甩锅不灵

2018-01-19 11:55小野
大学生 2018年12期
关键词:商户闺蜜职场

小野

当我有天在朋友圈里刷到辅导员转发的就业信息时,猛地意识到——新一轮的秋招又开始了,曾经历过的那些兵荒马乱的日子,又在循环往复地上演了。离开校园跨入职场,这样的身份转变在不知不觉中竟已有半年。

坐在工位上和坐在教室里,心跳的频率都是不同的。学校里有多少恣意放肆,公司里就有多少谨小慎微。我是学新闻出身的商业管培生,初入职场,做的是推广工作,总监从见我第一面起就在强调——培养大营销观,而我直至现在都不想和报表与招采材料打交道——这是一种本能,就像我本能地怀念学校食堂的麻辣香锅。

穿ONLY的小菜鸟

报到前一天,我正式从宿舍里搬出来,把一个十平米的小屋做成新窝。随后开始了让每个女孩都振奋的活动——逛街。闺蜜告诉我,职场上看衣识人也是一门学问,刚入职要有精神振奋的面貌,就算不用每天西装革履,起码也得告别淘宝货。我觉得刚入职有些学生气好像也没什么,却立马被她告知:职场上被说学生气不是夸你嫩,而是委婉地说你又蠢又土……

我在商场里像个木偶一样被摆来弄去,听着闺蜜yes or no的点评,她已经入职两年,当初的青涩已经褪去,干练果断的气质已经从逼我试衣服和买单的行为里一览无余。之前从不觉得上班会有这么麻烦,而闺蜜却尽己所能,恨不得把职场生存之道一股脑儿全部灌输给我。

从此后,叫醒我的不再是闹钟,也不是梦想,而是班车司机无情的发车时刻。曾幻想自己能像《穿Prada的女魔头》中的安妮海瑟薇一样,每天清晨出门都是夺目的换装秀,殊不知高跟短裙小风衣,在地铁和班车的连续接驳之后,只留给我一地狼狈。

在购物中心工作,抬眼可见的就是那些身姿绰约的妙龄女郎,我才开始明白闺蜜的一番苦心——衣着代表了我自身对时尚的把握与理解,远胜于口头解释千言万语。我跟着领导巡场逛商铺,迅速熟悉品牌与宣推计划,不停地赶各种PPT和报告,以期得到迅速成长。有时候看着总监干练的身影,恍惚而生一种极端的羡慕,她入职还不满五年,就已经从管培生的身份进阶到项目操盘手。就在我以为日子会在忙碌之中平稳向前的时候,一时的疏忽差点造成难以挽回的局面。

当DM来敲门

DM,中文名为“快讯商品广告”,是商业体的重要宣传方式之一,里面详尽罗列了商户活动的信息,以极具吸引力的设计迅速抓住顾客的眼球。从前的我作为深谙商家套路的消费者,遇到DM的发放通常会弃之不顾,而当自己要充当设计DM的角色之时,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入职三个月后,我接到了独立策划大型活动DM的任务。这次的DM设计与以往的促销DM不同,要包含长达22天艺术性活动的商户联动,要呈现的内容足足长达12页。于是,主KV的位置、活动与商业体简介、活动亮点、海报设计、大商LOGO、商户SP表单……这一切一切,我都需要循着顾客翻页的逻辑,安排到合理的位置,并想尽办法突出重点,同时也要兼顾会员板块和招商运营板块的内容协调。

就在我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把长达12页的DM单规划方案敲定之时,运营部同事又塞来一份新的商户折扣表单,要求我无论如何要加进去。于是我辛辛苦苦做的方案,就在一夜之间需要返工70%。看到运营部同事给的资料都是已经整理好的表格文件,我还感激上天垂怜,强力挤出半幅页面,原封不动地把表格粘贴了上去。自以为万事大吉的我没想到,这是入职之后踩到的一个大坑。

好不容易挨到了周末,设计已经定稿,只要交付印厂,下周上班就可以拿到5万份由我设计的DM。但没过多久,睡梦中手机强烈的震动把我叫醒,看清是领导来电之后,强压住起床气,温柔地接到——喂?

“你的DM怎么回事?定版前都不检查的吗?!”

“9月哪来的31号!同一家商户怎么会有前后两种不同的折扣?!”

“幸亏我不放心多看了一眼,如果直接交付印厂,5万份DM你用手改吗?!”

