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 新 何军明
(1.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 广州 510405;2.广东省中医院,广东 广州 510120)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又称急性重症胆管炎(ACST),是急性胆管炎的严重阶段。该病发病急骤,是良性胆道疾病最主要、最直接的死亡原因,总病死率高达 10%~30%[1]。在我国,AOSC最主要的病因为肝内外胆管结石,其中肝内胆管结石的医治仍是胆道外科的难题,这是由于肝内胆管结石具有术后残石率高、再手术比率高、严重并发症率高的特点[2]。因此结合中医药治疗,可为该病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方法。查阅文献,该病属于中医“肝痈”病范畴,故本文着重讨论从肝痈论治肝内胆管结石梗阻所致AOSC。
1.1 肝痈理论来源 《内经》对痈病已有详细的记载,《素问·生气通天论》曰“营气不从,逆于肉理,乃生痈疽。”可见局部气血凝滞是痈疽的发病基础。《灵枢·脉度》曰“六腑不和则留结为痈”,《灵枢·痈疡》曰“营卫稽留于经脉之中,则血泣不行,不行则卫气从之而不通,壅遏不得行,故热。大热不止,热盛则肉腐,肉腐则为脓,然不能陷,骨髓不为焦枯,五藏不为伤,故命曰痈”,指出痈的病理过程为气血凝滞,卫气结聚,郁而化热,热盛肉腐,酝酿化脓,而发为痈。痈病根据发病部位分为内痈和外痈,生于脏腑为内痈,发于体表为外痈。《诸病源候论·内痈候》对内痈的病因病机进行了描述“内痈者,由饮食不节,冷热不调,寒气客于内,或在胸膈,或在肠胃,寒折于血,血气留止,与寒相搏,壅结不散,热气乘之,则化为脓,故曰内痈也”。内痈根据发病部位的不同,又分为肺痈、胃脘痈、肠痈、肝痈、肾痈等[3],本文着重论述肝痈。
古代对肝痈的记载,最早见于《内经》,该书云“期门隐隐痛者肝疽,其上肉微起者肝痈”。《素问·大奇论》中对肝痈的症状进行了描述“肝痈,两胁满,卧则悸,不得小便”。历代诸医家亦对肝痈的病因病机进行了阐述,朱丹溪云“肝痈始发期门穴,必隐痛微肿,令人两脚胀满胁痛,侧卧则惊,便溺艰难,由愤郁气逆而成”。《医宗金鉴》曰“肝痈愤郁气逆成,期门穴肿更兼疼,卧惊胀满溺不利,清肝滋肾即成功”。陈远公亦认为愤怒与忧郁亦能生痈。马培之提出嗜酒亦能生痈“嗜酒之人每多此患,酒入于胃则肝横胆浮,肝即横则气血不能顺行,胃中痰浊亦旁流于胁。痰气血交混,结而为痈”。可见肝痈主要病因病机为情志愤郁、酒食不节,湿热火毒郁结于肝,化而为脓[4],出现期门穴及肝区胀痛拒按,不敢右侧卧位,发热寒战,小便不利等症状。
1.2 肝内胆管结石梗阻性AOSC与肝痈的关系 肝内胆管和胆有着相似的生理功能,排泄胆汁,泻而不藏,以通为用。《灵枢·本输》云“胆者,中精之府”。《脉诀》云“肝之余气溢入于胆、聚而成精”。胆汁为肝之精气所化生,通过肝主疏泄的功能,排泄入胆,继而入肠,以促进水谷精微的消化和吸收。若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影响肝主疏泄,则气血瘀滞,郁而化热,湿热瘀阻,使胆汁排泄不畅、滞积化热、煎熬成石,形成胆管结石。结石为有形病理产物,阻塞胆管,进一步阻碍胆汁排泄,加重气血瘀滞[5],最终导致热盛肉腐,化脓而为痈。
