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莉
(河南中医院大学,河南 郑州 450046)
阮国治系河南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著名中医外科专家,从医50余载,医德高尚,医术精湛,中西医融会贯通,学验俱丰。笔者有幸随师临证,获益良多,现将阮国治教授运用中医药治疗血淋之经验介绍如下,以飨同道。
本病属中医“淋证”范畴,张仲景在《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中描述本病:“淋之为病,小便如粟状,小腹弦急,痛引脐中。”说明淋证是以小便淋沥不爽,尿道刺痛为主症,并将其病机归为“热在下焦”。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诸淋病候》中对淋证的病机进行了高度概括,他指出:“诸淋者,由肾虚而膀胱热故也。”张景岳在《景岳全书·淋浊》中提出:淋证初起,虽多因于热,但由于治疗及病情变化各异,又可转为寒、热、虚等不同证型,从而倡导“凡热者宜清,涩者宜利,下陷者宜升提,虚者宜补,阳气不固者宜温补命门”的治疗原则。通过对中医古籍的学习及多年临床诊治经验,阮国治教授认为,本病多因外感湿热、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禀赋不足或劳伤久病引起肾与膀胱气化不利而致,常因疲劳、饮酒、情志变化、房事不洁所诱发。辨证时应先辨别气淋、石淋、膏淋、血淋、热淋、劳淋,其次辨证候之虚实,虚实夹杂者须分清标本虚实之主次,证情之缓急。治疗上,实则清利,虚者补益,虚实夹杂者,又当通补兼施。
患者,女,24岁,2015年10月6日初诊。以“无明显诱因出现血尿1 d”为主诉前来就诊,现症见:小便呈鲜红色,伴灼热疼痛感,无其他不适。尿常规示:红细胞(+++),白细胞(++)。西医诊断:尿路感染。中医诊断:血淋(下焦湿热证)。治则: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处方:金银花30 g,白花蛇舌草30 g,茜草30 g,大蓟30 g,小蓟30 g,仙鹤草30 g,白茅根30 g,萹蓄30 g,5剂。水煎服,每日2次。2015年10月10日二诊:诉小便呈洗肉水样,灼热疼痛感减轻,尿常规:红细胞(++),白细胞(+)。上方继服7剂,煎服法同前。2015年10月16日三诊:诉小便色清,排尿无不适,查尿常规正常。上方停服观察,嘱忌食辛辣香燥、油腻炙烤之品,戒烟酒,畅情志,起居有常,劳逸适度。随访2个月未出现任何不适。
按语:患者为青年女性,诊为血淋(下焦湿热证),治宜清热解毒,凉血止血。药用茜草、仙鹤草、大蓟、小蓟、白茅根凉血止血,白花蛇舌草、金银花抗菌消炎,萹蓄利尿通淋。诸药配伍,共奏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之功。阮国治教授认为,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淋证发病率大大增加,临床上应重视淋证患者的综合治疗,强调饮食起居对本病发病及预后有较大的影响,中医药在治疗此类疾病有独特的疗效,故总结阮国治教授治疗血淋之经验,以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