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内涵,优化思维与语言

2018-01-19 11:46项香女
作文新天地(高中版) 2018年9期
关键词:潮头论据全文

项香女

2018年浙江高考作文,因为提供材料的封闭性,论点的明确性和唯一性,地域限制的严苛性以及明显的考生代入感,直接压住了近几年来高考作文特别重视的二元对立、任务型驱动、理性思辨等的“火力”,使考生猝不及防。又因为材料中“作为浙江学子,站在人生新起点,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的引导,许多考生将作文直接写成了新起点上的自我体认,导致内容单一,论据不足,论证不充分,思维不开放,思辨不全面。

在那么多的考场作文中,《从新高考看浙江精神》一文的得分值得探讨,文章如下:

从古到今,务实、知行合一、经世致用等思想、精神,在浙江大地上被人们创造,传播,发扬。而今,新一代浙江人又创造了新的浙江精神“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精神乃是黑暗中照亮路的火炬,而对于我们中学生而言,浙江精神深刻地体现在了新高考改革上。

自此文理不分家,由文综、理综变成了现代的“7选3”,本着的,是给学生提供更多样化选择的宗旨。将考试的时间调整为1月、10月和6月语数外的考试,其目的也是给学生减负。那么真正做到了吗?

“7选3”所带来的麻烦远比想象的要多,造成分班困难、选课混乱、走班不便等诸多麻烦,更有甚者是想方设法投机取巧,造成物理科目人才的严重缺失。那么,不改好吗?浙江省作为全国首批高考改革试点省份,承担了难以想象的责任和义务,怎樣才能充分发挥学生们的才能,平衡好各科目的选择人数,从而达到最大限度的公平呢?因而有了选考保障机制每门学生6.5万起赋分。

落实新政策总是难,总要有人走在前面,带着火把前行,才能照亮后来者的路。我也曾经抱怨,不止一次,想我为什么生在浙江,为什么赶上了新高考改革。网络上也流传着各种新高考改革失败的论段。

可后来我想通了,新高考改革可能目前不那么完善,甚至可能失败,但改变总是要付出代价的。既然是要“走在前列”,自然是要“勇立潮头”,与其抱怨着种种不公,不如收好了心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既然整个环境不正——那么大家都还是一样的。三年易过,2019届考生之后便是另外一种政策了。既然时代选择了我们,那我们也只好为后来的人做出贡献了。

路总要有人走,走的人多了才变成了路。命中注定我们是浙江人新学子,那么,将新高考的路走到亮也是我们的义务,更是我们的责任。少年人砥砺前行,后人亦自会鼓舞。

我们要干在实处,所以我们做了;我们要走在前列,所以我们改了;我们更要勇立潮头,所以我们变革了。

新一代的浙江学子,能做好,能做到的就是将新高考落在实处。

这篇作文一评是35分,二评是48分,最终48分。整体而言,按照今年作文评分的标准,文章紧扣浙江精神,叙的是浙江故事,议的是自我体验和思考,完全符合本次作文进入三类卷(42~49)的要求,而且,全文优点比较明显。

一是文脉畅通,逻辑性较强。文章第一段引述材料又略有改造,考生从古今的浙江人对古今的浙江精神(普遍)创造、传播、发扬开始说,缩小到浙江学子关注的体现在高考改革上的浙江精神(特殊),从古至今,从大到小,从普遍到特殊,从“精神照亮”作用到“带着火把前行”行动,引领全文;然后从第二段到第五段,紧扣浙江高考体现出来的浙江精神内脉,学科上从过去的文综、理综到现在的“7选3”,学科调整,考试时间上改变,改革的出发点,实际造成的影响,考生自我的心路历程等,尤其是下半部分“我想通了”之后的思考,读者还能读出一种悲壮的担当;最后,总结全文,回到论点。可见,全文思路清晰,行文脉络通畅,逻辑性较强。

二是材料真实,紧扣主题。从文章标题开始,考生就在引导读者关注浙江高考。作为浙江故事的一部分,考生将这一故事作为浙江精神的载体,主要体现了“走在前列”这一点。考生先是抓住了“首批高考改革试点省份”这一“首批”来表达“走在前列”的想法,然后用“怎样才能”这一带有探索性质的词来说明在前行路上无经验可依凭的困难,最后用物理的6.5万保障基数及面对2019届考生的新政策作为政策完善,体现了务实精神。自始至终,考生以浙江新高考改革为论据,依据自己了解到的政策和做法,将之与自己的体验及浙江精神联系在一起,材料真实,扣题紧密。

