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温亚洲(重庆市梁平区农业委员会)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们饮食结构的调整,羊肉越来越受欢迎,消费量不断增长。近几年,羊肉价格出现过波动,但仍然保持在较高价格水平。养羊一直是我国畜牧业重要组成部分,养殖量一直居世界领先地位,但我国的养羊水平一直处于发展中,未达到先进水平。只有提高养殖技术,才能提供优质高档羊副产品,提高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才能保证养羊业健康、持续发展。山羊因其具有适应性强、繁殖率高、生长速度快、成熟期晚等特点,其养殖数量不断增长。笔者根据多年的养羊与羊病防治经验,从山羊的养殖方式、饲养管理要点、疾病防控的方面进行阐述,供广大养殖人员参考,以期提高养羊的生产效率。
1.放牧。山羊放牧养殖是养羊的主要方式之一。在草场资源丰富、畜牧业发达的国家仍然进行较大规模的放牧养殖的方式。该种养羊方式可利用较多的荒地、河滩、农作物副产品等条件进行,降低了饲养成本,节省人力。另外,放牧养殖山羊还为农区的一部分人提供了副业,在种植农田之余放牧养羊,提高了经济收入。该种方式养殖的山羊肉因其风味独特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其价格也较高。放牧养殖山羊受到放牧地的影响较大,在选择该种养殖方式需先对放牧地进行评估,方可进行。其还有疫病防控难度大、可能影响公共卫生等缺点。
2.舍饲。舍饲养殖山羊是养羊业发展过程的产物,适合于农区、规模化养殖。舍饲可以缩短山羊的育肥期,提高羊肉产量。杨婷对杂交羊及本地3月龄山羊经三种育肥方法进行3个月试验后发现,舍饲育肥效果最好,总增重量是放牧下的60倍。另外,有利于疫病防控、各品种山羊的分群饲养等。舍饲山羊应首先考虑资金投入,较放牧相比,需要较多的人工支出,进行饲料的配方设计、原料购入、加工、贮藏以及粪便的清理等。
1.场地。规模化的羊场选址应符合动物养殖场的要求,羊舍、运动场应干燥清洁,水源较好。山羊喜欢干净,不采食受污染的草料,不饮用不洁净的水。潮湿、通风不良的环境也易使山羊发生呼吸系统疾病、寄生虫病等,影响生长发育。因此,场地选址应具备地势高燥、向阳避风等特点。
2.科学管理。有条件的山羊养殖者对羊群进行分类管理,提高养殖效益。根据实际需要按种公羊、妊娠羊、空怀母羊、分娩羊(哺乳期)、断奶羔羊、青年羊、成年羊、育肥羊等阶段进行分群饲养,对各类羊群采取针对性饲养管理方式,如根据羊群的需要设计食槽、饮水槽、围栏、运动场、圈舍(位置)等,使之有利于各阶段羊的生长。
种山羊在营养上需要充足的蛋白质、多种矿物质、微量元素,配种期在营养需求上要求更高,才能保证配种率。适当的运动也是养殖种公羊不可缺少的,在远离母羊的情况下,每天上、下午各自由活动1小时。此外,还要保持种公羊的清洁,经常人工梳刷羊体。
种母羊的饲养管理要更加细致,对配种前的母羊进行适当的运动或放牧,给予充足的营养,尤其是精料、优质干草。对妊娠期的母羊提供适当的活动条件,给予充足的营养需求,保障胚胎正常发育。此时期避免流产现象出现,如不饲喂发酵、发霉、冰冻、腐烂的饲料或饲草,避免剧烈运动等。
哺乳期的山羊应注意饲喂方式,如分娩7天内,每天饲喂3次以上,并适当地加入食盐,日粮以优质青饲料和干草为主,哺乳期间可自由采食。对15天内新生羔羊应加强护理,及时采食初乳,当遇到母羊乳汁少或无乳时应进行喂养,提高成活率。按程序进行补铁、补硒,避免因缺乏铁、硒而产生疾病。
新生羔羊对环境温度比较敏感,尤其在温度较低的季节,应提高产房的温度,甚至在出生前几天进行人工加温,如使用产箱。
对断奶羔羊、青年羊、成年羊、育肥羊给予充足适口的日粮,如放牧后应进行补饲。冬季提供温水饮羊。羊只一旦成年,有条件应将母羊和公羊分开饲养。
养殖过程中,除了定期进行免疫接种和驱虫外,还应每天观察羊群,及时发现发病羊,做到及时处理,避免出现更大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