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 磊, 刘宣东, 周艾莉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江苏南京 210014; 2.江苏省涟水县农业委员会,江苏涟水 223400)
栝楼(TrichosantheskirilowiiMaxim),别称瓜萎、瓜楼、药瓜、吊瓜等,葫芦科,属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1-2]。在中医临床应用中较为广泛,其果、皮、仁、根(天花粉)均可作为临床用药,可治喘、痰嗽、胸痹、小儿黄疸等病症。在古代医书《本草图经》《本草纲目》中均有记载。栝楼喜温、耐阴,沙壤土、红壤土都适宜种植。不耐寒,不耐旱,忌涝,对种植田块要求排灌条件好。栝楼属多年生作物,一次种植收益多年,投资45 000元/hm2左右,可收益75 000~120 000元/hm2,投资小见效快。
涟水县是江苏省淮安市下辖的一个农业大县,拥有“全国平原绿化县”和全国首批“绿化造林百佳县”等称号。该县地处江苏省北部,黄淮平原东部,淮河下游,盐河纵观南北,黄河故道(古淮河)沿县域东缘穿流而过,处于北亚热带和暖温带交界区内,土地肥沃,多为沙壤土质,适宜栝楼生长。近年来,涟水县地方政府不断加大栝楼产业的宣传推广,以期推动该县栝楼产业成为地方农业特色产业,帮助农民实现早日脱贫致富。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涟水县栝楼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相应的栝楼产业发展对策建议,同时给出了几种经济效益较好的地方栝楼种植的立体套种(养)模式,以供借鉴。
涟水县地处苏北平原腹地,处于我国南北地理分界区域范围,气候宜人,四季分明,年均气温14 ℃,年均气温5 ℃以上时间289 d,年均无霜期213 d,多为沙质土壤。而栝楼属吸光耐阴的植物,对温度的适应性比较强,其最适宜的土壤为土质疏松、透水通气良好的沙质土壤[3],涟水的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均适合栝楼生长。
涟水的栝楼生产从2012年该县高沟镇农户率先引进品种,小范围试种,一开始种植规模均在3 hm2/户左右。种植模式以单一种植栝楼为主,销售栝楼果、皮、仁、根,经济效益在60 000元/hm2左右。由于栝楼种植投入少、回报快,近几年市场行情好,种植户尝试到了甜头,生产积极性很高,纷纷扩大经营规模。当地成集、梁岔、岔庙、南集、大东等乡镇农户看到栝楼种植经济效益比常规种植稻麦两季收益高2~4倍,于是逐步仿效,广泛开展栝楼种植。随着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栝楼产业迅速成为涟水农业结构调整中涌现出的一个新兴产业,地方政府也通过提供资金奖励补贴、涉农项目等形式给予支持,广泛宣传发动。
经调研,目前,涟水县栝楼种植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规模经营不断扩大。截至2017年6月,该县已发展栝楼种植面积200 hm2,其中立体高效种植面积55 hm2。部分种植户面积达到12 hm2以上,全县种植规模达5 hm2以上的栝楼大户有15家,涉及种植的乡镇12个,栝楼产业已经成为朱后圩村、颜下庄村、晏庄村等村一村一品主导产业。二是组织化程度逐步提高。截至2017年上半年,该县共有栝楼种植户48户,专业化种植合作社5个。三是立体套种(养)模式初具雏形。2015年,该县前进镇紫苑农作物种植合作社就利用栝楼下面空间,小面积套种辣椒,取得了显著经济效益。2017年上半年,该合作社推广栝楼田下套种经济作物17.33 hm2,并在辣椒收获后放养草鸡1 500 羽/hm2,既增加了经济效益,也降低了化肥的使用量。
栝楼近几年来在涟水有所发展,但从整体发展态势看,仍处于低层次的初级阶段,存在诸多不足与困难,严重制约着栝楼产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一是经营规模小。由于受土地流转影响,种植户种植不能集中连片,统一管理。加之农民资金投入不足,很多农户不敢大规模种植栝楼。二是综合利用水平低。目前大部分经营户收入以销售栝楼籽为主,只有少部分农户进行初级加工,然后进行销售。其他部位的开发利用还处于一片空白。由于栝楼籽存在着存放时间短、易变质、难剥壳、消费群体有限等问题,给经营户生产带来很大风险。三是种植技术水平低。有的种植田块翻土过浅、基肥不足、保水和通气不畅,水、气、热得不到有效调节,加之病虫草害防治环节薄弱,长势衰弱。有的田块,重数量轻质量,搭建棚架不够坚固,很容易受到大风影响。有的经营户种植的田块雌雄搭配不当,1年后雄株只开花、不结果,造成较大经济损失。四是政府扶持资金不足。省、市目前没有出台相关的栝楼专项扶持政策,地方政府财力较弱,也没有安排栝楼专项发展资金,栝楼生产一直处于盲目自发的发展状态,迫切需要政府引导。
