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干预对冠脉CT检查患者心率的影响

2018-01-19 11:36赵小艳
健康大视野 2018年19期
关键词:心理护理干预

赵小艳

【摘 要】:目的:通过临床观察探究心理护理干预对冠状动脉CT检查中患者心率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随机选取我院在2011年9月到2015年9月之间收治的160例冠状动脉CT检查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其中,年龄分布在24-67周岁之间,男性患者有91例,女性患者有69例;按照随机数表法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80例患者;对于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施加心理护理干预,通过观察和记录,探究护理干预在冠状动脉CT检查中患者心率和血压的影响。结果:在刚入院时,两组患者的心率和血压都没有显著的异常之处,而进入CT检查室前,观察组的心率平均值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对患者开展冠状CT检查时,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起到显著降低患者心率的作用,且值得临床医学上推广使用。

【關键词】:心理护理干预,冠状动脉CT检查,降低心率,推广使用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9--02

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进步,人们的工作压力也不断增加,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冠心病的发病率随之不断提升;在过去,冠心病主要发作于老年性群体中,但是近年来,冠心病在年轻群体中的发病率也不断提升;由于人们对冠状动脉CT检查的认知不足,所以在接受检查时往往会表现出恐惧和紧张的反应,为了有效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引导患者取得较好的检查效果,近年来,心理护理干预在冠状CT检查中有着有效的应用,现将具体探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随机选取我院在2011年9月到2015年9月之间收治的160例冠状动脉CT检查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其中,年龄最小为24周岁,最大为67周岁,平均年龄为45.78周岁;男性患者有91例,女性患者有69例;按照随机数表法的原则将这被选作研究对象的1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80例患者,保证组间分配时,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相差不大,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于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干预,护理人员应该细心向患者讲解各种注意事项,让患者尽快对周围的事物熟悉起来,减少其陌生感;且在对患者进行各项评分时,应该邀请专业水平较高的护士进行各项指标的评分,保证评分的客观性。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施加心理护理干预,通过观察和记录,探究护理干预在冠状动脉CT检查中患者心率和血压的影响。观察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如下:(1)尊重患者的个性化,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该主动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交流,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结合每一个患者的个性化特点,制定出更佳的心理接受检查方案,从患者心理角度出发,设法打消患者的心理顾虑。(2)做好充分的检查前的准备工作:观察组患者在接受CT扫描检查时,应该在检查前的5小时就禁食,避免食物消化过程对患者心率测量产生干扰,同时,还应该要求并且监督患者在接受冠状CT检查前的12小时停止饮用茶类、咖啡等饮品,这也是避免心率上升的有效保障。(3)检查前进行诊视干预,为了进一步让患者对检查环境产生一定的熟悉感,在检查前,护理人员应该主动陪伴患者到CT室内进行预约检查,通过检查前的接触,让患者能够对CT室内的环境和主要仪器产生更加清晰的认识,并且让患者以及家属都能够明确检查前需要准备的工作,以及检查方法和检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4)模拟检查过程干预:对患者需要检查的项目进行检查前的全模拟,并且检查过程中设置专门的责任护理人员,通过反复练习呼气、憋气过程,从而使得每次屏气的呼吸幅度尽量趋于一致性。同时,还应该指导患者开展每一个步骤的注意事项,因为患者在检查中可能会面临胸部发热、胸闷等现象,这都属于正常现象,通过提前的模拟训练,来消除其恐惧和焦虑心理,让患者以平和的心态来接受检查。

1.3 观察方法和评定标准

分别对观察组和对照组冠状CT检查的患者进行检查时的心率检查,合理应用脉氧仪,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在测量患者心理状态时,要善于倾听患者的倾诉,当患者的心率较于平时的10次/分钟时表示心率增快。

2 结果

两组患者入院时其心率并没有显著差异,组间比较并没有显著差异(P<0.05);而患者进入CT室前,等待检查的过程中,对照组的心率值明显增加,观察组患者的心率尽管也有增加,但是较对照组增加较少,组间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具体结果见表1:

3 讨论

冠状动脉CT检查是检查患者心脏血管灌注情况的有效手段;由于患者在检查前后难免会产生紧张的情绪,所以在进行冠状动脉CT检查时,患者的心率会不由自主的上升,同时还伴有患者心动周期缩短的现状,同时,冠状动脉在运动的过程中,与静止时相比也会缩短,而且冠脉搏动时的伪影会增大,当心率大于70次没分钟时,伪影还有可能影响扫描过程中的图像质量,所以,为了从根本上保证CT扫描检查的成功,就应该注意将患者在检查前后的心率控制在60-70次/分钟之下;其次,许多患者都是第一次接受CT扫描检查,所以往往存在对检查过程不了解的现状,会导致一定的恐惧紧张性,从而刺激机体产生紧张感,患者处于应激状态还有可能导致心率的加快,对于冠脉CT检查十分不利。由此,在检查中降低患者的心率就变得尤为重要。

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择曾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而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做好心理疏导与模拟检查等工作,结果发现心理干预对于降低患者恐惧心理、保持心率的平衡具有重要作用,值得临床医学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心理护理干预对冠脉CT检查患者临床影响观察[J]. 肖金利.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5(71)

电子计算机断层摄影(CT)增强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J]. 李玉云. 吉林医学. 2010(15)

猜你喜欢
心理护理干预
心理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分娩方式的影响研究
64例儿童学校恐怖症患儿的临床特点及心理护理干预
心理护理干预对82例门诊静脉采血患儿及家属的影响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成人重度烧伤后焦虑和抑郁状态分析及心理护理干预
临床心理护理干预在重复人工流产护理中的临床价值
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大面积烧伤患者领悟社会支持影响的临床研究
围生期心理干预对初产妇产后抑郁症发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