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伟+常征+张志信+胡展育+詹云静+陈云
摘要:通过调研和数据分析等方法对处于转型发展的文山学院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行研究。建立了“基于重基础强实践的四段式人才培养模式”,将整个大学本科学习过程分为基础知识学习、实习实训、返校学习、再实习实训四个阶段,在重视基础知识、突出实践教学的同时,将专业技能课分为四个职业性和针对性非常强的模块,便于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定位,也有利于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和专业技能的提升,体现了教育教学的有用性和实用性。
关键词:转型发展;强实践;四段式;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02-0004-03
一、基于重基础强实践的四段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背景
2013年11月,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研究中心提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实践与政策研究报告》,报告总结出了我国地方本科院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办学定位趋同,盲目按照惯性思维发展;学科专业无特色,与地方产业结构脱节;人才培养“重理论、轻实践”,人才培养体系不完善;科学研究“重科学、轻技术”,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能力低;产学研合作教育不深入,企业参与合作育人缺乏必要保障等。2014年1月9日至10日,时任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到河南省黄淮学院,就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等问题进行调研时指出,转型发展改革试点已列入教育部2014年工作重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针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一步明确目标,提出了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一系列重大举措,其中,特别强调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更加强调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是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模式改革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难点和关键。作为一所地方本科院校,必须以培养适合地方发展需要的人才为目标,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形成地方发展需要高校支撑、高校的发展需要地方支持的双向联动机制。要达到这个目标,首先就要从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等方面进行设计,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要有合适的人才培养模式。因此要实现学校的转型发展和专业的转型发展,必须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有许多学者对国内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做了详细的研究,也进行了对比:杨华提出了“三段交融、能力递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即将学生整个学习期分为三个阶段,学校学习和企业工作两个过程交替进行,取得了一定的效果[1];无锡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借鉴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并改进为“双元双创”人才培养模式,即学校和企业为双元,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创业能力为双创[2],也对该校的发展起了示范作用;顾佩华等从汕头大学工学院的工程教育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出发,提出了以工程设计为导向,以培养个人能力、团队能力和系统调控能力为主要目标的EIP-CDIO工程教育理念;卢亚莲对德国应用科技大学(FH)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分析,德国FH主要培养的是“以职业的要求和需求为指导思想,重视实践教学,人才培养的目标就是为社会提供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其培养的人才主要为了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满足企业人才的需要和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3]。此外,金长义等对德、美、澳、中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比较研究[4];英国早在20世纪中后期就开始从研究型向创业型教育转变,并探索出了“技能本位、不拘一格的创业专业、机会导向型创业课程与教学相长的教学方法、实战经验丰富的创业导师队伍”的人才培养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张秋容等提出了基于“双线培养、三位一体、四个结合”的高职数控人才培养模式,“双线培养”主要指职业能力与学习能力培养,“三位一体”指教、学、做一体化,“四个结合”指工学结合、教师素质和技师素质结合、校企结合及考核和技能鉴定结合。杨凤田等[5]在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实践了“兴趣引导、平台支撑与项目牵引”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从背景、内涵、实施和效果评价四个维度阐述了此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内容。山西师范大学对师范院校的“大学—政府—学校”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实践探索,也主要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与职业能力培养。
综合国内外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探索,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共性:一是强调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二是重视基础专业知识培养,三是强调与企业合作,并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四是提高实践教学比重和实操性。
基于重基础、强实践的四段式(以下简称“四段式”)人才培养模式是在全国地方高校地方转型的大背景和大环境下提出的,是处于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初期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尝试,其目的和意义在于突破固有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尝试解决许多新建本科院校就业难、培养出来的学生技能不足、就业面窄,及实践动手能力低、就业适应期长等问题,从而顺利实现本科教育向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方向转变。
二、“四段式”人才培养模式的设想
