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主题活动

2018-01-21 10:37张璇
考试周刊 2018年15期
关键词:科学活动

张璇

摘要:儿童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生活中光的现象是幼儿科学探究的生动内容,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关键词:科学活动;能发光的物体;试验操作

设计意图

光是幼儿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科学现象,光的产生和变化总是让孩子们感觉既好奇又神秘,虽然经常看到许多会发光的物体,但孩子们却只有朦胧的认识。为了帮助孩子认知哪些物体能发光并区分发光物体的基本种类、知道光的用途,我特别选择了孩子们喜爱参与的操作游戏作为切入点,设计了这次科学教育活动,我试图通过创设游戏情境,将幼儿需要探究学习的知识,蕴含在他们最感兴趣、又具有实际意义的情境中,从而实现教育趣味性与实效性的统一。

本次活动针对中班幼儿感知直观、注意时间短的特点,巧妙地运用简洁的视频、玩具、教具,让幼儿在快乐的观看、操作、游戏中开展科学活动。

整个过程由四个环节组成:播放夜景视频,寻找光源→操作试验,探究各种光源→参观“百科馆”,区分发光物体的基本种类→欣赏视频,萌发探索科学现象的兴趣。整个活动内容充满神奇想象和童趣,不仅可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还可以给幼儿无限的想象空间,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预设目标:

1. 知道许多物体能发光,了解光的用途。

2. 认识各种会发光的物体,区分发光物体的基本种类。

3. 感知光的神奇有趣,萌发探索科学现象的兴趣。

活动准备:

1. 图片、视频

2. 实物:手电筒、电动玩具、激光笔、小台灯等

3. 幼儿已有相关知识和经验

中班幼儿入园不到一个月,常规还在逐步养成中。他们虽然对光的科学奥妙还不能了解,但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接触到光,玩的、用的都离不开“光”,比如电灯、玩具,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知道常见的发光物体,但语言表达不规范,对发光物体的感知是泛化的,不知道“发光物体”的基本分类,因此本次活动定位在:在粗略知道生活中发光的物体基础上,了解光的用途,区分发光物体的基本种类。

活动过程:

一、 播放夜景视频,寻找光源。

1. 播放视频

2. 提问

师:好多小朋友看的蛮认真的。誰来说说你看到什么东西在发光呢?(电灯、路灯、广告灯、汽车灯、星星)

师:针对幼儿说的,问有什么用啊?哦哦,好的。

师:嗯,(灯、手电筒、太阳)这些能发光的东西啊,有个共同的名字叫“光源”。一起说一遍“光源”(贴图)。对,有了这些光源我们才能看见周围的世界。

评析

欣赏夜景视频,带领幼儿进入探索情境;接着让幼儿在宽松愉快的氛围中共同探讨、交流已有的经验和各自的发现,并进行经验与能力的迁移,从而引发更多的思考,让幼儿对周围的事物和现象更感兴趣,保护与激发其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 操作试验,探究各种光源

1. 提要求

师:孩子们,它们是怎样发光的呢?想知道吗?(想想要大点声音说出来噢)张老师啊,给你们带来了一些能发光的小物件,我们一起去看看它们是怎么发光的吧。来吧,别挤哦,都有的。

2. 分组探究

组织:亮了吗?从哪开开的?这是什么?(手电筒、玩具、台灯、发光笔、手表、发光的蝴蝶、小鸭、瓢虫)

师:玩够了吗?不让它们发光了,怎么办?对了,关上开关。回到座位上。

3. 交流分享

师:那些发光的东西好玩吗?(很好玩,对不对,都不爱回来了。表现好的小朋友,下课还有机会玩哦)谁来说说你刚才都玩什么呢?它会发光吗?它能帮我们干什么啊?(手电筒帮我们照亮,台灯帮我们照亮,小玩具一亮一亮好玩)啊,它们有这么多好处啊,帮我们在黑天照亮,还能哄小孩子玩,它们的作用可真大啊。

其实,生活中还有好多好多的东西会发光噢。张老师要带你们去“光的百科馆”里转转去,认识一下更多的会发光的物体好不好?

