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揉捻机械装置揉切机理分析及电子参数优化

2018-01-19 21:27:54窦崧源
福建茶叶 2018年10期
关键词:机械化茶叶机械

窦崧源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科技学院,广西桂林 541004)

在当前茶叶产业优化创新背景下,揉捻是决定其品质的关键所在。对于茶叶揉捻机械装置来说,揉切机理直接关系到其实施价值,当然对于揉捻装置来说,优化电子参数将让其性能得以最佳提升,同时也能够充分确保茶叶揉捻的外形与口感。当然,对于目前茶叶揉捻机来说,分析其揉切机理,优化电子参数,从而确保茶叶品质能够满足大众自身的实际诉求。

1 茶叶揉捻机械装置的应用背景分析

我国有着源远流长的茶叶产业,从先秦时期开始,就开始了茶叶产品的种植探索,悠久的历史不仅孕育和造就了深厚的茶文化,同时也对茶叶的生产过程提出了极高要求。在整个茶叶种植过程中,种茶是普遍公认的难题,尤其是在未能广泛普及机械化时,其茶叶生产与制作更多依赖的是手工制茶模式,其不仅生产难度大,同时也加重了生产成本。在茶叶种植过程中,日本地区的茶叶生产有着极高的的机械化水平,从茶园的耕作到修剪、采摘,再到栽培等等,都实现了相对标准建设,特别是其为茶叶机械化应用提供了充足条件。但是就我国茶叶生产的实际状况看,无论是茶园的基础地形,还是生产设备的机械应用,都提出了较大难度,茶叶揉捻机是茶叶机械化生产的关键。

我国作为茶叶产业的故乡,并且在长期发展起来的茶叶生产过程中,形成了诸多类型的茶叶加工工艺,特别是在茶叶生产机械化应用过程中,其机械化水平大大提升,尤其是红茶加工也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应用,在珠茶加工过程中,在60年代炒干机出现之后,就大大降低了茶叶生产的劳动强度,并且有效提升了茶叶生产能力,从而实现了茶叶产业的迅速发展。

当然,在茶叶生产转型发展的今天,在制茶机械的自动化控制方面也出现了极大突破和创新,比如机电控制系统在揉捻机械装置上的广泛应用,使用电脑计算机控制炒制茶机等等,这些研究成果充分展示了茶叶机械的自动化。在使用茶叶揉捻机械装置时,要注重及时调整和优化其相关参数和工作机理,通过不断调整,从而实现其茶叶揉捻的最佳效果。

2 茶叶揉捻机械装置揉切机理分析

从当前茶叶生产机械化生产状况看,其实现了迅猛发展,无论是日本、斯里兰卡等国,还是我国南方的茶叶大省,但是就自动化水平看,我国仍然有相应差距。当然,在茶叶的鲜叶采摘、摊放、杀青和干燥冷却等工序中,虽然实现了较高水平的茶叶生产,但是其机械化应用过程中,其茶叶揉捻水平并不理想,其质量也不稳定,影响了茶叶产业的加工制作。

在茶叶生产过程中,揉捻是极为重要的加工程序,良好完善的茶叶揉捻能够破坏茶叶自身的“细胞基础”,并且揉出茶汁,使得茶叶的滋味更为醇厚,这一过程也是影响茶叶品质的关键。对于茶叶来说,揉捻之后,也能卷起叶面,在缩小体积的同时,使得茶叶冲泡时茶汁更容易被泡出。在当前茶叶揉捻机械装置的揉切机理中,其通常是让“杀青”的茶叶在揉捻机械中做匀速的圆周运动,接受压盖、揉盘等多方向的复合力,从而使得茶叶沿不同茶叶的主脉揉搓成不同条索状。

对于茶叶加工来说,揉捻仅仅是初步成型的过程,通常茶叶在加工制作时,都有揉捻环节,如果揉捻力度不够,就很容易影响茶叶的性能。茶叶揉捻质量决定了其物理性能,揉捻叶水分含量与茶叶性能之间有着重要关联,茶叶的柔韧性和可塑性都与其质量有着重要关联。热揉茶叶的温度普遍较高,其叶子的温度状况直接影响到茶叶的品质。

在茶叶揉捻过程中,除了绿茶使用手搓揉捻外,大多使用的是机械揉捻,根据揉捻量大小选择不同的揉捻设备,其速度通常是手工的上百倍,机械揉捻的效果明显优于手工揉捻,其揉捻时长也明显长于手工揉捻。当然,使用机器揉捻茶叶的化学变化状况明显多于手工揉捻。比如手工揉捻茶叶时,其性能通常不发生变化,茶叶自身的口感和品质基本上得到了维护,但是机械揉捻之后,其性能口感就会出现明显差异,所以,在茶叶揉捻机械装置中,其揉桶不适宜过大。