AOSC主要病因为肝内外胆管结石,发病基础为胆管梗阻和细菌感染。胆管梗阻使胆管内的压力增高,损伤肝脏胆血屏障,大量细菌进入血液循环,导致肝脏及全身多器官损伤。当结石位于肝内胆管时,常阻塞一侧肝内胆管,导致胆汁淤积,出现一侧胆管扩张,一侧肝大,胀痛拒按,可无黄疸或黄疸较轻,患者同时有寒战高热等急性炎症表现[6]。
肝内胆管结石梗阻所致的肝痈的主要中医病因病机为湿热瘀阻,胆汁排泄受阻,煎熬成石,堵塞肝内胆管,气血瘀滞,郁而化热,热盛则肉腐,肉腐则为脓,化为肝痈,出现红、肿、热、痛等症状,具体表现为两肋期门穴肿痛,按之尤甚,发热等,与肝内胆管结石梗阻性AOSC有着相同的发病机理及临床症状,故肝内胆管结石梗阻性AOSC属于中医学肝痈范畴。
由于肝内胆管结石梗阻,出现AOSC,治疗不及时会导致脓肿播散、细菌入血,出现多发性肝脓肿、肝功能衰竭、脓毒症和感染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危及患者生命[7]。《疡医大全·内痈部》曰“治以平肝为主,佐以泻火祛毒……切不可因循,令其溃疡,而不可救也”。王肯堂曰“肝性最急,痛成而毒发甚骤,也有因生痈毒败而死者,可不急为治之乎”。陈远公云“切不可因循令其溃烂而不可救也”。可见该病属急重症,需早期及时医治,故以肝痈理念论治,将肝内胆管结石梗阻性AOSC分为初起期、成脓期、溃后期,分别采取消、托、补三法论治[8]。
2.1 初起期 消法适用于肝痈初起,脉紧而数,胁肋压痛尚可忍者,此时尚未成脓。《素问·至真要大论》首先提出 “坚者消之”“结者散之”,《外科启玄》对消法的定义进行了阐述 “消者灭也,灭其形症也……治当内消,使绝其源而清其内,不令外发,故云内消”。《疡科纲要》曰“治痈之要,为成者必消之,治之于早,虽有大证而可以消于无形”,在痈肿早期及时使用消法,可截断其化脓成痈的过程,防止邪毒入脏腑而危及生命。故王洪绪曰“余家之法,以消为贵”。《疡科心得集》曰“此症多因郁怒肝火而发,或因肝胆之气不举”,《疡医大全·内痈部》提出“治以平肝为主,佐以泻火祛毒”,《证治准绳》曰“痈疽之证,发无定处,欲令内消,于初起红肿结聚之际,施行气活血解毒消肿之药是也”。肝痈起于肝失疏泄,气血瘀滞,郁而化热,热腐成脓,故治以清热解毒,疏肝理气,临床常用化肝消毒汤、柴胡清肝汤、加味金铃子散[9],此类方剂重用疏肝理气药物,佐以清热解毒,使气机通畅,则营卫畅通而邪无滞留,防止邪气聚而化痈。在肝内胆管结石性AOSC初期使用消法,可减轻患者症状,为手术做好准备。
2.2 成脓期 《外科正宗》指出痈疽“焮肿发热,疼痛有时,脉来浮数无便秘者,宜药托之”,肝痈成脓期,可见胸胁疼痛拒按,脉浮而数,此时宜采用托法。托法,是指运用补益气血和透脓的药物,扶助正气托毒外出,以免毒邪扩散和内陷的治疗原则[10]。《疡科心得集》曰“凡治痈疽、发背、疔疮、乳痈、一切无名肿毒,先须托里,勿使毒入附延骨髓”,可见托法的重要性。《外科精义》阐述了托法的作用“脓未成者,使脓早成,脓已溃者,使新肉早生,气血虚者托里补之,阴阳不和托里调之”。根据病证虚实不同,托法又分为透托法和补托法[11]。肝痈成痈初期,脓液排出,是正盛驱邪外出的结果。而脓液排出必耗伤正气,加之肝痈为火热邪毒,伤津耗气,久之必气血亏少,脓液无化生之源,易导致邪毒内陷的变证,此时宜采用补托之法。故透托法适用于肝痈成脓初期,邪毒亢盛而正虚不明显,对应AOSC行胆道流术后,胆汁引流通畅,此时宜用透脓散,可促进脓液排出[12]。补托法适用于肝痈成脓后期,正气不足,不能排毒于外,对应AOSC行胆道流术后,胆汁稀薄,引流不畅,此时应用托里消毒散,可辅助正气,托毒外出[13]。
