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茶文化在高校音乐厅管理中的运用

2018-01-19 21:27:54杨星星
福建茶叶 2018年10期
关键词:音乐厅人文精神茶文化

杨星星

(湖州师范学院,浙江湖州 313000)

1 传统茶文化

众所周知,茶文化是中国五千年来历史文化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茶文化与时俱进不断扩充自身内容,其中的文化精神非常值得借鉴学习。同时,茶文化所体现的规则意识、人文精神也对高校音乐厅的管理具有很强的借鉴作用。

1.1 茶文化的音乐元素

茶文化中具备众多的音乐元素,从中国民族音乐发展的纵向和横向来看,中华民族音乐起源甚深,最早可追溯到遥远的尧舜禹时期,尧舜禹借助音乐教化万民,而茶的起源恰是在这一时期。《茶经》一书就证明了茶叶从神农氏开始发端、在鲁周公时期闻名天下的事实。好茶者在饮用茶时加入音乐,发现音乐更能引人深思,更能入茶。茶味有甘、苦之分,乐曲也有风、雅之别。不同的乐器创造不同风格的茶乐。中华传统弦乐器如古筝、古琴,传统管乐器诸如萧、笛等演奏出来的音乐婉转清扬、幽深深邃,而近年来引入的西洋乐器如大提琴、钢琴甚至萨克斯则让人心头别有滋味。

1.2 茶文化精神

茶是中国的“国饮”,内涵广泛博大精深是中国优秀文化的精粹。茶文化的核心在于一个“和”字。在中华民族的汉字体系内,“和”是最能够高度概括茶文化特点的字眼。茶道包含多种艺术和美学,喝茶既是养身之道,又是道德修身之道。我国很早就有学习茶文化的思想基础,唐朝末期文人刘贞亮就明确提出“茶可以推行功德”一说。茶道中蕴含的文化精神对人有很强的约束作用。茶文化中的规则意识、人文精神也通过茶艺、茶礼、茶德、茶情、茶学说等多种方式加以传播。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礼仪之邦,传统的中国礼节精神被国人融合到茶文化精神之中,向世界传播着中华文化。

2 高校音乐厅管理工作问题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完善,高校的管理制度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高校的管理工作将深深地影响学生在校的学习与生活,重要性不言而喻。而高校的音乐厅又是向学生传播音乐知识的主阵地,是对学生进行音乐教育的重要场所。从这个层面来看,加强高校音乐厅的管理工作、积极提高管理效率弥补制度缺陷势在必行。

2.1 高校音乐厅管理制度落后,缺乏规则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对于高校音乐厅的管理方面更是如此。首先,应当加强对音乐厅出入人员的管理。若闲杂人等在学校没有活动期间随便出入,势必会加大管理人员的工作难度。其次,更应该明确音乐厅的规章制度,防患于未然。无论是对于场地的使用还是音乐设备的使用,都应该提前申请,待管理人员许可后方可使用。对器械是否完好等情况也应当及时登记在册,以便相关人员能及时了解音乐厅的使用情况。此外,对音乐厅的管理更应当倡导“规则意识”。管理制度必须提高实效性,对于规章制度更应该谨慎推出,严格遵守,绝对不能朝令夕改、因人而异。

2.2 音乐厅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程序冗杂

对于大多数高校而言,由于学科老师有特定的教学任务,音乐厅的管理任务往往落在后勤老师或雇佣工等非专业人员身上。而由于是非专业人员,他们工作时也难免产生工作失误。例如在对音乐厅的管理方面存在对音乐厅器材管理不当等问题。而音乐厅的管理制度冗杂,设备的处理及保修往往要经过多道行政程序,极易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对于大多数高校而言,音乐厅的规模和使用频率并不能够支付专门组建音乐厅管理公司的费用。因此,学校可以组建自己的管理团队。在校内专门学习管理的学生之间挑选优秀人才,参与音乐厅管理这项实践活动同时给予相应资金奖励。由专业教师带队学生自主管理,既能利用校内资源给学生提供兼职机会又能提高管理队伍素质,一举两得。

2.3 音乐厅营销观念陈旧,社会脱节

音乐厅是高校举办文艺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场所。但由于近年来高校面积的不断扩展,招生数量的不断增加,高校在对音乐厅的管理方面普遍出现了问题。目前,国内高校音乐厅的主要经营模式是高校自主管理和音乐厅外包两种形式。高校的音乐厅多在校园内及其附近,主要面对的是校内学生,主项目是与学生相关的文艺活动。因此,当校内文艺活动较少时,特别是在寒暑假期间音乐厅基本处于被闲置状态,设备损耗且无法获得收益,从某种角度来说也是对资源的一种浪费。因此,高校可对音乐厅的营销模式有所改进。学校可选择对外合作的方式与艺术学校进行对外合作,根据学校特定时间安排与艺术学校签订合作合同,为培训单位提供表演场地。对外合作既能一定程度地缓解学校财政资金压力,更能物尽其用,提高音乐厅使用率,让教育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3 借鉴茶文化加强音乐厅管理的具体策略

