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

2018-01-20 07:28乔博崔艳秋
新课程·中学 2017年11期
关键词:语文教学重要性德育

乔博+崔艳秋

摘 要:高中语文教学是对青年学生开展思想教育的主要阵地。语文教师应当勇于承担此项“重任”,寓德育于教学中,积极探索语文教学中的德育。

关键词:语文教学;德育;重要性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德育的重要性

德育,就是传统意义上的思想品德教育,实质是把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通过教育的形式转化为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活动。语文特级教师窦××对语文教学中的德育重要性有着阶段性的总结,具体浓缩为三句话:“我是教语文的,我是教人学语文的,我是用语文教人的!”语文教学作为德育渗透的重点学科,有着更加丰富的学科优势,语文学科应该运用好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培养具有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学生。

新形势下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素质教育追求的是一种高层次高质量的教育。因而,全面加强思想品德教育不可或缺,势在必行。正因为德育如此重要,所以它一直居于学校教育工作中的第一位。然而,纵观近年来高中阶段的德育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德育实践中缺少人文情怀,更多的是为了达到某种效果而开展德育,急功近利的倾向比较严重;二是,把德育和教学生硬地肢解,忽视两者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事实是,德育和教学密不可分,尤其是语文教学更是一种隐性的德育。

人的培养关键在于教育,在于引导,语文教学是德育的主阵地,语文教育能够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因为语文能熏陶学生的人格,陶冶情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

任感。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學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因此,要找准两者之间融合渗透的契合点,只有这样,才不至于在语文教学中使德育喧宾夺主或流于形式。语文教师要树立大局德育观念,寓德育于教学中,积极探索。

二、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

1.高中语文教师要认真学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带有鲜明的民族特质和风貌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和,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思想品德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素材广泛典型,容易收集,学生容易理解接受,长期的德育熏陶就可以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养成良好的道德规范,对于培养学生爱国主义观念有明显的效果。

2.深入学生群体,研究学生的思想,了解学生的思想习惯,才能在教学中更好地实现德育

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都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更是教育活动的参与者。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任何教学的效果都是不堪设想的。

新时期高中学生的思想方式有了重大的改变,他们自我意识开始成熟,自我价值观念增强,自尊心、自信心很强。因此作为教师必须深入学生群体,不能想当然地用自己的经验得出推断。必须从多方面观察,真正地把握住学生的实际,有针对性地把德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只有这样才不会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才能够使学生在接受教育的同时,产生一种情感上的共鸣,从心理上和思想上主动接受这种德育,并内化成为他们灵魂深处的思想指针和道德准则。

3.高中语文教师还要潜心研究作文立意,用道德导向指引学生作文立意

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一千次地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情感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趣味,尤其是作文指导课,不仅要趣味生动,更要展现德育的基础平台地位,要在写作训练中把握德育的黄金时机。学生对作文的态度偏重于“不喜欢”,写作时,容易掺杂自身的情绪因素,抑或是道德意识淡薄,这样的作文忽视了材料作文中的价值导向。因此,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想象力,但是却并非是让学生不受任何限制地随心所欲。要引导学生探寻材料作文体现的价值取向、道德导向。

高中语文教师要充分把握材料作文对学生进行道德方面教育的良好契机,潜心研究作文命题,力求选择最好的材料作文让学生练笔,既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还要运用材料中蕴含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与道德观对学生进行德育,提高了学生的道德素养。

参考文献:

[1]晋韶娟.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艺术[J].都市家教月刊,2013(10).

[2]林和红.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艺术[J].教书育人,2009(16).

[3]刘道宝.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管理观察,2009(18).

?誗编辑 李琴芳endprint

猜你喜欢
语文教学重要性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0”的重要性
论七分饱之重要性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读《边疆的重要性》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