2.3 溃后期 肝痈溃后,脓痈已散,邪气已去,正气亦虚,常证见面色苍白、疲倦乏力、短气少言,食少便溏、脉弱无力等,此时宜采用补法,使用补养的药物,补益正气,助养其新生,使疮口早日愈合,可促进机体早日恢复。《内经》对补法已有详细记载,提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不足,邪气外侵是发病的根本。“虚者补之,损者益之”“劳者温之”“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为补法制定了具体治则,体虚者宜采用补法,其中阳气不足者,宜用益气温阳的药物,阴精不足者,应用滋阴养血填精的药物。补法适用于AOSC术后,引流通畅,已无炎症。机体本身存在正气亏虚的基础,加之手术打击,抗生素等寒凉药物的使用,出现阳气不足的症状,偏于脾阳不足者,予黄芪建中汤,偏于肾阳不足者,予八味肾气丸。疾病日久,耗伤精血,加之术中出血,胆汁引流,常出现阴精亏虚的症状,偏血虚者予归脾汤、八珍汤,偏肾阴虚者予六味地黄丸[14]。张子和主张“病蠲之后,莫若以五谷养之,五果助之,五畜益之,五菜充之”,临床上鼓励患者早日进食,可顾护胃气,食物与药物结合一起治疗虚证,可补益精气,又能调和脏腑,从而促进患者早期恢复[15]。
患某,女性,60岁,因“反复右上腹部疼痛3 d”入院,患者于2016年5月7日午餐后出现右上腹部胀痛不适,向肩背部放射,无身目黄染、发热恶寒、恶心呕吐,患者遂至本院急诊就诊,查上腹部CT提示:1)肝左叶肝内胆管铸型结石,伴肝内胆管扩张,肝左外叶萎缩,左半肝膈下脓肿;2)胆囊结石、胆囊炎。肝功能:总胆红素:61.6 μmol/L,谷草转氨酶:77 U/L,谷丙转氨酶:177 U/L。诊断考虑为:1)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2)肝内胆管结石;3)肝萎缩(左肝外叶);4)胆囊结石;5)胆囊炎。予安排入院,症见:神清,精神疲倦,右上腹胀痛,向肩背部放射,舌红,苔腻,脉弦数。抽血示白细胞、中性粒、D-二聚体、血沉偏高,西医予抗生素静滴抗感染,中医方面考虑肝痈成痈期,治以托毒溃脓,方选透脓散加减,药物组成为:生黄芪、川芎、当归、穿山甲、皂角刺、金银花、牛蒡、白芷。并结合四黄水蜜外敷止痛。完善相关检查,排除手术禁忌证后,于2016年5月21在气管插管全麻下经腹腔镜行左半肝切除术+左半肝膈下脓肿清创术+胆囊切除术,术程顺利,留置肝断面双套引流管,术后予抗生素抗感染、补液支持治疗,鼓励患者尽早进食及吴茱萸热敷下腹部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术后第3日,患者诉疲倦乏力,头晕眼花,气短懒言,纳差,查舌淡苔薄白,脉弱无力,考虑手术打击损伤脾胃,加之术中出血、术后引流耗伤精血,导致气血两虚,治以益气补血,予八珍汤加减,方药组成为人参、白术、白茯苓、当归、川芎、白芍药、熟地黄、炙甘草。患者服用后症状改善,复查上腹部CT见肝脏术后改变,未见结石残留,予拔除引流管,安排出院。
手术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梗阻AOSC的主要治疗方法,而由于肝内胆管结石致病的特殊性,使得该病手术并发症多及复发率高。故结合中医药,通过辨证论治,运用消、托、补三法,可防止该病复发、降低并发症,减轻患者的痛苦,加速机体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本文第一作者为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级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