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 楹
(辽宁省营口市第三人民医院,辽宁 营口 115000)
乙型肝炎肝硬化属于慢性肝炎不断进展的结果,该疾病进展的影响因素是乙型肝炎病毒(HBV)高水平、持续的复制[1]。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均存在程度不同的HBV病毒复制,在临床治疗中,对病毒复制过程加以抑制是控制疾病进展的重要环节[2]。恩替卡韦是兼具高基因屏障、耐药发生风险低的抗病毒药物,可对HBV复制予以抑制,对于患者肝功能的改善有重要价值[3]。本次研究中,我院选取86例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并随机分组,在常规治疗之上分别给予拉米夫定、恩替卡韦治疗,结果显示后者疗效更加显著,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86例,均根据《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的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诊断标准[4]明确诊断。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男29例,女14例,年龄27~58岁,平均(47.3±5.6)岁;病程7~16年,平均(11.3±2.4)年;观察组男30例,女13例,年龄26~57岁,平均(47.6±5.7)岁;病程6~16年,平均(11.7±2.6)年;根据医学伦理学相关要求,参与研究的所有患者均了解治疗意图,且对利弊权衡后自愿参与本研究。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可对比。
1.2 方法:两组均实施常规治疗,包括甘草酸二胺、促肝细胞生长素、还原型谷胱甘肽等综合性的护肝、保肝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托米夫定治疗:每次给予100 mg拉米夫定口服,每日1次。观察组给予恩替卡韦口服,每次给药0.5 mg,每日1次。治疗期间患者均不使用其他抗纤维化、抗病毒药物治疗。患者治疗时间为1年,1年后评定相关指标。
1.3 疗效判定: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患者HBV DNA定量检测,统计HBV-DNA阴转率。检测下限100 IU/mL。在治疗前、治疗后对患者肝功能指标进行检测,包括总胆红素(TBIL)、胆碱酯酶(CHE)、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与凝血酶原时间(PT)。
1.4 统计学分析:研究数据以SPSS20.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对比时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肝功能指标比较:治疗前两组TBIL、CHE、ALT、PT为:对照组(30.2±4.3)μmol/L、(2875.4±152.6)U/L、(95.0±5.3)U/L、(16.2±2.8)%,观察组(30.3±4.5)μmol/L、(2876.5±153.8)U/L、(94.6±5.8)U/L、(16.0±2.5)%;治疗后:对照组(26.1±3.2)μmol/L、(4608.5±153.8)U/L、(39.4±5.6)U/L、(14.5±2.7)%,观察组(21.7±3.4)μmol/L、(5528.6±167.9)U/L、(30.2±3.1)U/L、(12.0±1.9)%;两组治疗前各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病毒学指标比较:对照组治疗前HBV-DNA水平(6.8±2.3)log copies/mL,治疗后(3.6±1.0)log copies/mL,治疗后HBVDNA阴转率72.1%(31/43);观察组治疗前、后HBV-DNA水平(6.7±2.1)log copies/mL、(1.9±0.8)log copies/mL治疗后HBV-DNA阴转率97.7%(42/43);观察组治疗后HBV-DN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HBV-DNA阴转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慢性乙型肝炎是我国肝硬化发病的重要原因,当肝硬化进展成肝功能失代偿期时,患者极易发生肝细胞癌,预后极差,因此需及时加以治疗[5]。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属于肝病终末阶段,患者病死率较高,且易出现诸多并发症,在临床治疗中应选取适当的抗病毒药物,在抑制病毒复制的同时改善患者的肝功能,从而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改善患者预后[6]。
恩替卡韦在慢性乙型肝炎临床治疗中已得到了广泛应用,现阶段常用的核苷类似物中,替诺福韦与恩替卡韦均是低耐药、强效的抗HBV药物,且欧洲肝病学会在2009年时已将这两种药物列入《慢性乙型肝炎管理指南》中乙型肝炎的一线治疗药物。美国肝脏并研究协会也在治疗指南中推荐为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给予低耐药、强效的核苷类抗病毒药。恩替卡韦属于鸟嘌呤核苷类似物,可有效抑制HBV多聚没,且不易导致耐药性的出现。该药对于HBV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能够对HBV聚合酶3个作用环节(启动、逆转录和DNA合成)予以高效抑制,与替比夫定、阿德福韦及拉米夫定相比,恩替卡韦具有更强的抗病毒活性,可对HBV予以长期有效的抑制。
在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经相应治疗后,治疗后观察组HBV-DNA水平 (1.9±0.8) log copies/m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 (3.6±1.0) log copies/mL,HBV-DNA阴转率97.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1%(P<0.05)。从这一结果可以看出,与拉米夫定相比,恩替卡韦具备更明显、更强大的病毒抑制能力。拉米夫定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时,若患者YMDD变异,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因肝功能较差,易发生肝衰竭,导致医师难以选定后续治疗药物。而恩替卡韦并不存在这一问题,其具备的理想疗效使之和拉米夫定这一药物拉开了疗效上的距离,能够对患者HBV发挥理想的抑制效果。
本次研究通过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者肝功能,发现观察组总胆红素、胆碱酯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与凝血酶原时间等肝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可见恩替卡韦的应用在抑制病毒复制的过程中,可对患者肝硬化予以逆转,促使患者肝功能得到改善,能够延缓或避免患者肝移植需求的出现。
综上所述,在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治疗中,恩替卡韦可发挥显著疗效,促使患者肝功能得到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1] 刘宁.替比夫定对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近期疗效及用药安全性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6,25(3):537-538.
[2] 南海峰.替比夫定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临床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7):113-114.
[3] 唐海峰.拉米夫定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3):153-155.
[4] 耿红芳.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的临床效果[J].中国社区医师,2016,18(4):42-43.
[5] 唐黎欣.探究拉米夫定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的疗效[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2016,3(22):4505-4506.
[6] 王用兵,艾池波.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核苷类抗病毒药物远期疗效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5,12(23):3525-3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