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能愿动词的异同研究

2018-01-19 07:35黄靖莉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7年12期
关键词:现代汉语文言文

黄靖莉

【摘 要】本文以古今能愿动词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之间的比较作为基础,通过部分文本分析,对其在使用中的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

【关键词】能愿动词;文言文;现代汉语

一、动词的定义

许多的学者对动词都给出了不同的定义,但是在本质上并没有任何的改变,因此根据学者们给出的定义,我们可以认为动词“就是表示人或者事物发生的动作、变化还有存在的词。”但是像能愿动词等并不会表示动作或者行为,例如“能够或者必须”这些词语。因此,我们把动词分成几类:动作行为动词、判断动词、形式动词还有心理活动动词等。在这里,我们着重的研究一下能愿动词。

二、现代汉语中的能愿动词

现代汉语中的能愿动词是非常的有限的,例如表示可能的:有能、会、能够、可以等;表示应当的有:应、应该、应当;表示必要的有:必须、必要、要;表示愿望的有:愿意、值得、肯。从现代汉语中能看出,会给这四种给出清晰、明确的分类。

三、实践中发现

(1)有一些现代汉语中的能愿动词会经常的出现在文言文中,但有一些也会很少的出现,例如双音节的能愿动词。

(2)文言文中有一些能愿动词,在现代汉语中是没有的。

(3)在文言文的语法著作中,会把能源动词叫成助动词。

(4)现代汉语中有些能愿动词的分类在文言文中是不能这么进行分类的。

(5)文言文中的能愿动词和現代汉语中的能愿动词的用法基本上是相同的。

四、举例

例如在高中英语四册的文言文中,所用到的能愿动词一共有12个,例如“能”用了33次;“得”用了22次;“可以”用了11次;“肯”用了3次等。

在这所用的12个能愿动词中,有6个能愿动词是可以在现代汉语中仍然使用的,那就是“可”“能”“可以”“愿”“肯”“敢”这六个能愿动词。“得”这个词仍然经常会在文言文中出现,但是与现代汉语中的意思是不相同的,在文言文中可以当做“能”“能够”讲,但是在现代汉语中是当做“必须”讲。

在古代文言文中有很多的能愿动词在现代汉语中已经不在当做能愿动词去使用了,例如:“欲”“当”“足”“克”“宜”。

有很多现代汉语中的能愿动词是很少会出现在文言文的教材中的,但也没有绝对性。在语文课本中,有很多的文言文都是典范但是数量是有限的,实际上,现代汉语是从古代汉语中演变过来的,所以现代汉语中有很多的能愿动词是从文言文中出来的。

(1)例如能愿动词中的“应”,在《南史·江智渊传》中有写到“人所应有尽有,所应无尽无者,其江智渊乎!”现代汉语中“应有尽有”这个成语便是出现在这个文言文中。

(2)能愿动词“会”,在李白的《行路难》一诗中有写到“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还有杜甫《望岳》一诗中提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此时的“会当”是一个双音节词。而现代汉语中“能写会算”则出现在了这里。

(3)能愿动词中的“须”字。在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中有“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还有在《汉书·冯奉世转》中便有“不需复烦大将。”

(4)能愿动词中的“当”“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一诗出自杜甫的《前出塞》。

(5)能愿动词中的“该”在唐代以前的文言文中没有发现出现“该”字的句子,但是在明清的杂居和小说中却有频繁的出现,例如在曹雪芹的《红楼梦》第三十三回中发现“儿子不好,原是要管的,不该打到这个分儿。”这样的句子是当时那个年代的口语,跟文言文还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的,在这里不做出具体的解释。还有孔尚任《桃花扇·却奁》中说道“香君虽小,还该藏之金屋。”

五、不同之处

在文言文中,能愿动词不能够像现代汉语那样的分类。要想把文言文中的能愿动词准确的理解并且翻译成汉代汉语,就一定要考虑使用它的语言环境,就要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篇有中心”一定要坚持这样的原则,举个例子:

