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玉米种植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

2018-01-21 16:02
农业工程学报 2018年32期
关键词:杂交辽宁省密度

蒋 咏

(辽宁省法库县农业技术推广与行政执法中心,辽宁 法库 110400)

目前,玉米是辽宁省的第一大粮食作物,2010年之后,本地的玉米产业快速发展,种植面积在2万公顷以上。随着辽宁省经济水平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有所提高,玉米作为良好的粗粮食品,其消费需求也呈增长趋势,种植面积和总产量都逐年升高。虽然辽宁省的耕地面积下降,但是玉米的市场需求大,所以玉米播种面积一直都呈稳中有升的趋势,对于稳定辽宁省粮食生产安全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辽宁省玉米生产现状

1、总体需求逐年增大

从20世纪末开始,辽宁省的玉米总消费量和需求量都逐渐增大,一直保持在 8万吨左右。人们的生活水平提升之后,玉米的需求呈刚性增长趋势,近20年来,本地玉米早已实现自给自足,而且还有大量玉米出口到国外以及调往国内其他地区,对于拉动经济和解决粮食安全问题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经过调查发现,本地的玉米消费和需求主要有四个方面:动物饲料、工业生产、直接食用、出口。

2、播种面积稳步提高

播种面积的大小直接决定了玉米的产量,经过统计发现,全省的玉米播种面积稳中有升,从20世纪80年代初的1万余公顷,上升到2万余公顷,种植面积增加了74%左右。玉米播种占粮食播种面积的比重也不断提高,从40%变为68%左右,增长率大约为30%,与黑龙江、吉林、山东等地并列进入全国玉米生产大省。

3、玉米单产波动较大

虽然玉米种植面积整体上呈上升趋势,但由于气候、土壤等各种因素的限制,导致玉米的单产差异较大。其中影响玉米单产的主要因素是气候原因,例如对历史玉米种植产量较低的年份进行比较分析发现,这几年中气候变化显著,1985年辽宁省出现较大的洪涝灾害,1989年夏季旱情严重,2009年春季降雨较多,夏季和秋季的降水不足,极大地影响了玉米的生长。整体上,全省玉米种植产量呈上升趋势,玉米占粮食总产的比重从原来的40%左右上升到68%。

二、辽宁玉米生产中的主要问题

玉米产业发展迅速,极大地满足了市场需求,但是在玉米种植过程中依旧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生产技术水平较低

有的农户对精细化管理技术掌握不到位,仍然采用传统的方式方法进行玉米栽培,在栽培过程中滥用药物,导致土壤结构性能下降,玉米的产量不断降低,而且对自然环境造成了一定污染。为了充分利用全省的优势资源,必须要不断创新栽培技术,引进适宜本地种植的高产、高效、优质玉米杂交品种,因地制宜地采取合理的栽培技术,对玉米种植过程进行精细化管理,以实现增产增效。

2、玉米推广品种不规范

推广良种是提高玉米产量的重要措施,近年来通过国家审定的新玉米品种有300余个,其中辽宁省育成的品种有60个,这些品种都十分适宜在辽宁省播种。但正是由于玉米品种较多,不同的品种具有不同的生长特性,如种植密度不同、籽粒品种差异较大、水肥要求不同,农民并不是很了解这些品种的特性以及适宜在本地种植的品种,在购买种子的时候盲目选择,导致玉米单产降低。

3、生产规模和机械化程度较低

机械化生产是现代农业的一个标志,在玉米产业发展过程中,机械化水平较低,这与本地的实际情况分不开。因为辽宁省的人均土地占有面积在东北三省中是最少的,包产到户之后,生产规模相对其他省市要小一些,推广玉米生产机械的难度较大,对生产规模的提升有较大影响。

4、种植密度偏低

种植密度偏低是辽宁省玉米种植过程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密度较低则会导致土壤利用率低,单位面积上的玉米产量较低。据调查,辽宁省的玉米生产实际种植密度大约为每公顷5.5万株左右,而黄淮海地区的玉米种植密度大约为每公顷6万株。研究表明,单位面积的玉米穗数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要想稳定辽宁省玉米产量,就必须要种植一些耐密性较高的品种,增加单位面积的植株数量,降低空杆风险。