栝楼产业作为涟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新兴产业,在涟水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可通过农业三新工程、农业技术推广等农业项目,示范推广大面积规模化栝楼种植技术。通过栝楼新品种、新技术、新种植模式的推广,不断扩大地方栝楼种植面积。联合实力较强的经营主体,以合作社、家庭农场经营为主,以点代面,以点扩面,建立一批栝楼高效立体种养示范基地,逐步形成“农户+基地+企业”一条龙发展经营模式,带动全县栝楼产业发展。
将栝楼产业作为涟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发展产业,编制推广栝楼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和统一的栝楼生产技术规程,并建设高效的标准化栝楼生产基地。加大栝楼商品化品牌的塑造和建设力度,统一品牌销售和包装,提高知名度[4],有序推进栝楼产业发展。地方政府在政策和资金方面给予扶持,对规模较大、带动力强的经营主体,优先安排省、市相关财政资金,扶持经营主体做大做强栝楼产业。农业推广部门要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服务,切实解决栝楼生产中的技术问题,减少种植户生产风险。农业保险部门要围绕栝楼生产中可能存在的生产风险,设计栝楼种植专业保险,提高栝楼种植户的抗风险能力,解决栝楼种植的后顾之忧。
依托科研院所的技术力量,改变当地单纯引进外地栝楼品种的现状,选育出适合当地土壤和气候等环境条件的优良栝楼品种。大力推广栝菜、栝菇、栝禽等立体套种(养)模式。通过立体套种(养)模式,提高土地单位面积经济效益。研究解决栝楼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问题,开发栝楼风味瓜籽、保健饮料等系列功能产品,延伸延长栝楼产业链、价值链和效益链。
农业部门要不定期组织经营户参加技术培训,精心安排培训课程。专门开设栝楼生产课程,组织栝楼种植大户,在田头开设田间课堂,手把手培训,提高农户科学种植栝楼水平。组织人员到浙江的安吉、长兴,安徽的潜山县等栝楼产业基地学习考察,学习外地栝楼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了解掌握栝楼产业市场动态,推动栝楼产业健康快速有序高效发展。
因单一种植栝楼的园内,太阳光能和土地利用效率偏低,易孳生杂草。若不及时清除,既与栝楼争夺养分,又为害虫提供栖息繁殖场所,易导致病虫害发生,影响栝楼的种植效益[5-6]。根据栝楼生长特点,在栝楼田里套种其他经济作物,采用立体套种养的模式,可达到节本增收、熟化土壤、减少杂草生长等好处。
早熟春大豆(Glycinemax)为豆科植物,生长周期一般为2.5个月左右,利用栝楼地上部自然枯死后的空档期套种早熟春大豆[7]。4月5日左右直播春大豆,6月10日左右春大豆收获(如用小拱棚,收获季节可提前,且经济效益好),收获后放养草鸡苗1 500羽/hm2,搭好鸡棚,栝园周围用密网隔离。苗鸡边食饲料、边吃青草。早晚各喂1次饲料。无杂草时,可喂菜叶、青草等青饲料若干,春节左右草鸡出栏。此种模式选用对光照条件反应慢的矮秆作物春大豆,既减少了杂草和病虫的发生,也利用了大豆根瘤菌固氮。利用草鸡,吃掉栝楼园内害虫和杂草,同时鸡粪还可作为有机肥料,降低栝楼园化学肥料使用量。该模式经济效益可达140 000元/hm2,栝楼和草鸡能达到绿色生态种养的标准。
此模式适宜栝楼第1年种植,因栝楼第1年栽植效益比较低,加之辣椒不宜连茬种植。栝楼3月15日至4月15日块根栽植到大田,苗栽4月10日后栽植,8月25日到9月5日采收。辣椒2月份育苗,3月下旬移栽,6—8月收获。收获后放养草鸡苗1 500羽/hm2,搭好鸡棚,栝园周围用密网隔离。苗鸡边食饲料、边吃青草。早晚各喂1次饲料。无杂草时,可喂菜叶、青草等青饲料若干,春节左右草鸡出栏。在辣椒生长期间,要合理防治辣椒病虫害,以防影响栝楼生长。冬季,要清除田间杂物,以便栝楼来年生长。
该模式是在栝楼地先套种大白菜再套种小白菜。3月上中旬播种大白菜,30 d左右进行定植,施足底肥,合理追肥。大白菜生长期要防治霜霉病、软腐病、蚜虫、菜青虫、跳甲等病虫害。大白菜要及时采收,采收不及时容易发生软腐病。采收前要注意不使用粪肥作追肥,并注意农药安全间隔期。小白菜,8月下旬至9月上旬播种。将种子撒播在畦面后覆盖厚0.6~0.9 cm的细土,再浇透水。播后10~15 d,用吡虫啉预防蚜虫、百菌清预防猝倒、立枯病。当小白菜生长30 d以上后,苗间出现拥挤状时,间苗上市。
栝楼3月15日至4月15日块根栽植到大田,苗栽4月10日后栽植,8月25日到9月5日采收。萝卜3月15日至4月15日穴播,播种不宜过早,5月20日到6月5日左右上市;小白菜8月20日至9月10日撒播,10月5日左右上市。春萝卜生长期要防治蚜虫、菜青虫和黑腐病、霜霉病等病虫害;小白菜要防蚜虫、立枯病等病虫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