓宽了销售渠道,实现了线上、线下高度融合发展。为进一步延伸农产品产业链条,全面提升农业流通产业格局起到重要作用。
三、终端环节
随着非首都功能疏解、雄安新区建设的不断深入,未来京津冀地区将成为世界级城市群,为了满足现代都市人群高质量、多元化的需求,在终端服务上规划建立“智慧民生港、最美菜市场、邻里中心”三级民生保障服务体系。公司以连锁经营的组织方式,为京津冀地区提供加工配送、直供配送、冷链配送、共同配送等服务,初步构建成新发地生鲜商品连锁经营直销、直供、直配体系。同时,公司配备新能源汽车100辆,全部采用全程冷链的运输方式,在保证绿色环保的同时,最大限度的保证农产品的品质鲜活。目前,园区正在保定地区建设模板,保障体系成功实施后,将成为全国城市发展的样板工程,形成可借鉴、可复制推广的先进模式。
智慧民生港:该体系的重要支撑平台,以智慧物流产业和民生保障两大体系为重点,包括五大功能平台、八大交易板块和十大配套设施。主要功能是服务于整个城市的民生保障。
最美菜市场:该体系的核心枢纽,是一座集生活采购区、电商配送区、综合服务区、文化休闲区、协同管理区等五大功能于一体的多功能市民生活保障中心。可辐射5—8公里范围,惠及周边居民百姓5万人以上。主要功能是服务于中心城区内各区域的民生保障。
邻里中心:该体系的基础保障,以附近住宅区居民为主要消费对象的社区级服务中心。为百姓提供“一站式”的服务。打造居民15分钟出行购物圈,满足市区2.5万人口或1公里辐射范围内配置一个便民市场的条件。
该三级民生服务保障体系的实施,将在整个城市构建一套完善、绿色、高效的农产品供应链生态体系,在保障整个城市农产品供应、满足现代都市人群多元化消费需求的同时,在提升城市整体形象、腾退城市发展空间、带动本市劳动就业和拉动地方经济等方面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