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继东
【摘要】武术教学同其他教学课程一样,需要不断深化改革才能不断进步,学校武术教育中,除了让武术学习成为学生强身健体的方法之外,还需要为武术教学拓宽出更多的人文内涵,让传统文化、人文理念融入到教学中。本文将从目前武术教学现状入手,从多维度探讨武术教学和一般体育项目教学的区别,望能为我国武术教学的改革推进提供一些新思路和进步路径。
【关键词】武术教学 体育项目 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52-0218-02
一、前言
武术作为中国传统体育运动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在1915年被正式纳入现代体育教育体系中。在将近100年的发展历史中,我国武术教育获得了长足的发展。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武术也开始走入我国各大校园之中,与其他体育项目相比,武术运动具有一定特殊性,所以,教师在教学上应当在清晰武术与一般运动的差别之后再进行教学。本文将从文化差异的视角上,以武术作为研究对象,对比一般体育项目的教学特征,进行比对分析。
二、武术教学的价值主旨
在学校内开展体育项目教学,主旨目标为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强化学生体魄,武术教学的目标除了包含以上之外,还包括了更深层次的文化意义。武术在发展形成的过程中,与中国传统哲学的融合很深,这也形成了中国独特的武学思想。所以,在进行武术教学时,学生不仅能获得体能上的训练,在思想意识层面,也会通过对动作的学习,在观念和民族精神层面有所领悟。教师在进行武术教学时,也需要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有所领悟,才能向学生传递出中国武术的内在精髓。
三、武术教学的内容设置
在武术教学中,“传承”二字非常重要,在武术的发展历程中,与一般体育项目相比,武术在师承关系上很有讲究,进入到学校教学中,师承虽然被淡化,但仍然有迹可循。反映在内容上,传统武术教学是循序渐进的过程,进入学校教育后,武术教学受西方竞技体育的影响,内容上开始有了一定演变。很多学校将武术分为“套路”和“散打”两个方面教学,在这两个方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学生能学到长拳、递招、喂手等武术动作,而一般的体育运动则更多教授项目化的课程,缺少特色,“传承”也无从谈起。
四、武术教学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上,与一般体育运动项目不同,武术训练往往涉及到一对一或者小团体教学,这样教师才能针对个体特征进行辅导,对于武术教学来说,在环境上更强调个体性或者强调个体和自然交融的感受,这样的训练形式将武术运动和一般体育项目区分开来[1]。一般的体育运动项目更是一种开放式教学,在环境上要求不高,并不注重兼容并进的运动形式,教学方法上也比较枯燥无趣,而且缺乏文化底蕴的教授。
五、武术教学的组织形式
一般的体育运动项目教授都是以“班级”为单位,一个体育老师负责一个班级中所有学生,采用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也有弊,优点在于比较利于教师管理,缺点就是教师很难照顾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学到的内容也过于统一化和标准化。这种班级制的授课方式在武术教学中很少见,武术的教学传统并不是一对多的。在武术教学的内容设置中提到,武术教学注重“传承”,这就意味着武术教学是一种“师徒制”的教学模式,武术教学侧重于个体辅导,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授和指正,虽然在武术教学实践过程中,这样的特点在推进中可能会有一定难度,但是学校也应当尊重武术教学的特性,采用“班级制”和“个性化”相辅相成的武术教学方式,既能做到广泛教学,又能有针对性的帮助学生学到武术动作的要领。
六、武术教学的评价体系
既然是教学,就涉及到教学成果的检验,武术教学和一般体育运动项目的考核机制有所不同,在一般的体育运动项目考核中,教师可以对学生跑步的时间、速度、心率等进行客观性测量,通过数据考核学生是否通过考试,然而在武术教学成果考核时,却很难将评价标准落入实践。这和武术的特性有关,武术讲究动作的美观、流畅通顺、舒展力道,这些信息都是考核学生学习水平的标准,同时武术教师还应当考核学生对武术精神的领会程度,是否通过武术学习在个人意志品质、精神态度上有所提升。
七、武术教学的理论依据
一般的体育运动项目的发展都基于西方,所以在理论根据上,大部分体育运动项目都源于生理学、训练学、生物学、心理学等现代运动科学,武术运动的发展根基是中国哲学,在哲学的基础上通过融入阴阳调和的理念不断发展,直到今天。一般性体育运动进入学校教学的时间比较早,所以民众接受度也较强,武术教学进入到学校之后,很多人也抱着“外来的和尚会念经”的心态,因为理论依据的问题并不看好武术教学在学校的开展。基于这样的逻辑,造成了我国武术教育在学校中推进中有一定困难,武术运动不应在我国学校教育中被无端的边缘化,武术动作的精髓和文化内涵并不应该成为它被冷淡的理由,与其他体育运动相比,武术的特色仍然是很多其他运动无法替代的。
八、结语
武术是一项有特色的体育运动,然而在我国学校推进的过程中,我们还是能很明显的发现,与一般性体育运动相比,武术课程的价值定位和其他体育运动确实存在一定差距。在思想意识上,教师首先需要正视武术运动的不可替代性,教师不仅是传授关于武术的动作要领,更应该将武术深含的精神传递给学生。模式化、项目化的武術教学并不是武术教学的目的,只有扎根于中国文化传统,将尚武精神发扬光大,才是每一个学校武术教师应当深思的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1]白岳卓. 武术教学与体育课程的比较研究[J]. 运动, 2015(5):109-110.
课程教育研究·上2017年5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