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州中医医院,云南 楚雄 675000
治脊疗法是指针对颈、胸、腰椎的骨、关节、椎间盘及椎周软组织遭受损伤或退行性改变,在一定的诱因条件下,发生脊椎关节错位、椎间盘突出、韧带钙化或骨质增生,间接或直接对神经根、椎动静脉或交感神经等产生刺激或压迫而引起的临床综合征,以脊椎正骨、松筋、针刺、熏药、敷药、拔吸、内服药物等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法[1]。脊椎相关疾病导致的临床症状范围甚广,涉及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及五官系统等70多种疾病[2],临床中以颈腰椎病发病率最高,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和身心健康。彝族民众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接受新知识、新技术,总结出了实用、安全、疗效确切且具有地域性民族特色的一套治疗颈腰椎疾病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借鉴。现总结彝医治脊疗法如下。
彝族是中国西南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彝医源于彝族人民为适应自然环境,求生存、求繁衍、求发展的漫长岁月中逐渐探索的知识积累,其与中医药同根同源,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地域文化的差异及生活环境的不同,逐渐形成别具一格的民族医药。彝文《帝王纪》和《西南彝志》记载,彝族及其医药文化传统可追溯到五千年以上[3],但由于封建统治阶级的歧视及世俗的偏见,彝族医药宝贵的文化遗产一直未能得以充分发展。
现存最早的彝医文献当属《元阳彝医书》,成书于“大理国”初年,约公元957年,《元阳彝医书》首次以彝文记载彝医技术并流传于世,该书收载药物200余种,病名68个及一些简易的外科手术,其中不乏用彝药捣碎调酒外敷治疗骨节疼痛,可以说这是彝医治脊疗法自成体系的萌芽[4]。
根据现代考古发掘,彝医药书籍文献大多为明朝成书,明朝是彝医发展的黄金时期。《明代彝医书》成书于明嘉靖四十五年,其中有记载:“胃痛,推拿脊背、内关、足三里”“头痛用手按掐太阳穴”等,这些治疗脊源性疾病的方法沿用至今。由于彝族居住的地域环境和生活特性,其治疗疾病的方法和用药都有鲜明特点,《明代彝医书》记载了多种彝药内服外敷治疗骨伤科疾病的方法,其中很多用药和治疗方法在骨伤科古籍中也较为罕见,至今民间仍在沿用内服彝药组方和外治法等疗法治疗跌打疼痛,如“跌打损伤,瘀血内停,用羊血半碗服下”[5],“肉苁蓉27 g,杜仲25 g,巴戟25 g,胡桃5 g(煅),青盐25 g,破故纸、小茴香5 g研细末装猪肾,用火烤透把肉连药吃完治疗腰痛”等内治法,“骨折重症,将七叶莲,活雏鸡一只捣成泥状包患处”“关节生疮,用各种动物胆煎服”等[4],在这些治法的基础上,还衍生出针挑、拔罐、药渣外敷、湿布热敷等治疗技术。
彝族喜饮酒,以酒入药的治疗方法可谓历史悠久,《明代彝医书》记载:“关节疼痛,用花椒根、金竹根、臭牡丹根、马缨花根、牛嗓子管,兑酒煎服”[5]。彝医古籍《启谷署》记载:“芥末20 g,斑庄5 g,樟脑20 g,生蒜头1个,好醋250 g,好酒500 g浸泡七天七夜外擦患处治疗风湿痛”,“杭芍,当归身,川红花,柴胡,桑寄生,苁蓉,杜仲,川牛夕,元胡索,大茴,宫桂等各5 g研末,加入白酒750 g,白糖75 g内服治疗腰痛”[4]。
明清时期发现的彝医古籍中《医病好药书》载有推拿、刮痧、拔罐疗法,如:“用手按掐太阳三次,然后煮老妈妈针线包服……”治疗头痛;“脱去衣服,按摩脊柱,拉耳朵,揉肚子”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掐背脊,再在肋骨上扭刮,然后掐肚脐,用铜镯蘸菜油从项颈顺背刮到脚跟。”“用火罐拔毒”等[6]。在众多彝医古籍中,《洼垤彝医书》对于骨科疾病的治疗用药别具一格,其中记载的治疗手段采用整骨及彝药内服、外敷,具体收录了按、摩、推、揉、摇、拉、旋、搓等复位手法,根据听响声、摸部位、线测或目测等方式判断关节复位与否,再行敷药等[7],至此,彝医治脊疗法已形成了以彝药内服外敷、药水涂擦、针挑、推拿、整骨及拔罐祛毒为一体的综合治疗体系。
