躁狂症患者应用优质护理改善疗效和满意度的效果观察

2018-01-21 09:06:21芮彬彬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34期
关键词:躁狂症医护人员家属

芮彬彬

(沈阳市安宁医院心理四科,辽宁 沈阳 110164)

躁狂症是一种精神疾病,患者常表现为情绪高涨,通常伴随着特定的思想和行为,有时可以影响甚至伤害到旁边的人,是一种不正常的精神状况[1]。躁狂的发作让患者痛苦不堪,其亲人也深受其害。治疗常在躁狂症不发作的时候进行,因为在这个时候患者的精神状态是正常的,对于医治的抗拒相对较小[2]。已有研究表明治疗此类疾病时采取一定的心理辅导与宣教能更有效地缓解病情。笔者为了得到一些对此类患者护理的指导,以本院近些年收治的躁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优质护理应用于临床对改善疗效和提高满意度的效果,大致的研究过程与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抽取近两年在本院进行治疗的躁狂症患者86个,均等划分为A组和B组,每组43个。A组中有男性患者23个,女性患者20个,年龄18~62岁,平均为(38.4±7.2)岁;B组中有男性患者22个,女性患者21个,年龄19~63岁,平均为(39.5±7.8)岁。两组患者都不患有严重的先天性疾病和器官功能障碍,智力正常,对研究的内容与目的都全面了解且自愿参加,研究被医学伦理委员会所批准。两组患者除了护理方式不同外,其他方面的比较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所以此次试验能够形成很好的对比。

1.2 方法:A组的患者采取一些通常的方式进行护理;B组的患者则进行优质护理,具体的做法有4点:①要保证患者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患者身患疾病,饱受身心的折磨,心情不畅是情有可原。但消极的心态并不利于治疗护理,医护人员应该对患者进行一些有效的心理开导,让患者积极地接受治疗[3]。②患者对自己的病情和所患疾病应该有一个良好的认识。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一些教育与嘱咐,让患者明白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些什么,自己怎样做有利于病情的恢复,从而更好地配合治疗。③每个人都需要关爱与支持,患者病情的恢复更是离不开家人的关爱与支持。医护人员应该做好与患者家属的交流和沟通工作,让家属明确了解患者的病情,体谅患者各种不正常的身体和心理行为,给予患者更多的关爱与支持,这样有利于患者的康复[4]。④周边的环境也能影响患者的病情。患者入院后,医护人员应该及时与患者拉近关系,并且引领患者熟悉周边的环境,让患者有更大的亲切感。好的医患关系能大大减少患者对治疗的抗拒。一段时间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1.3 观察指标: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给所有实验研究中的患者发放特别制定的、有针对性的调查问卷,使患者或其家属匿名填写对所受护理的评价,由相关人员分别对A组和B组患者的评价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评价情况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三级,患者的满意度为非常满意和满意的人数之和除以总人数。用HAMA对两组患者的焦躁情况进行评测,HAMA的评测项目有17个,评分以7分为界具体分为4级,21~56分为严重焦躁,14~20分为焦躁,8~13分为或许焦躁,7分及以下为不焦躁。调查两组患者对疾病的了解程度,进行统计并比较,了解程度分为全面了解、大部分了解、少部分了解、不了解,总了解率为全面了解率、大部分了解率和少部分了解率三者之和。

1.4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24.0统计学工具统计分析实验所得到的数据,把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P<0.05表明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比较:A组患者的非常满意度为60.3%,满意度为18.3%,不满意度为21.4%,总满意度为78.6%;B组患者的非常满意度为81.7%,满意度为15.1%,不满意度为3.2%,总满意度为96.8%。B组患者的满意度大大高于A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的HAMA评测结果比较:A组患者的HAMA评分为(42.87±6.78)分,B组患者的HAMA评分为(31.76±6.46)分,B组患者的评分显著低于A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对疾病了解程度的比较:B组患者的全面了解率为45.3%,大部分了解率为41.9%,少部分了解率为9.7%,不了解率为3.1%,总了解率为96.9%;A组患者的全面了解率为10.3%,大部分了解率为30.7%,少部分了解率为34.7%,不了解率为24.3%,总了解率为75.7%。B组患者对疾病的了解程度显著大于A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躁狂症患者饱受身体和心理上的煎熬,如何能提高护理效果是临床医师和患者家属共同关注的焦点。患者内心脆弱、情绪易于波动、容易产生消极心态是可以理解的,但这些又大大制约着患者病情的恢复,常规的护理方法显然不足以处理这些问题,所以只能尝试采取优质护理服务。

优质护理的主要做法就是对患者的心理和认知进行干预,从而提高护理效果。医护人员通过和患者进行交流沟通,增加双方之间的亲切感,消除患者的抵抗心理,使其能够积极地配合治疗;通过加大宣传教育,让患者知道日常生活中应当注意什么、知道怎样做有助于自己的康复;医师对患者家属进行嘱咐也十分重要,让患者家属多给予患者一些关爱与支持,这样能使患者更加乐观自信地接受治疗护理,对患者的康复十分有利。

经过以上的探讨研究,发现在躁狂症患者的护理工作中,采取优质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且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如果能够更加广泛地应用于临床,一定会有很好的前景。

猜你喜欢
躁狂症医护人员家属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战疫一线医护人员如何调适自己
碳酸锂联合卡马西平治疗躁狂症与碳酸锂联合丙戊酸钠治疗躁狂症的疗效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海峡姐妹(2020年3期)2020-04-21 09:28:12
躁狂症独立诊断的研究进展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今日农业(2019年11期)2019-08-15 00:56:32
整天太兴奋或患躁狂症
帮助医护人员处理好四种关系
中国卫生(2016年7期)2016-11-13 01:06:34
体育专业大学生躁狂症特征的研究
河南科技(2014年8期)2014-02-27 14:08:17
【通 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