5、栽培模式单一

玉米是一种耐受性较强的作物,栽培方便,经济效益高,所以很多农民反而忽视了对玉米的管理。在目前种植的农作物中,几乎没有可以和玉米进行大面积轮作倒茬的农作物,而长期连作玉米会导致土壤性能降低,养分消耗严重,破坏土壤的理化性质,同时还会加重玉米病虫害现象,降低玉米品种和产量。

三、玉米产业发展途径

1、提高玉米杂交品种的质量

杂交品种的抗逆性、抗病性都很强,在玉米产业发展过程中,首先需要做的就是要解决品种质量问题,进一步提高玉米品种的质量,培育出更多耐受性强的新品种,并且大力推广,提高玉米生产水平。在培育新品种的时候要注意选用独特的制种基地,土壤疏松肥沃、水利条件便利的地区更适宜进行制种。全省境内地势比较平坦,土质肥沃,光照充足,气候干燥,极少的花期降雨以及较大的昼夜温差给玉米制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杂交制种出来的玉米籽粒饱满、纯度较高,而且发芽率高、色泽比较鲜亮,生长性能好。

其次要对亲本质量进行控制。在玉米杂交制种过程中,父本与母本的性能和质量直接影响了杂交种子的性能,亲本种子的纯度越高,配制出来的杂交种质量越好、产量越高,而亲本种子的纯度除了取决于种子自身的纯度之外,还需要借助科学繁育技术来提升。比如要积极与专业的科研机构、学校等进行合作,招聘更多专业的人才,开展玉米杂交培育,对杂交培育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控制,提供性能更优良的亲本用于杂交育种。

2、规范市场行为

由于目前市场上的种子种类较多,经销商也比较分散,在种子营销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质量不高的品种,以次充好,而农民自身的辨别能力较差,盲目购买种子,影响玉米产业发展。为了提高玉米产业发展水平,必须要严格规范市场管理行为,让农民购买到更加放心、安全的种子。可以建立良种繁育推广一体化种子质量管理制度,做好品种区域试验、品种审定、登记、种子生产、检验、运输、销售管理等各项工作,防止市场中出现鱼龙混杂的种子。对于种子经销商,也必须要实施登记备案制度,形成规范化种子市场。

3、提高种植水平

(1)培肥地力

土壤地力条件是影响玉米生长水平的关键,为了提高玉米产量和质量,必须要逐渐培肥地力,可以增施农家肥、有机肥。推广秸秆还田技术,提高土壤中的有机物含量,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并且要及时整地,确保土壤疏松,适宜玉米播种[2]。另外,在施肥过程中,要做到测土配方施肥,根据土壤中的养分含量情况来确定肥料的种类、用量等,防止农民盲目施用化肥,影响土壤性能。

(2)适当增加种植密度

目前辽宁省的种植密度已经比几年前有所提升,推广的品种主要有先玉33、郝单958、辽单56,髓玉99等。研究表明,想要获得更高的产量,就必须要提高玉米的种植密度、增加群体数量、提高单株产量,所以,必须要选择一些耐密性较好的品种,适当增加单位面积上的玉米种植密度。耐密型品种的叶片是直立向上的,群体的透风性能良好,可以进行更加充分的光合作用,有利于玉米生产。

4、合理轮作、科学栽培

长期连作会导致土壤板结、玉米病虫害增多,所以,要积极开展轮作,改善耕作制度,充分利用土地,并且达到养地的目的。全省的玉米产业以清种为主,未来应该要积极推广更多新型农作物与玉米进行轮作,比如小麦可以与玉米轮作。此外,还可以积极发展玉米大垄双行机械化种植技术,提高玉米播种水平。大垄双行种植的通风性和透光性都比较好,有助于改善玉米群体结构,提高光合作用效率,提高单产面积。

四、结语

综上所述,玉米是辽宁省的主要粮食作物,近年来全省玉米产业发展迅速,玉米种植面积不断提高,但依旧存在一些问题。对此要积极推广新品种,制定科学合理的耕作制度,改善种植技术,以促进本地玉米产业发展。

猜你喜欢
杂交辽宁省密度
图解辽宁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
『密度』知识巩固
密度在身边 应用随处见
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
“玩转”密度
密度应用知多少
辽宁省各级工会收看十九大开幕会
高等植物杂交染色体及其杂交基因表达的性状——三论高等植物染色体杂交
再论高等植物染色体杂交
杂交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