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博
(山东省聊城市冠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山东 聊城 252500)
原发性高血压会有多种并发症,高血压脑出血是其中严重程度较高的一种,常发于中老年人群,存在非常高的残疾和病死率。高血压脑出血当前多用微创穿刺治疗,该术式能够彻底清除血肿,减小创伤,促进术后创口愈合[1]。本研究具体分析该手术方式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中的效果,下文为结果。
1.1 基本资料:在2014年12月至2016年11月中选取我院8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研究。依据均分原则设置观察和对照组,均有41例患者,观察组男21例,女20例,平均年龄(56.2±4.2)岁;对照组男22例,女19例,平均年龄(57.5±4.1)岁。2组基本资料中的各项内容相比较,都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观察组:患者保持平躺,选择CT标志物进行定位,穿刺点选择血肿与颅骨最接近、出血量最多的CT层面,注意不要涉及主要功能区和大动脉。根据具体情况选择YL-1型穿刺针,局麻和锥颅钻孔后选择硅胶管(导丝引导内径3.5 mm)对血肿进行直接穿刺,与引流管相接后将针芯退出,用轻负压从多方向进行抽吸,第1次抽吸量保持在血量三分之一以下,如果遭遇阻力,通过震荡法得到工作空间。第1次将血肿量的30%左右清除后在病灶中注入生理盐水和2~5万U尿激酶相溶物,将引流管夹闭2 h后将引流开放,实施循环冲洗,一直到冲洗液变成淡红色。手术之后进行CT复查,按照结果和排除的血肿量决定引流时间以及冲洗次数。对患者的肢体活动情况以及意识状态进行观察,如果没有血肿将针拔除,实施局部缝合同时进行无菌加压包扎。
对照组:对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同时保持各项指标处于平稳状态,如果患者伴有冠心病、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实施神经营养药物治疗以及其他对症治疗。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20%浓度甘露醇实施脱水治疗使患者颅内压降低,同时给予肺部感染预防治疗。
1.3 观察指标:评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选择斯堪的那维亚卒中量表(SSS)进行,得分越高,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越严重。另外比较两组治疗结束后再次脑出血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经SPSS19.0分析数据,利用[n(%)]表示全部计数资料,进行卡方χ2检验,利用(±s)表示全部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若结果对照差异显著,表明P<0.05。
2.1 神经功能:观察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为(25.56±2.23)分,对照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为(25.61±2.34)分;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为(10.24±2.03)分,对照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为(16.82±2.25)分。治疗前两组结果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评分结果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2.2 再出血情况:观察组结束治疗后出现再出血的患者有1例,再出血率为2.44%;对照组结束治疗后出现再出血的患者有6例,再出血率为14.63%。观察组再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高血压脑出血病情变化非常快,出血后血肿本身会存在占位效应,因此会出现脑水肿以及血管痉挛,从而增高颅内压,甚至出现脑疝[2]。临床多选择手术方式处理该病症,微创颅内血肿抽吸术能够将有神经毒性作用的血清引流出来,通过冲洗液对细胞毒性物质进行稀释或者起到拮抗作用,从而实现脑水肿缓解效果[3]。具体来说,该术式的优势在于:第一,能够使颅内压有效降低,避免颅内压出现波动;第二,针钻一体化的特点能够实现准确定位,防止再次损伤脑组织,避免再次出血,同时操作难度小,抽吸容易,患者耐受性强,能够减少颅内感染或者其他并发症的出现[4]。
本研究对观察组和对照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别利用微创颅内血肿抽吸术治疗、常规神经内科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结果得知,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0.24±2.03)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得分(16.82±2.25)分;观察组治疗后再出血率为2.44%,明显低于对照组再出血率14.63%(P<0.05)。
综上所述,微创颅内血肿抽吸术用于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能够提升患者神经功能,且能够减少治疗结束后的复发,值得推广。
[1] 刘骥,李正明,惠小波,等.无框架立体定向颅内血肿微创抽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1):62-63.
[2] 高翔.微创颅内血肿抽吸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9):48-49.
[3] 丁锡武,何宗敬.微创颅内血肿抽吸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J].医疗装备,2016,29(18):13-13,14.
[4] 吴克欣,郭育辉,夏平,等.CT立体定向微创血肿抽吸术治疗高龄高血压脑出血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4,14(1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