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明芳
(云南省普洱市江城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云南 江城 665900)
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得到江城县委、县政府重视,成立了以分管副县长任组长等主要领导为成员的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小组,各部门各负其责,相互协作,担起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建立健全了县乡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保证县乡有机构、有人员。
2013年争取到中央资金240万元,其中投资96.4467万元建成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综合楼,改扩建建筑面积为529.8 m2;投资18万元购置了采样车一辆;投资117.19万元购买了气相色谱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等35台套实验仪器,所购仪器已进行了安装调试。2016年9月份完成了县乡农残速测仪器采购、人员培训工作,并投入使用。现已形成县乡两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保障了江城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顺利开展。
(1)“三品”认证和监管
有效提高了江城县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内在品质和品牌效益。加强“三品”监管制度,明确监管主体和具体责任人,提高标志使用率和建立标志管理记录制度,确保认证产品合格率达98%以上。截至2016年底,全县已申报认证“三品一标”企业3家,认证产品5个,待评审通过1家,产品1个。2017年计划完成申报认证的企业3家,认证产品4个。
(2)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有序进行
对辖区内主要蔬菜生产基地、农贸市场和超市的蔬菜进行检测,在节日期间增加检测频率和数量。开展蔬菜质量安全例行监测,严格开展对全县市场、种植基地、散户、种植大户的抽查113批次,共检测了3100个样(其中,基地822个、超市974个、农贸市场1304个),合格数为3048个,不合格数52个,合格率达98.3%。
各级政府及主要领导没有把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关系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农业标准化工作纳入政府工作重要议事日程,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大多数还停留在表面上、口头上重视,实际关注较少、投入较少。
目前,各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队伍不健全,监管、检测、执法部门协同配合较少;基层从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验检测人员数量少、专业技能低,尤其是村级监督员队伍由于经费缺乏几乎形同虚设。
经费严重不足,很多质检仪器没有配备或配套性差,限制了检测范围和检测能力,无法从根本上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有效开展。
利用“3.15”消费者权益日、“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周”、食品安全宣传周等活动,充分发挥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大众媒体的用,加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有关政策、法规、标准、技术等方面的宣传培训工作,提高种、养、加工安全生产技术水平,自觉地按标准化、无害化要求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从生产源头提高农产品,增强农产品生产、加工、经营和消费者的质量安全意识。
加强对农产品产地环境的监管,农业各级部门与环保部门相互协作,共同规范农业投入品:化肥、农药、兽药、饲料等的使用方法,尽可能减轻其对周边生态环境以及农产品自身的污染程度[1]。
要严格按照《农药管理条列》、《兽药管理条列》、《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列》等法律法规规定,对农药、兽药渔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等加大市场管理,整顿和规范农资市场秩序。
健全农业投入品的市场准入制度,严格农业投入品的生产、经营许可和登记,做好农药的进货、销售登记,严禁向菜农、果农茶农销售禁用农药,尽快建立农业投入品的禁用、限用制度,及时向社会公布禁用、限用的农业投入品品种。
切实加强源头管控,狠抓农业投入品监管工作。截至2017年12月,共查处违法案件19起,查获违法农资数量154 kg,共处罚金1.011万元。其中,违法销售假冒伪劣农药3起;违法销售假冒伪劣兽药2起;违法销售种子8起。
推广应用有机肥、生物肥和秸秆还田等生物措施,积极推广使用低毒低残留、少污染的新型农业投入品,提高利用率。
加强对生产经营者的培训指导,严格按照标准制定实施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同时要科学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兽药、饲料等农业投入品。大力推广高效低毒药品及添加剂,推广配方施肥技术和有机肥[2]。
重点是加快农产品产地环境、生产技术规范和产品质量标准的制定并完善配套。目前,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只能开展蔬菜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无法检测农产品农药残留程度以及其他有毒、有害污染,严重阻碍农产品市场准入监测工作。
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涉及农业、市场监督管理局等多个职能部门,各部门要各司其职,齐头并进,严格把控农产品的生产、加工等环节,有效提升农产品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