茶文化融合了道、儒、佛三家文化,具有普世性与借鉴意义。在高校音乐厅的管理中,法家的规则意识起到了维护秩序的重要作用。而儒家的“仁”和佛教“众生皆苦”的文化,又为其注入爱人、敬人的人文精神。

3.1 强调管理规则意识

规则指的就是规范和准则,多应用于企业、管理部门之间。它准确来说可分为三类:流程和程序、岗位、制度。高校在对音乐厅的管理过程中,更是要强调规则意识。用规则来指引管理人员做正确的事情,加强管理人员的合作能力。凡是都得遵守规则然后按照规则执行,如果遇到突发状况就按照先前经验操练,事后进行总结。

3.2 发扬茶道人文精神

茶道中的人文精神体现的是人文主义关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高校在音乐厅的管理之中,不仅仅是要用规章制度约束人,更要用人文精神关怀人,让员工得到精神力量的感化。这种精神在美国总统罗斯福的故事中就能得到清楚的体现。作为总统,罗斯福关怀手下的每一位员工甚至包括管家、厨师,他能够清楚的记得家中每一位仆人的名字。同样,他也将这份人文关怀用到了工作中,对待手下和工作人员,他从来不予苛责而是尽量给予他们理解,如此一来,他才拥有了遍布世界各地的广泛的智囊团。无独有偶,在国内,阿里巴巴总裁马云对技术人员的尊重是有口皆碑的。马云深深体会技术人员钻研信息科技的不易,即使作为总裁,他对待员工也是始终和颜悦色,从来不对员工发脾气。这种传统也一直延续到了阿里巴巴集团内部,阿里崇尚技术更尊重人才。因为他们知道技术易得,人员难求。茶道的内涵无外乎一个“仁”字。高校在对音乐厅的管理中,对工作人员更要关心、关怀,给予人文保护。

3.3 重视观念的革故鼎新

观念的“革故鼎新”重点在其“革”字,正如辛亥革命当初对封建王朝的沉重一击。从音乐厅的使用上看,不少高校音乐厅学校所有,通常设置在音乐学院的教学管理范围内,因而占用时间最长的仍然是音乐学院,音乐学院文娱活动多,需要借助音乐厅的舞台来预估文艺活动的舞台效果,因而频繁借用音乐厅,而其它学院因其教学位置的原因,只有重大型活动才会在音乐厅举行。这也使得各个学院存在的音乐厅争用的现象;从音乐厅的建设和管理上看,音乐厅的建设是由高校出资,主要归音乐学院管理,这也容易让人觉得音乐学院把音乐厅私有化,把音乐厅的管理纳入到本学院的管理范围之中。针对高校现阶段音乐厅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和落后的观念,也应当给其沉重一击。思维决定行动,没有良好的营销和管理思维方式,管理就不可能取得多好的成就。高校作为学术研究单位,也必须要与时俱进,推动自身理念的创新,在运用恰当的管理团队的同时,推动自身观念的革故鼎新,与社会接轨。

4 结论

茶文化是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精华,其中的许多观念在今天仍对现实生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高校在实现对音乐厅的管理过程中,需要强化管理的规则意识,建立健全音乐厅管理机制,促进音乐厅有序开展活动和秩序的维护;需要发扬茶道的人文精神,关心每一个坚守在管理岗位的工作人员;需要推陈出新,例如,进行营销观念改革,实现对外合作等,运用自身新观念迎接时代挑战,让高校的音乐厅的管理逐渐走向现代化。

猜你喜欢
音乐厅人文精神茶文化
小鹏G9成都车展全国首秀 重磅发布Xopera小鹏音乐厅
车主之友(2022年5期)2022-11-23 07:25:46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现代装饰(2021年2期)2021-07-21 08:28:26
茶文化的“办案经”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现代苏州(2019年16期)2019-09-27 09:30:32
别具特色的俄罗斯茶文化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体现及构建
新闻传播(2018年9期)2018-08-01 06:37:14
Foro Boca音乐厅
现代装饰(2018年2期)2018-05-22 02:50:27
迪士尼音乐厅
汉堡音乐厅漏水
环球时报(2017-09-04)2017-09-04 07:34:44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