三是体验真切,思考理性。或许是因为身在其中,考生对新高考的体验细腻而真切,思考理性且可信。作为高考改革首批试点省份,尽管实施前进行了大量的问讯、访谈、讨论、修正,但仍有许多始料不及的问题发生。考生承认这一改革“是给学生提供更多样化选择”“也是给学生减负”,但实施过程中麻烦很多,比如“分班困难、选课混乱、走班不便”等,甚至有学生、学校投机,物理选考人数锐减等。先不去考虑考生这一体验是否正确,但体验肯定真实,而且事实的确普遍存在。依据这一事实,考生为自己生在浙江而苦恼,“我为什么生在浙江,为什么赶上了新高考改革”,但考生不是仅停留在抱怨与痛苦上,而是很快转到了对新高考的思考上,体谅地写道“落实新政策总是难,总要有人走在前面”“总是要付出代价的”,紧扣“走在前列”,理性地认识到“可能目前不那么完善,甚至可能失败”。考生对新高考的认识整体上是以承认其不完善为主,所以,思考时体现了一种“侠”的责任和担当,“既然时代选择了我们”“只好为后来的人做出贡献”“将新高考的路走到亮”“将新高考落在实处”。可以说,考生对置身其中的新高考,是有话说的,不管是源自外在的评价,还是自己的体验,考生表达时还是经过思考而且很理性的,况且,在这么严苛的限制中,考生的独到思考非常难得。按照这样的评价,文章应该进入二类卷(50~54),但为什么阅卷教师会出现这样大的评分偏差?35分这一不及格的分数,是指向偏题作文的,可见,文章本身存在着可能导致误判的因素。

一是内容单薄,论证不足。全文最大问题是从开头改造性运用材料,点明论点后,直接就写浙江高考改革,改革的一些内容、具体做法及造成的麻烦,虽有客观分析、真切体验、理性思辨,但自上而下就讲这一件事,从论证观点来看,论据是不丰富的,且因文章涉及新高考改革的内容不足造成内容单薄,佐证不足。对“分班困难、选课混乱、走班不便”等诸多麻烦甚至“投机取巧”,没有一个充足的分析,使论证不充分。这一问题在许多考生作文中存在,虽不是写一样的内容,但一引述材料便转向站在新起点的我们如何思考,甚至置“浙江精神”于不顾。

二是论点完整,缺少对应。浙江精神是一个完整的概念,古有“务实、知行合一、经世致用”,今有“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从大的角度看,今天的“浙江精神”是古代的“浙江精神”与时俱进后的更新,两者之间有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从小的角度看,古今浙江精神各三个词的内部既有并列关系,又有条件或因果关系,可以理解成只有(因为)干在实处才能(所以)走在前列,否则缺少基础(理由),然后才有实力笃定地勇立潮头。从考生的写作来看,主要论证今天的“浙江精神”在浙江高考中的体现。全文基本上是围绕“走在前列”展开的,但在文章下半部分却将精神内涵完整地列出来,把“我们要干在实处,所以我们做了;我们要走在前列,所以我们改了;我们更要勇立潮头,所以我们变革了”作为文章的总结,自然要对应前文的论证,但上文是缺少“干在实处”“勇立潮头”的论据及论证的,至少是不明显的,所以,论点的完整性,论证的欠缺性,导致论点与论证的不对称,使论证失之严密。

三是语言随意,失之严谨。论述类文章要求语言精练、准确、有逻辑性。纵观全文,考生的语言局部有这一特征,比如第一段对古今“浙江精神”的發展及自己下文要展开的论述内容,比较概括简明,而且,文章第三段要总括“7选3”带来的麻烦时,非常准确地概括为“分班困难、选课混乱、走班不便”,在表达自己的认识时也很鲜明,“不那么完善,甚至可能失败”,但“路总要有人走”,不过,整体上,表达还是比较随意。口语化比较突出,比如第二段“本着的”,第三段的“不改好吗”,第五段“可后来我想通了”等,这样的语言散布在全文,将其联结起来读,就会觉得口语化太明显。且因为上文提到“浙江精神”内涵完整,论证内容的不对称性,使全文表达失之严谨。

