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遂昌县畜牧兽医局
近年来,优质中蜂蜜价格居高,政府政策扶持,中蜂养殖业发展迅速,但是发展过程中存在较多误区,主要有像意蜂一样规模化养殖、追求高产量、密集饲养、过分引入蜂群等误区,出现增量不增产,甚至亏损的现象。
中蜂有耐寒抗热、采蜜期长、适应性及抗螨抗病能力强、消耗饲料少、能利用零星蜜粉源等特性,适宜于山区、半山区生态环境饲养。工蜂吻短,对大宗蜜源植物的利用能力较差,飞行距离较短,不宜长途运输,分蜂性强,易飞逃,易发生盗蜂。中蜂不能像意蜂充分利用大宗蜜源和长途运输,养殖要根据蜜源植物分布,同一个位置不适宜规模化养殖。
中蜂蜜价格高,主要原因是中蜂蜜产量低。为了提高蜂蜜产量,蜂农在封盖后短时间内采集蜂蜜,这样采集的蜂蜜水分含量较高,质量自然就下降。
中蜂嗅觉灵敏,认巢能力差。当密集饲养时,处理措施不当,蜂王交配或者工蜂采集蜜源回巢时,容易飞错。工作蜂回巢时也容易飞错蜂巢,出现打架现象,蜂箱尽量分散放置。
中蜂在我国已有上亿年历史,在某一区域经过长期进化,有较强适应性。当突然改变生存环境,蜂群的适应性会下降,出现不采蜜,逃群、盗蜜、打架,甚至死亡等现象。
中蜂适应性及抗螨抗病能力强,在小规模,零星养殖时,发病较少,天敌较少。所以一般蜂农认为中蜂养殖技术简单,采取听之任之的粗放式饲养管理方式。其实,中蜂养殖和其他动物的养殖一样,根据其生物学特性,需要科学饲养管理,才会采集到更多的优质成熟蜂蜜,提高经济效益。
根据本地实际,吸收民间意见,科学制定符合当地的蜂业产业发展规划。从政府层面明确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区域布局、扶持政策、保障措施等。建议聘请专家开展蜜源植物调查,制定中蜂产业发展规划,对中蜂产业发展目标进行合理界定,建立资源保护、中蜂饲养、病虫害防治、蜂产品生产加工技术质量标准,明确阶段性工作任务。
一是在种蜂培育、蜂箱供应、技术培训、销售等方面政府应给予补贴,激发从业者的积极性;二是对达到一定规模的养蜂大户实行财政补贴;三是建立蜂产业发展基金,对养殖标准制定与推广,饲养技术研究等方面进行资金扶持。 开展蜜蜂为农作物授粉增产技术研究与示范,鼓励和发展专业化授粉蜂场。
整合各部门培训资源,积极开展中蜂饲养技术培训,将中蜂饲养技术、标准化管理、蜂产品安全生产技术编印成册,发放到养蜂户手中,并积极培养引进养蜂技术人才,以养蜂协会为纽带,建立健全中蜂产业管理与服务网络,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养蜂大户进行跟踪服务。
建立蜂产品质量检测评价体系和标准体系,在此基础上由协会组织申请产品认证,创建中蜂产品品牌。建立 “农户+基地+协会+营销” 的产业化发展模式,形成“产、供、销一条龙” 的产业链条。可通过“淘宝”,“京东”等网络平台,进一步扩宽销售渠道。
发展中蜂产业要依据地理位置、自然生态和中蜂资源优势,保护与利用相结合,科学统筹规划。以农民增收为核心,走“精品、高端、安全”特色产业发展之路,共同做好这项“甜蜜的事业”,让山区的“绿水青山”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金山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