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欢
【摘 要】数学是打开科学大门的金钥匙,是一切哲学性、理论性思考和演绎的基础。数学能够培养人的理性思维,增强思考的逻辑性与严密性,它给予人们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逻辑判断的能力。因此,对于年龄较低的小学生来讲,学好数学意义重大:提高其对于数字的掌握能力,锻炼思维反应能力,养成做事严谨的态度等。由此可知,学好数学意义重大,对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都有一定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题反思
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在日常学习中,数学难已经成了同学们的广泛共识,不少同学因为知识运用不到位或者解题方法不正确而白白失掉了分数。因此,如何让学生提起对于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以及解题技巧,成为了数学教师共同的研究目标。反思使人进步,教师通过不断的实践反思,找出课堂教学方法中的不足,并加以创新与改进,使得教育水平逐渐提升。本文就导学案的设计、自主学习、小组探究性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改变几方面的创新进行如下反思。
一、导学案的创新设计
课前预习是任何一门学科学习的必要环节。只有提前对所学内容进行初步的了解,才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学习的时候能够无障碍的接受教师所教内容,进而再深入的探究。导学案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理解所要学习的知识。在教师真正讲新知识之前,导学案能够让学生通过填定义、做简单的练习等来对知识有初步的了解。但是笔者认为,目前导学案的内容存在过于形式化的问题。导学案的内容应不止有定义与书上的习题,这使某些同学不认真做导学案,对于书中的内容照搬照抄,对于学生的预习失去了原有的作用。为此,教师可以在设计导学案的时候,找出同类相似的题目,如:“原来有18个人在公交车上,上车12个人,又下车6个人,现在车上一共有几个人?”与“男生有20个人,女生有21个人,其中有18个人参加比赛,还有多少人没参加?”等等此类题型放在一起让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能够做到举一反三,培养学生创新性的解题能力,真正的掌握知识点,达到预习的效果。
二、引导学生创新性自主学习
興趣是促使人进行探索和研究的动力来源,有兴趣才会有热情,才会有求知的渴望,才会让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能够坚持自主探索。因此,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根本所在。对于这个方面,教师就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需要在课堂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可以在课前细心备课,在讲课的前几分钟提出几个有趣的、能有效的吸引学生兴趣的问题来引发学生的讨论,进而带入所讲主题,保证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例如:在讲有关物体的观察这一章节的时候,教师可以以一个问题开始“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你们能看到别人的耳朵却看不到自己的耳朵呢?”同学们经过积极地讨论之后,教师再进行总结“这是因为同学们观察的角度不一样。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观察物体。”经过实践发现,这样的教学方式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数学课堂的趣味性,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同时学生能在独立思考的情况下,独立思考并产生一些新的思维,从而成就学生学习上的独立以及思想上的创新。
三、加强合作性创新学习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课标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传统的教学方式严重的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在教师“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下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这样不仅不利于知识的理解,课堂效率较低,同时也会极大的削减学生的求知欲,缺少了对科学的探索过程。而新课改所提倡的合作性学习,则很好地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的缺陷。新的教学形式会使学生在对新知识的探索过程中能够发现问题并自主地解决问题,真正的落实新课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理念。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探讨问题的解决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相互之间的启发与辩论可以发展思维,积极思考,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以此适应时代发展,成为创新型人才。
四、利用多媒体教学
今时不同往日,现今的教学条件已经能够达到将新媒体运用到教学当中。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以幻灯片的形式播放,省去了在黑板笔书的过程,能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接触到更多的知识,省时省力,一举两得。新媒体教学的引入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模式,还提高了课堂效率,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将更多的内容传授给学生。教师应当与时俱进,最大化的提高课堂质量,多方面的运用一切可用设备或器材,引导学生创新意识。
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为我国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综上所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小学生年龄较低、思维活跃、好奇心强的特点,进行各类课题的引导性教学,引导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发展。同时,作为教师,要及时的对于各个不同的课题进行反思与学习,反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学习其他学校甚至国外的优秀教学方法,在反思中进步,提高自身教师素质,在进步的教学下中真正的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与此同时,教师要增强责任意识,使小学数学在新课改的带领下有所发展。
参考文献:
[1]祁晓梅.《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与评价》.《考试周刊》,2016年76期
[2]孙延洲.《数学目标教学及其评价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