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漫漫其修远兮,童话教学任重道远

2018-01-19 00:43张璐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7年12期
关键词:童话教学童话问题

张璐

【摘 要】童话是儿童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种阅读文体,也是小学语文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课改的路程中,童话教学获得了不少的进步,可是在实际教学中,仍存在模糊文本特征、缺乏想象力的培养、只关注知识和教化、过度注重思想教育意义等问题。

【关键词】童话;童话教学;小学语文;问题

童话,是儿童初步阅读的精神食粮,是儿童喜闻乐见的营养剂。童话承载了儿童天真又善良的童年梦想。可以说,童话对儿童的影响非常大。贝特尔海姆从心理学的角度指出:“童话是我们童年接触到的最重要的故事种类 (即叙事)”他认为,童话对于儿童的心灵发展非常重要,童话的魅力不仅来自它丰富的心理意义,而且来自它的文学特性。

童话是指基于现实生活,以贴近儿童认知思维和想象意识的故事,通过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编制而成的一种赋予幻想意味的故事文本。它的情节往往更加趣味性,更加生动,它不但能有效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还有利于小学生的想象力和智力的发展。在人教版语文试验教材中,童话占的篇幅比较高,这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更加体现了童话本身的重要教育意义。

在新课改的道路中,童话教学已取得不少进步,其中倾注了不少教育工作者的心血。然而,另一方面,小学语文童话教学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模糊文体特征

人教版试验教材按统一专题组织编排的,只关注了单元主题,却忽视了体裁,同一单元里往往不同体裁的篇目混编在一起。如第六册第五单元以“感受真情”为专题,一共四篇文章,其中三篇记叙文,一篇童话《七颗钻石》混编。诸如此类的编排在教材中不少,而如此编排往往导致了教师只关注单元主题的教育教学,而忽视了对文本体裁的不同教学。虽说文体的学习无需用力过多,但“教什么”也应观照文体特点,否则千课一面的教学模式会降低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缺乏想象力的培养

童话最大的一个特征即是超乎寻常的想象,这种想象既神奇又合乎情理。它像一根藤蔓一样通向了孩子的精神世界,丰富了孩子的内心世界,并使儿童的梦境与现实有了共通点。但是在现阶段的教学中,还存在很多课堂忽视孩子想象力的培养,只关注内容的理解。我们经常会发现在童话教学中,教师一把手主导着课堂,让孩子必须顺着教师的思维往下走,当出现特殊的、不合逻辑的声音时教师则会把立马学生拉入正轨思维中。这样的教学限制了学生想象力的發展。

三、只关注知识和教化

童话的本体功能在于“情感教育” “审美教育”,在于“人性之熏陶”。 纵观大多数童话,往往蕴含道德意识、思想品质的教育。也许还是受到应试教育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不少老师进行童话教学时更多关注理解故事情节,搜寻提取信息,更重视知识点传授和内容的灌输。很多教师甚至使小学语文童话教学失去了语文的味道。比如,一些老师把《巨人的花园》《月亮的心愿》等解读成思品德育课,还有的老师把《棉花姑娘》《乌鸦喝水》等解读成自然科学课。童话的本体功能在于“情感教育” “审美教育”,在于“人性之熏陶”。 纵观大多数童话,往往蕴含道德意识、思想品质的教育。

四、过于注重思想教育意义

“文以载道”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教育传统,育人是教学的一项大目标。在所有学科当中,语文教学更是承担着对学生进行真、善、美教育的重要任务。恰好,大多数的童话,往往都蕴含着抽象的道理和价值观。面对这样的内容,语文老师们总是揽起肩上德育的重担,不自觉地对学生灌输诸多的道德教育,总是通过分析、挖掘文本迫不及待地想要“告诉儿童一个道理”,好像只有这样才能完整自己德育的使命和思想教育的责任。殊不知这种方式正与儿童的阅读习惯相背离,同时也破坏了童话在儿童心目中的美好幻想,久而久之,儿童对童话的阅读兴趣降低,还养成了说假话、空话、套话的坏习惯。育人没错,语文承载德育任务也没错,但是要把握一个“度”,不要让童话教学失去了语文的味道。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童话教学模糊文本特征、缺乏想象力的培养,一方面只关注知识和教化,另一方面又过度注重思想教育意义。总之,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离不开童话这一好朋友,作为教师要抓住童话的特点,还孩子一个纯粹的童话世界。

参考文献:

[1]霍晓玲.《童年,生命成长的坚实桥梁》.华夏教师[J],2017年第04期.

[2]王少莹.《关注童话文本特征 优化童话教学方法》.福建教学学院学报[J],2017年第06期.

[3]乌彦博.《小学语文童话教学误区探析》.赤峰学院学报[J],2011年第06期.endprint

猜你喜欢
童话教学童话问题
探究小学语文中的童话教学
论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