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华 沈雅洁
【摘 要】目的:探讨治疗性沟通干预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护理中的价值。方法:将2016年2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6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治疗性沟通干预,对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依从性进行观察。结果:两组干预前的SDS、S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SDS、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依从率为93.94%,明显较对照组75.76%高(P<0.05)。结论:治疗性沟通干预可减轻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也能提高其依从性,值得推广。
【關键词】治疗性沟通;系统性红斑狼疮;焦虑;抑郁
【中图分类号】R5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9--01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疾病,常见于青年女性,该病可累及多个脏器和多个系统,且病程迁延反复。目前,临床主要通过药物治疗控制病情进展,但无法根治,大部分患者长时间需带病生存,易出现焦虑、抑郁情绪,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不利于疾病的转归及预后。研究指出[1],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可降低狼疮活动度,对改善疾病预后有益。为探讨治疗性沟通干预在SLE中的应用效果,现对我院收治的66例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6年2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66例SLE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3例。观察组:男10例,女性23例;年龄22~42岁,平均年龄(32.15±3.41)岁。对照组:男8例,女性25例;年龄22~43岁,平均年龄(32.21±3.39)岁。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治疗性沟通干预:首先通过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了解患者不良心理的原因,为治疗性沟通奠定基础。通过查阅患者病历,与主治医师交流,了解患者的异常阳性体征和生化检验指标,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治疗性沟通干预方案。(1)抑郁、悲观者:护理人员耐心倾听患者述说,并表达同理心,多关心患者。并耐心、仔细回答患者问题,以治疗成功的案例举例,增强患者治疗信心。针对此类患者,采取排解、开导、鼓励的方式进行。(2)体象紊乱者:护理人员应当告知患者,随着疾病缓解皮疹会消退,体型可恢复,脱发也能重生,脱发期间可佩带假发。(3)对婚姻、工作、药物不良反应担忧者:护理人员告知患者,除办理救助手续外,患者可向就业单位告知患有红斑狼疮,使其获得社会支持,鼓励家属给予心理支持。对于担心药物不良患者,告知患者药物治疗的重要性,病情好转后,减少激素用量,不良反应也会随之减轻。(4)对疾病预后担忧者:护理人员向患者进行知识宣教,同时不能夸大治疗效果,避免患者失望。
1.3 观察指标
心理情绪:参照焦虑自评量表(SAS)和焦虑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心理状况,SAS评分>50分为焦虑,SDS评分>53分为抑郁。
依从性:采用本院自拟问卷调查表评估依从性,分为不依从、部分依从、完全依从3项。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4.0软件对本研究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t检验,()表示;计数资料以x2检验,(%)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P<0.05。
2 结果
2.1 两组SAS和SDS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干预前SAS、SDS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干预后SAS及SDS评分比较,观察组评分改善更明显(P<0.05),见表1。
2.2 两组依从率比较
与对照组依从率81.08%比较,观察组依从率97.30%明显更高(P<0.05),见表2。
3 讨论
SLE病程长,易反复发作,临床治疗以免疫抑制剂和激素为主,由于该类药物副作用大,需长时间服药,导致大部分患者治疗依从性较差。另外,由于该病好发于20~40岁群体,加之受疾病影响,患者可能出现脱发和面部红斑症状,因此,大部分患者伴有焦虑、抑郁症状,甚至少数患者会有自杀倾向。
治疗性沟通是临床新型的辅助干预方法,其目的是满足患者所需,并帮助患者解决疑难问题[2]。治疗性沟通首先是与患者建立信任关系,然后护理人员准确评估引起患者不良心理及治疗依从性差的原因,根据患者的病情、心理特征、疾病程度、家庭情况等实施个性化沟通。治疗性沟通的优势在于信息反馈,护理人员通过评估上一轮的沟通效果后,再制定下一轮的沟通方案[3]。本研究结果提示,观察组干预后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提示治疗性沟通干预可消除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原因是治疗性沟通在实施过程中,充分探究患者内心感受,并尊重其意见,针对患者存在的问题予以针对性沟通,从根本上解决患者问题。另外,观察组依从率较对照组高,提示治疗性沟通可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原因是治疗性沟通干预可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并让其明白良好的心理状态对疾病预后极为有利,从而建立正确的治疗观念,使依从性得到提高。
综上所述,治疗性沟通干预可消除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也能提高其依从性,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陈佩玲, 谢伦芳, 朱庆云,等. 治疗性沟通干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抑郁情绪的效果观察[J]. 护理学报, 2013,20(10):65-68.
张标新, 王维利. 治疗性沟通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 现代临床护理, 2010, 09(12):11-13.
付佳, 李丽, 张姬慧,等. 护理干预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激素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4, 14(17):3354-3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