评析

这一环节是前面环节的拓展和深入,展现了“科学”这门学科奇妙的一面。活动中,老师为孩子们提供了大量的操作材料,各式各样的会发光的玩具,使孩子们爱不释手,活动贴近生活,有趣好玩,孩子们的参与性很强。活动中,老师始终将幼儿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充当了引导者,有的放矢地让幼儿充分思考并尝试进行归纳。

三、 参观百科馆,区分发光物体的基本种类

1. 坐汽车(汽车汽车滴滴叫,我们大家准备好,坐上我的小汽车,我们出发了)

2. 参观三组展馆:自然发光体动物发光体人造发光体

3. 总结

师:孩子们,回到座位,看得见张老师吗?(看我,对,太阳光亮亮的哦,看过来哦)参观完展览馆,我可要考考你们啦?

(1) 像太阳这样的是自然发光体哦(贴)还有什么?谁坐的好找谁来哦。(星星、火焰、闪电)

(2) 像电灯这样的是人造发光体哦(贴)还有什么?谁坐的好找谁来哦。(灯塔、蜡烛、红绿灯这些生活中常用的)

(3) 像松球鱼这样的是动物类发光体哦(贴)还有哪些?(水母、乌贼、萤火虫、斧头鱼)

评析

给幼儿创设了一个自由宽松的活动环境,从形式和内容上都吸引了孩子。因为幼儿以无意注意为主,有意注意才开始萌芽,带有游戏色彩的参观活动,直接切入主题。丰富的材料,一下子集中了孩子们的注意力。他们很快投入到参观游戏中,主动与身边的老师和伙伴交流自己看到的发光物体,为探究发光物体的分类提供了感性经验。

四、 欣赏视频,萌发探索科学现象的兴趣。

师:动物发光体,生活中不常见,张老师啊,找了一段小录像,咱们一起去看看。endprint

1. 播放录像

2. 好神奇吧,科学的世界无奇不有,让我们从小爱科学,长大后发明出更多的能发光的物体吧。

评析

通过直观教学法,让幼儿了解“动物发光体”的样子奇妙、美丽,从而萌发对科学现象的探究兴趣。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都是以感知、体验、操作的形式进行的。整体活动过程中孩子们任务意识明确,愿意参与探究活动。着重从游戏性、生活性、探究性、主体性四个方面对幼儿进行引导与渗透,逐步培养幼儿良好的科学探究兴趣。

1. 游戏性

用游戏贯穿活动,学习气氛浓厚。《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教育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不仅便于组织教学,更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

2. 生活性

通过创设情境使幼儿真正感知、发现生活中“发光的物体”,并尝试用语言表述出哪些物体会发光,有什么用途。

3. 探究性

通過试验操作,发现哪些物体能发光,并尝试自己去探究它们是怎样发光的。通过亲身体验,培养了幼儿的动手实践能力。

4. 主体性

整节活动以幼儿为主体,考虑到全体幼儿的参与性,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让他们在自由、宽松的氛围中进行观察、对比、交流、实践,主动建构、内化知识。

孩子们的科学探究能力并不是通过一两节活动就能养成的,这需要我们老师长期的培养,需要家园的共同配合才能最终达成。

活动总评

此活动以科学领域的科学活动为主线,综合语言、社会等领域,不仅有科学知识的信息传递,也有对科学的理性思考、比较,更有师幼情感方面的互动,其乐融融,充满情趣。中班幼儿自主学习能力不强,但是幼儿都能在活动中跟随着教师的引导进行思考,并能用简短的语言描述自己的发现,幼儿的思维始终是活跃的。

整个活动中,教师为幼儿创设了鲜活直观的生活情景,使得原本抽象的科学变得生动有趣,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幼儿学习兴趣很浓。

同时,教师重点引导幼儿探索物体怎样发光和发光物的基本分类,不局限于探索能力的发展,强调让幼儿体验科学的神奇和有趣,关注幼儿探索、交流,解决问题和合作能力,符合《指南》中“通过科学学习使幼儿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态度和能力”等方面的要求。endprint

猜你喜欢
科学活动
科学有真意,活动贵生成
有效运用 体现价值
如何实现幼儿园科学活动的生活化
巧用多媒体优势,激发幼儿探索兴趣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中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
浅谈幼儿园科学活动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