(1)在《谋攻》中有一句:“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这句诗中的“可以”是一个双音节的能愿动词,而在先秦文章中双音节的能愿动词仅仅是出现在了这里。这里的“可以”意思是该当,应该,不可以理解为表示可能的意思,这句话的意识是在批评某国的国军对于该军队胡乱指挥,是在阐明“君之所以患于军”这句话的原因。

(2)在《赤壁之战》中有写到“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如有离违,宜别图之。”这句话中的“宜”在现在汉语中不再被当做能愿动词使用,第一句中的“宜”表示该当,翻译成“应该”;后一句话中的“宜”,表示可能,翻译成“可以。”

还有几个也是在现代汉语中不被当做能愿动词使用,例如:

(1)“欲”字在古代诗词中被翻译成“想要”例如现代成语“欲擒故纵”也是这个意思。

(2)“足”字有两个意思,一个被翻译成“值得”例如《鸿门宴》中“竖子不足与谋!”成语“微不足道”也是这个意思。另一个被翻译成“可以”例如在《游褒禅山记》中“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3)“克”字一般会被翻译成“能够”例如在《赤壁之战》中“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成语“克勤克俭”也是这个意思。

六、相同之处

现代汉语中的能愿动词和古代文言文中的能愿动词的用法是一样的。在现代汉语中,能愿动词加上动词或者形容词会有三种理解:①能愿动词后面的动词或者是形容词用作宾语来讲;②能愿动词当做状语来讲;③两者合在一起可以形成一种合成谓语。

对于学生来说,学习这三种形式有助于扩大视野,并且可以开发学生们的智力。

从目前的形式来看,许多的语言学家都会把能愿动词当做状语使用。

我们应该注意的是,不管我们对能愿动词持有哪一种理解,在能愿动词之后都要有一个动词或者是形容词,不然的话,这个能愿动词便会当做一般的动词去理解,比如:“得”字。

(1)在《赤壁之战》一诗中的“请得精兵数万人,进住夏口,保卫将军破之!”此句中的“得”后面是一个名词性词组,意思为“得到。”

(2)在《促织》一诗中“市中游侠儿得夹者笼养之,昂其值,居为奇货。”此句中的“得”后面也是一个名词性词组“佳者”,同样解释为“得到。”

(3)在《中山狼传》一诗中“简子至,求狼弗得。”此句中的“得”与“弗”字共同组成动词性偏正词组,此处作为“求”这个字的补语,此处的“弗得”的意思是“没有得到”。

在文言文中,能愿动词与后面的动词或者是形容词的结构有三种情况,例如:

(1)《赤壁之战》中“悉使赢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这是第一种情况,句中的“得”动词后面没有宾语。

(2)《赤壁之战》中“向察众人之议,专玉误将军,不足与图大事。”这是第二种情况,句中的“欲”动词后面有跟宾语,“将军”“大事”就是宾语。

(3)《游褒禅山记》中“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这是第三种情况,能愿动词与动词或者形容词之间有着其他的造句材料,例如句中的“以”是状语和中心词之间用来连接的,而在这里并没有意思。不能去用合成谓语来解释。

七、总结

文言文经过演变,形成了现代汉语。而了解现代汉语的一些语法规律则更加有益于我们学习文言文。所以,不仅仅是作为教师,学生也要尽最大可能的去掌握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律,这样,才更加有利于我们阅读文言文。

参考文献:

[1]成纲.古今能愿动词异同说[J].语文教学通讯,1982,(05):56-57.endprint

猜你喜欢
现代汉语文言文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现代汉语位移终点标记“往”
“楞”“愣”关系及“楞”在现代汉语中的地位
评《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
现代汉语反饰修辞格新探
让文言文阅读在选择中渐进——以《师说》为例
何为“言”,何为“文”——从“言、文并重”看文言文究竟应该教什么
文言文阅读新思考
北大版《现代汉语》增订本)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