……

“对不起对不起L总,我马上核实!”

该死!我明明校稿校了三次,怎么会有这些问题!难道……?!

果不其然!问题就在运营部补充的半页表格里……他们有很多错漏与矛盾之处,而我因为是最后赶工,就草草粘贴,竟忘了最终定版的检查。幸亏领导及时发现,如果就这么出稿,贻笑大方是小,耽误时间浪费成本才是我担待不起的。

事件的结果,就是我在手忙脚乱之中认真改掉了每一处错,最终保证了DM准确无误。领导带着我跨过了这个有惊无险的大坑,让我更加明白对拿出手的每一个成果都要负责,甩锅和搪塞都是不灵的。

了不起的流量王

很快,长达22天的活动档期开始了,这次活动囊括了中秋假期和国庆假期,是公司下半年最重要的商业活动之一,公司上上下下都开始进入了连续加班模式。我所在的媒体组在此期间要负责线上几十个KOL对接,线下几十个媒体单位对接,还要同步产出高质量的稿件、图片与视频,同时联络亲子平台进行特殊体验商品的售卖核销,忙碌程度从群名改成了“活下去”便可见一斑。

进入商业,就意味着所有的假期都是加班日,就意味着他人放假越high,我们工作越忙。我负责的是对接少数KOL,定期出稿件,同时每日监测场内情况,将活动现场以视频方式记录下来,进行社交媒体传播。

起初,我想过用朋友圈小视频的形式,但思来想去觉得表现力不够,通常在朋友圈不会产生很高的点击,但现场情况并不允许我拍摄素材之后再进行后期剪辑制作,领导的要求是——同步输出。

于是,我只能借助从前玩耍的手机视频软件,在现场拍摄素材之后,就用手机进行简单的剪辑与编辑。我学电视新闻出身,专业课上老师对作品的高要求使得我们对每一帧画面的打磨都非常认真,这几乎已经是骨子里的本能。我曾经抱着电脑彻夜剪片子,为了画面结构与镜头色差一点点调整。如今换成手机设备,没有了专业调色,只能使用已有的滤镜,总是会翻来覆去地选择对比,让画面呈现出最好的效果,手机软件备选的滤镜数量有限,无法精准地呈现现场效果,我只能尽量寻找与主要画面调性相符的滤镜加持。街头表演形式多样,在成片中需要用不同的特效来表现,用手机编辑每一帧画面,都比用专业软件更难拿捏,倒放、倍速、画面逻辑,再加上手机焦距不足而只能抓到的有限镜头,这与从前的专业学习和训练差了太多。音乐的选择更是需要反复聆听对比,要与表演原声和人群环境声和谐统一,音乐的起幅和落幅已经没有发挥空间,情绪带入的反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所以要选择每一点都与画面调度严丝合缝的音乐,而最难的是——我几乎没有仔细筛选的时间。最终,字幕還要在恰当的时机体现出品牌和地点。10秒的短视频,却要输出如此大的信息量,还要力求精准好看,体现活动质量和视频高级感,不可谓不复杂。

短短几天时间,我做出了50条高质量的手机记录视频,同事们纷纷以此刷屏,那几天的商业客流也跃至寻常节假日的2倍。客流与销售的提升,都远远比不上一场精彩活动的宣传打造对于一个商业体形象的建构意义。在活动结束后的总结中,领导对我不吝夸奖,副总甚至还在朋友圈中公开称我为“流量王”。

有时初入职场的人就是这么单纯地容易满足,得到一句肯定,那些通宵赶工叫苦不迭的日子好像就突然随风而逝了。

后来,当有许多师弟师妹来讨教求职经验的时候,我才惊觉,原来一路跌跌撞撞,我竟已成为别人学习和追赶的目标。这种感觉是欣喜的,也是紧张的,很怕自己貌似太好,更怕自己不够好。

无论如何,职场进击的道路,总是要自己走过,才能彻底明白其中真味。

进入商业,就意味着所有的假期都是加班日,就意味着他人放假越high,我们工作越忙。我负责的是对接少数KOL,定期出稿件,同时每日监测场内情况,将活动现场以视频方式记录下来,进行社交媒体传播。

猜你喜欢
商户闺蜜职场
好闺蜜
职场Z世代为何这么跩
我的闺蜜
职场充电,停还是行?
江苏赣榆农商行 上线商户回访管理系统
商户小额贷款信用评价模型
浅谈商户对信用卡业务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