该人才培养模式设计的内容和重点在于将人才培養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使企事业单位等用人部门参与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的修改和课程设计的修订;增加学生到用人单位实习实训的时间和机会,提高学生实操能力。整个人才培养分为四个阶段,即前两年为基础知识学习阶段,第五学期为实习实训阶段,第六、七学期为返校学习阶段,第八学期为再到单位实习检验阶段,让学生实习后再带着问题回校继续学习,让学生能学有所用、学以致用,学到社会真正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从而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真正做到学生毕业即就业的效果,从而为新建高等本科学校的转型发展提供有实际操作意义的示范。
三、“四段式”人才培养模式的确定
(一)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
对文山学院2014、2015和2016届连续三届生物科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的统计显示,有约51%的学生从事教师行业、约20%的学生从事植物种植技术行业、约15%的学生从事植物产品加工行业、约10%的学生从事植物产品分析与检验行业,剩下的学生从事其他行业。endprint
根据调查结果,针对就业面向比较广的四个方向确定了生物科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通过四年的学习,使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牢固化、学生的职业定位明确化、学生的学习目标和技能需求清晰化、理论指导实践具体化。在“四段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培养下,使学生能实践一个行业、掌握一门技能、确立两个目标(学习目标和就业目标),具体培养植物种植技术、植物产品加工、植物产品分析与检验和教师教育四个方面的应用型人才,从而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能力、缩短就业适应期,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要。
(二)课程体系构建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目标的体现,“四段式”人才培养模式是否能达到既定的目标,关键在课程体系的构建。在确定了人才培养目标后,对文山州的瑞嘉药业、苗乡三七科技园、七丹药业、天士力药业文山种植基地、各专业种植合作社、各县属中小学等单位进行调研。调研结束后对调研结果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模式的设想,将生物科学专业的课程分为三个部分:公共课部分、专业基础课部分和专业技能课部分。公共课部分学校统一设置,专业基础课部分有专业教师团队设置,专业技能课由用人单位、学生代表和专业教师团队共商设置。在这三部分的课程中具体体现学生专业能力的是专业技能课,根据调研的结果,将专业技能课分为植物种植技术类、植物产品加工类、植物产品分析与检验类和教师教育类四个模块。同时,将学生实习实训内容也确定为此四大内容,以便学生挑选自己喜欢的方向并有目的地进行实习锻炼。具体课程体系如下。
四、“四段式”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和创新
(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着眼于实际
“四段式”人才培养模式中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非常明晰,避免了以前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时出现的广、宽、泛问题。“四段式”人才培养模式中,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是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针对生物科学专业学生就业的总体方向提炼出来的。该培养模式中的培养目标就是瞄准了培养出来的人才的专业基础和就业面向的实际,针对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而制定的。
(二)重视专业的基础性和实践性
专业的基础性和实践性是行走的两条腿,两条腿必须平衡才能迈出稳健的步伐。基础性和实践性的任何一个方面被忽视都会影响人才培养的效果,都会导致培养出来的人才得不到长效发展。专业基础是行动的指挥棒和定海神针,专业的实践性是操作的机械臂,在牢固的专业基础上,培养出来的人才就具有充足的理论依据,依靠充足的理论依据就能指导专业技能的发挥和工作的开展。“基于重基础强实践的四段式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首先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性,然后根据实践性来倒推对专业知识的需求,从而设置相关的专业基础课、阶段性实践课和应用性课程。
(三)学生学习的阶段性目标十分清晰
该人才培养模式设置了四个明确的学习阶段:基础知识学习——单位实习实训——带着问题回校学习专业技能课——再到校外实践。四个阶段中,第一阶段学习专业基础知识,第二阶段到自己感兴趣的单位进行实习实训并记录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需要解决的专业知识,第三阶段根据自己实习实训的心得回校后选择合适的专业课程继续学习,第四阶段带着学校学习的知识再到单位实践检验、指导实践,从而使自己得到提升。四个阶段的学习都有非常清晰的学习目标,其中,第一阶段打基础,第二阶段学习发现问题的能力,第三阶段学习解决问题所需的专业知识,第四阶段学习利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阶段性学习,理论与实践就能很好地结合,达到理论指导实践的目的。
(四)模块化专业技能课程设置突出了有用性和实用性
模块化体现专业化,模块化也体现具体化。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根据生物科学专业学生的总体就业方向,将专业技能课分为四个模块,每个模块的课程都为学生今后的就业量身定做,突出针对性、有用性和实用性。在要求学生选课时,也突出有用性和实用性,而不是一味地迎合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模块化的专业技能课程设置和选课要求,帮助学生进行了系统的、专业的筛选,避免学生选课时因对课程不了解而造成的迷茫,从而避免了无谓课程的选学。
五、总结
“四段式”人才培养模式的重点在于对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系统化,突出了适应职业能力人才培养的针对性。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是在强调基础学习的同时,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教学模式,不仅仅能解决学生在实习实训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还能帮助学生确立自己的就业方向,也是处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阶段的一种很好的“双创”教育教学模式。由于研究时间短,该人才培养模式尚处于理论研究阶段,还未进行具体的实踐操作,需要在实践中精心组织和对学生积极引导才能不断完善并达到预期效果。
参考文献:
[1]杨华.“三段交融、能力递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4,27(1):93-94.
[2]谢建平,蒋雍君.“双元双创”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4,(2):43-45.
[3]卢亚莲.德国应用科技大学(FH)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启示[J].海外纵览,2014,(13):84-88.
[4]金长义,陈江波.德、美、澳、中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8,(17):27-29.
[5]杨凤田,吴宏元.兴趣引导、平台支撑与项目牵引——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1):6-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