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营
(辽宁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心医院心内一科,辽宁 营口 115007)
心肌梗死是一种极其危险的心脏病(在冠心病发展中)[1],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而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后的诸多不良因素(不良反应强烈、情绪波动大、心理压力大)对患者病情康复存在极大危害[3]。因此,本院对11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康复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报道如下。
1.1 资料:将本院收治的11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016年1月~10月)进行随机分组,分为2组,各58例。实验组:男患者∶女患者=30∶28,年龄25~86岁,平均年龄(55.51±3.53)岁;住院天数10~22 d,平均(16.12±3.12)d。对照组:男患者和女患者均为29 例,年龄27~88岁,平均年龄(57.51±3.46)岁;住院天数11~21 d,平均(16.03±3.15)d。2组患者在基本资料中无明显差别(P>0.05)。
1.2 方法。对照组方法:对患者采用传统的护理方式——医护人员的严谨治疗、吸氧管道、佩戴监护仪。实验组方法:对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如下:
1.2.1 心理开导:①护理人员应亲和有礼、衣着打扮恰当得体,面带笑容。②根据患者不同情况对其进行疏导和安慰,密切关注其心理变化,增加与其语言交流,从各方面关心、了解患者,并随时注意自身肢体语言表达。③注重患者术前、术后护理,使其全面了解心肌梗死的相关知识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通过普及心肌梗死专业知识);并及时反馈患者信息给医师,积极协助治疗。
1.2.2 排便护理:①向患者说明排便过度的危害性,使其积极配合护理(及早适应床上排便),并随时询问患者排便情况,了解其饮食生活习惯,尽早发现排便困难问题。协助并训练患者在床上排便——用温水冲洗会阴,轻柔按摩腹部,热毛巾湿敷腹部,缓慢深吸气放松思想,必要时可采取膀胱穿刺或导尿术;指导其常规服食适量缓泻剂(除饮食管理外),便秘严重者可使用123灌肠液小剂量灌肠或开塞露、肥皂头塞肛。②注意饮食习惯,防止患者因疼痛过少进食、消化不良,导致肠内容物堵塞(不能有效刺激直肠黏膜发生排便反射)引起便秘;心肌梗死发作后2~3 d予其流食,少量多餐;病情好转后可放宽饮食限制,但食物需易消化、有营养、清淡,且控制胆固醇和脂肪摄入。
1.2.3 康复运动:①消除患者对运动的抵触心理,使其积极配合护理人员进行康复运动(通过向患者说明适当运动重要性)。②在患者卧床2~3 d后,由专业护理人员指导其进行肢体关节被动运动,根据其反应逐步调整运动时间和频率。③1周后,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可逐步指导其下床练习步行,适当调节步行时间和距离。④若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步态不稳、呼吸困难、心绞痛发作)应暂停运动或调制前一阶段水平。⑤叮嘱患者出院后自觉进行适当强度运动——太极、慢跑、步行。
1.3 观察指标:观察2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康复情况、复发情况、排便情况[4]。
1.4 统计学处理:2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用%表示康复率、复发率、排便情况,采用卡方检验(均由软件SPSS25.0处理)。若2组对比上述指标的数据有差别,则表示P<0.05。
2.1 2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康复率及复发率对比:实验组患者中,完全康复57例(98.28%),复发1例(1.72%)。对照组中,上述数据分别为50例(86.21%),8例(13.79%)。对照组上述各项数据均劣于实验组(P<0.05)。
2.2 2组患者排便情况对比:实验组患者中,有2例便秘,占3.45%;有56例未便秘,占96.55%。对照组中,便秘者10例(17.24%),未便秘者48例(82.76%)。实验组以上数据均优于对照组(P<0.05)。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常伴有濒死感、窒息性疼痛、突然发病等症状,易使其产生恐惧心理[5]。尤其传统护理所带来的紧迫感会加剧患者的恐惧感受,而优质护理立足于使其消除恐怖、放松心理[6]。因此,本院应用优质护理服务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康复中,效果可观。
优质护理服务是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保障[7]。其措施主要分为心理开导(助于患者疾病康复和心理状态)、排便护理(减少患者心源性猝死发生率)及康复运动(提高患者心理素质)3项。在以往的护理中,医护人员着重于机械的治疗而疏忽了患者的各方面感受,使其处于疑惑状态,导致其病情康复缓慢。而优质护理服务在护理活动中注重患者需求,予以了解、满足,且与患者积极沟通;随时观察患者情况,及时发现、处理其不适反应,有效预防并发症发生;同时,其使患者精神、心理、生理都呈现愉悦状态,对患者康复起辅助作用[8]。因此,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康复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
经观察统计,实验组患者中完全康复57例(98.28%)、出现复发1例(1.72%)、便秘2例(3.45%)均优于对照组(P<0.05)。
由此可见,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康复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利于促进患者康复,适用于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吴志勇,漆红梅,祝志云.急性心梗患者直接PCI术后并发肠梗阻的预测因素分析[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5,24(10):1164-1170.
[2] 张昌.优质护理与健康教育在外科住院患者中的应用[J].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27(5):626-628.
[3] 陈华,赵兴胜,刘喜.急性心梗病人择期PCI对心率变异性影响研究[J].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13,35(4):274-277.
[4] 郭夏洁.和谐医患关系视角下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探析[J].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36(4):304-305.
[5] 庞明杰,张宏,范洁.NT-proBNP对ST段抬高的急性心梗患者急诊PCI术后临床结果的预测价值[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3,34(4):98-102.
[6] 陈华,赵兴胜,刘喜.急性心梗病人择期PCI对心率变异性影响研究[J].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13,35(4):274-277.
[7] 庞明杰,张宏,范洁.NT-proBNP对ST段抬高的急性心梗患者急诊PCI术后临床结果的预测价值[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3,34(4):98-102.
[8] 冯斯特.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3(11):1336-1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