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秋艳
摘 要:记叙文是初中写作的主要体裁,如何运用有效的写作技巧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值得思考的话题。就“一波三折”写作技巧在记叙文情节的运用进行探究。
关键词:一波三折;记叙文;写作技巧
记叙文是初中写作的主要体裁。然而通过实践教学发现很多学生在进行记叙文写作时所写情节常常平淡无奇,让文章读起来如同嚼蜡。那么如何写出吸引读者的情节,让文章能够引人入胜?运用“一波三折”的写作技巧,可以让作文的情节跌宕起伏,吸人眼球。那么下面我们就“一波三折”的记叙文写作技巧进行探讨。
一、关于“一波三折”与“一波三折”写作技巧
“一波三折”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晋·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每作一波,常三过折笔。”其中的“波”指书法中的捺,“折”指书法中的转变笔锋。现在常常用于事情的进行中意外变化很多。后来“一波三折”作为记叙文的一种写作技巧,形容文章结构的曲折起伏,并呈现一种流动的波澜美。
二、“一波三折”记叙文的特点
1.情节结构——新
“一波三折”记叙文具有情节结构新的特点。在进行记叙文写作时,如果情节结构一味模仿没有创新,那么是不能唤起读者的新奇感受的。因此在建构情节结构时应注重形式的新颖,给读者耳目一新的感觉。
2.情节发展——奇
“一波三折”记叙文具有情节发展奇的特点。所谓奇是指在情节发展时故意偏离原定的轨道,接二连三地出现让读者意想不到的发展变化,让文章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给读者带来精神上的
愉悦。
3.情节起伏——变
“一波三折”记敘文具有情节发展奇的特点。记叙文的情节起伏需要具有起伏多变,大起大落,不能让人有规律可循,要用不断变化的起伏让文章形成动人心魄的美感。
三、如何指导学生使用“一波三折”的写作技巧
(一)合理安排记叙顺序
想要让记叙文的情节一波三折、跌宕起伏,就需要在写作过程中注重合理安排记叙文的记叙顺序,让情节安排增强文章的曲折性。在记叙文中最常见的记叙顺序就是顺叙、插叙、倒叙这三种。因此,在指导学生进行写作时就可以引导学生多采用插叙和倒叙来增强情节的曲折性。
以朱自清的《背影》一文就是典型的倒叙记叙法。文章先展示出事情的结局,然后层层剥茧,层层递进,揭开故事的真相。文章的一开始变用“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余年了”吸引读者一直读下去,而并未交代作者与父亲不相见的原因。鲁迅的《故乡》就是典型的插叙记叙法。在“我”和“母亲”谈到闰土时,插入少年闰土和“我”的友谊片段,借以表达因过多艰辛、痛苦和精神摧残,一种壁垒森严的等级观念已注入了闰土的头脑,表达出“我”和闰土已经再也回不到童年的友谊了。这样的方式让故事情节更具有吸
引力。
(二)巧妙使用欲扬先抑
在写作中,可以巧妙使用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先表达对所描绘的事物或人的不满,然后通过铺陈一件或几件事情,改变对事情或人物的看法。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可以很好地表达出充沛的感情,使情节多变,形成波澜起伏,造成鲜明对比,容易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留下深刻的印象。
《荔枝蜜》就是典型的欲扬先抑文章。在这篇记叙文中,作者按照时间顺序记叙,从小时候被蜜蜂蛰过的经历开始表达自己不喜欢的情感。然后从荔枝树写到荔枝,从荔枝写到蜜蜂,最后升华写到蜜蜂的奉献精神。这篇记叙文有一条明显的感情线索,开头说“总不大喜欢”“感情上疙疙瘩瘩的,总不怎么舒服”,于是将蜜蜂暂放一边,然后去谈荔枝树、荔枝蜜。喝了甜香的荔枝蜜,感情起了变化,“不觉动了情”,产生了想去看看蜜蜂的念头,感情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最后赞叹蜜蜂是可爱的小生灵。
(三)有效铺陈设置悬念
设置悬念是在文章的某一部分设置一个疑问或矛盾冲突,以造成读者某种急切期待和热烈关心的心理的一种写法。通过设置悬念可以让记叙文情节环环相扣,有效激发阅读兴趣,在突出人物形象、文章主旨的同时达到震人心魄的作用。
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就是典型的设置悬念的记叙文。在故事的一开始,莫泊桑解释了主人公拮据的家庭,然后提出父亲那句亘古不变的话,“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然后引发读者思考,为什么期盼于勒叔叔回来?然后莫泊桑又设置了一个悬念,菲利普一家人望眼欲穿,但仍不见于勒归来,这又是为什么呢?最后主人公一家在度假遇到了一个衣衫褴褛的老水手,他很像于勒,可那人究竟是否是于勒呢?他怎么会在渡轮上卖牡蛎呢?莫泊桑通过一连设置三个悬念把剧情逐步推向高潮,让整篇文章“一波三折”。
但是教师在教授这些技巧的同时,也要让学生注意,好的“一波三折”是不漏声色的,没有刻意为之。学生们应该通过多借鉴、多学习来更好地掌握这一写作技巧。最后希望我的观点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廖志山.真、细、小:把记叙文写具体、生动的必要前提[J].学园,2014(25)
[2]曹晓春.记叙文写作现状及疗救对策[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2).
?誗编辑 李博宁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