那么,这样一篇切题而且有特别思考的文章,如何避免被误判的“文”运?需要从以下三方面作修正。

一是丰富内涵,充实论据。一篇论述类文章,在观点前置且不容置辩的情况下,考生要做的就是如何用充足的论据、充分的论证来证明论点。就此文而言,考生既然在第一段总结了三个内容——古代的浙江精神,今天的浙江精神,当代的浙江学子(围绕浙江高考改革)——那么,可以从三个方面选择必要的论据,如古代的王充、王阳明、黄宗羲等,现代的蔡元培、鲁迅、郁达夫等,再到当代的马云、李书福、潘建伟等,当然可以有更多的浙江人,但这些可不必详写,只当作一个论证的背景,说明浙江从古至今有这样一群人体现着浙江精神便可。阅卷教师看到这些,自然会认为考生所写的浙江故事(传奇)充分体现了浙江精神,而且论据很充足。然后加上适当的分析,论证也充分,之后再重点写浙江学子的思考。

这样,一个有历史远背景,又有今天诸多“走在前列”的近背景,再缩小到浙江学子对浙江高考改革的思考,内涵便丰富,而且论据充足、论证全面,结构上也整体照应,非常完整。

二是强化思辨,理性深刻。理性思辨一直是中学生论述类文章写作的薄弱点,也是中学作文教学的着力点,但学生的思维品质形成会受许多因素制约,教师的教学也很难明显地改善学生的思维方式。所以,在高考这一紧张的环境中,除了个别的对高考根本无所谓的考生能放开手脚写作之外,绝大多数考生是非常非常“循规蹈矩”的,甚至老师也劝那些走“异”路的考生说“求稳,求稳,再求稳”,尽管理性思辨的前提是要客观公正用联系的眼光看问题。就此文而言,可以将浙江的高考改革从对“初衷”的认可到实施时诸多“麻烦”的反思逐一加以分析,对应今天的浙江精神,提出自己的看法,然后又从个别(高考改革)走向普遍(其他改革),说明“走在前列”需要一个冷思考,需要慎重而“走”。同时在论证的深入上还要追问浙江高考改革内容及造成“分班困难、选课混乱、走班不便”等麻烦的原因,并扣住浙江精神找到其中的联系。考生尽管写到高考改革的一些内容,但没有和下文的“麻烦”对应起来,尽管也提到物理科目人才的严重缺失,也提到保障机制完善,但没有追问原因,在客观看待、找到联系、深入追究之后,思辨才能走向理性,走向深刻,这需要师生一起努力。

三是优化语言,适切文体。论述类文章写作需要用概括、准确、鲜明、理性思辨、逻辑性强的语言来表达观点、分析事实、阐述道理、表明态度,所以,考生在写作时要自始至终有自我对话的意识,犹如《渔父》中的屈原,《赤壁赋》中的苏东坡,这种对话其实是一种始终围绕观点而且要说服对方的自我论辩,必须要用最有说服力的材料、最简洁的语言来进行最明确的表达。从此文看,首先要去掉上文提到的口语化的语言,使语言凝练,增加概括性;其次要将浙江高考改革内涵与“浙江精神”的内容对应起来,使表达准确,增强逻辑性;最后可以把自己的思考(包括浙江高考改革的初衷和现实)鲜明地表达出来,强化思辨性。当一篇文章的语言,论述时概括,分析时简洁,表态时鲜明,思考时辩证,论证时逻辑性强,那么,论述类文章的语体特色就非常明显了。

或许,在高考这一紧张的环境中要如此写作是一件难事,但如果平时写作教学时,教师都有这样的指导,学生也形成了这样的写作习惯,那么高考也只不过是平常的一场写作。这样,或许可以免除被误判,最后获得一致认可的高分。愿师生一起努力,更愿阅卷教师有佛心,更具慧眼。

猜你喜欢
潮头论据全文
临平区青商会:创业立潮头 奋斗跟党走
宝鸡峡(新韵)
恰当使用论据
恰当使用论据
赞分盐镇裕牛村
感悟
用好论据“四字诀”:准、新、精、美
青年再造
发现“西方中医”
反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