彝医与中医学同根同源,其学术观点、学术体系和内涵相通相容,但彝医更具民族特异性。《灵枢·经脉》云:“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指出了脊柱的生理基础是“精”,结构特点是以骨骼为支柱,脉道为营养通道,肌筋约束和强固骨骼,以肌肉作为保护脏腑和脉道的墙。《灵枢·刺节真邪》指出:“腰脊者,身之大关节也”[8],强调脊柱作为全身较大的骨结构,是全身中轴。彝医讲“元气”是构成人体的基础,和中医学所讲的“精”类似,《西南彝志》认为:“人体的元气,根于脑,下注于气海,分为清气和浊气,然后又分成清气三条通路和浊气三条通络,清气三条通路联络胸、腹腔脏器组织;浊气三条通路联系肌表组织,循行肌体腹背一周,并与清气三条通路相互贯通,清三路和浊三路将人体内外上下进行有机联络和整合,使人体形成一个整体”[7]。彝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脊柱是人体的中轴枢纽,机体的运行和活动是以脊柱为中心发展[9],六路通路运行气血、沟通表里上下 ,联系脏腑器官来实现。
彝医认为元气乃万物之本,毒邪乃致病之因。元气化清浊二气,清浊二气化五行,五行化五气五毒,五气之偏胜偏衰或乖戾之变则产生内外五毒,受风毒、热毒、燥毒、寒毒、湿毒外袭者为外五毒,因各脏腑组织蕴生的风、热、燥、寒、湿毒为内五毒,此为机体主要的病因[7]。当人体遭受损伤后,六路通路失司,气血运行受阻,机体抵抗力减弱,外邪或疼痛刺激可通过通路的传递作用而影响脏腑的功能。另外,伤病引起通路运行阻滞,也会使循行所过组织器官功能失常,从而出现相应病症。这给临床治脊疗法提供了理论指导。
随着近现代传统医学的发展,彝族医药在社会发展的浪潮中不断在继承中创新新技术、新理念。现代彝医以传统彝医推拿为基础,在继承彝医整脊技术基础上,结合民间及各正骨流派的特色正骨手法,融汇中西医理之精华,逐步总结形成了:搓揉、推滚、按擦、弹拨理筋、点震法、颈椎拔伸牵引定点扳动、胸椎提拉膝顶定点复位、按腰扳腿微调胸腰椎、侧卧腰椎斜扳法等彝医系列推拿技法,其中推滚法、按擦法、弹拨理筋、点震法及颈椎拔伸牵引定点扳动等为王氏彝医推拿法的主要手法,推拿手法的积累使得彝医推拿更加系统完善,临床治疗范围更加广泛,疗效更加显著。严成龙等[10]以王氏彝医推拿法:放松手法、弹拨理筋、仰卧拔伸牵引定点扳动、点震法及结束手法五个步骤为主,配合彝药紫灯胶囊运用于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临床疗效确切;许嘉鹏等[11]以彝医推拿为主,配合骨盆牵引、电针等综合治疗重症腰突症121例,其中治愈87例,约占72%,显效22例,约占18%,未愈12例,约占10%,总有效率达90%。
彝医认为阳虚则气血寒,气血寒则血脉易滞,五毒袭扰[7]。《素问·调经论》说:“气血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而不流,温则消而去之。”艾叶,药性生温熟热,艾火的温热能深透肌层,温行经气,故艾灸可温经通络,调和气血[12]。结合现状,楚雄地区彝医提出以艾重灸督脉及丹田,以温阳通督固本,为此,改进创新了传统灸法,发明65 cm×50 cm×60 cm的大灸盒,以重灸督脉及丹田,以达温阳通督固本、杀寒祛邪之功效,临床疗效确切,患者好评;彝族大多分布中国西南部(云南、贵州、四川等地),居住地处亚热带高原地区,气候易寒、易湿,外受寒湿者居多,彝族民间一直流行“打咂罐”用以除寒。近年来,随着民间治疗技术及地区名医经验方的发掘,结合地区地域特点,楚雄地区彝医在原拔罐技术基础上加以改进,以竹罐为工具,以当地名医经验方入药一起煎煮,使普通竹罐形成药罐,再趁热拔吸患处,使药物熏蒸及拔吸两种治疗方法集一体的方法,提高了颈肩腰背疼痛的临床疗效;四川凉山彝州地区则以彝医火疗法[13]及拔吸术[14]来治疗风寒湿痹症,火疗法取其“温热之性,速达病所,使之邪祛、风湿除,阳气得运,经络得通”,拔吸术取其温经散寒、活血祛瘀、解痉止痛之功。
随着彝医研究的深入发展,于2011年被国家列为第三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彝医水膏药疗法在工艺、药物组方、治疗范围及临床疗效上有了突破,彝医水膏药疗法在彝医治脊疗法体系中运用甚广,疗效显著,通过自2010年至2015年间共5000例“颈肩痛、腰痛,风湿痹痛”患者临床疗效的观察,有效率达98.16%,其简、便、廉、验,在骨节疼痛方面的治疗临床价值较高[15]。
随着彝医体系逐渐完善,彝医治脊疗法也取得了飞速发展,但由于彝医治脊疗法起步晚,许多民间技术发掘艰难,技术的革新和发展遇到了瓶颈,为此,对于民族古籍记载技术的继承发展和民间特色技术的发掘工作仍在路上。但已发掘和创新的成果值得临床推广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