在茶叶揉捻使用揉捻装置时,其转速应该坚持先慢后快的原则,既不揉碎茶叶,也避免因为温度高而影响茶叶产品的品质,在后期速度加快后,能够让茶叶的叶条卷得更紧,确保茶叶能够揉为合适的形状。在揉捻过程中,揉盘自身的构造与揉捻的条索之间有着重要关联,整个揉捻机械装置的揉盘中,最好安装合理的揉盘活动装置,进而满足茶叶原料中的质量老嫩要求。

3 茶叶揉捻机械装置电子参数优化机制

揉切(twisting—cutting)主要指的是将茶叶的鲜叶或者萎凋叶按照茶叶揉切机械的相关功能价值,结合揉捻和挤压、撕裂、卷曲等系统化作用,从而使得茶叶形成相应规格的颗粒,这同时也是茶叶加工制作过程中的重要工序。通过快速将茶叶切碎为多种形状茶叶,结合6到7孔来筛选合适的揉切叶,予以发酵,将筛选到的茶叶揉切叶进行发酵和复切。在茶叶揉切过程中,必须尽可能确保茶叶组织的破碎率,尤其是要通过对茶多酚的氧化酶性进行充分保护,从而确保揉切茶叶的品质得以有效保护。结合当前主要使用的工艺为转子揉切机制法和LTP制法等等。

通过对茶叶揉捻过程中,其物理特性、力学特征和化学成分的相关变化进行分析,其能够帮助我们构建完善的茶叶揉捻评价机制。

在茶叶揉捻机械装置中,通过使用行程加压的方法对茶叶揉捻过程中,揉捻时所承受的及时压力进行采集,并且以其为基础来设计和优化茶叶加压揉捻设备。根据综合研究活动看,在茶叶揉捻过程中,其PPO活性与揉捻时间之间有着直接性关联。在40分钟左右之后,略微有所提升,但是,茶叶自身的POD活性随着揉捻时间的不断增加逐渐降低。其中所具体对应的电压值也随着揉捻时间的不断增加而增加,15分钟左右达到最大峰值。茶叶中儿茶素的含量也在揉捻影响下,逐渐增加,其中EGCG元素和EGC元素的含量有较大的变化,TFs元素的含量尽管有所变化,但是整体变化不大,茶叶中TRs元素的含量有明显性增加。

对于揉捻活动来说,其茶叶制品容量和时间往往决定了其成条率,特别是随着时间呈现单峰曲线变化,尤其是随着时间变化,茶叶外观纹理中的面积和周长也在揉捻过程中出现降低性变化,其拟合曲线的系数超过了90%,茶叶的柔韧性也会在相应揉捻时间中呈现出曲线变化。在茶叶揉捻过程中,其电特性参数CP、D等也会在揉捻时间变化中呈现不断增大趋势。其他如:LP、R、R时间也在揉捻过程中不断减小,各项特性参数与揉捻拟和之间的效果逐渐变好,整体影响系数超过了0.9。

在茶叶揉捻过程中,其颜色从绿色到深绿,逐渐变化,其色泽参数R值、B值都呈现出波动性变化,当然其与揉捻时间的变化规律之间没有太明显关系。其中的2G-R-B值、HUE值随着揉捻时间不断延长日益减小。结合具体研究分析,茶叶揉捻与特性参数之间呈现出相应的关联性,所以在这一过程中,要构建基于化学特性参数、物理特性参数和色泽参数、电特性参数等多种信息构建相关参数方程。

4 结语

在茶叶产业转型发展背景下,揉捻是决定其品质的关键,茶叶揉捻机械装置作为重要的生产设备和工具,对其工作机理进行分析,同时优化和调整相关电子参数,将从本质上提升茶叶产品的品质化和口感。在我国茶叶加工制作过程中,有很多知名的茶叶产品,尤其是随着当前大众对茶叶产品的关注度不断提升,如今茶叶产品的品质把控至关重要,揉捻作为茶叶加工过程中的重要程序,其不仅决定和影响了茶叶的物质品质,同时也影响了茶叶产业的转型发展。

猜你喜欢
机械化茶叶机械
《茶叶通讯》简介
茶叶通讯(2022年2期)2022-11-15 08:53:56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创造(2020年5期)2020-09-10 09:19:22
调试机械臂
当代工人(2020年8期)2020-05-25 09:07:38
香喷喷的茶叶
快乐语文(2018年36期)2018-03-12 00:56:02
简单机械
机械班长
按摩机械臂
农业机械化
江苏年鉴(2014年0期)2014-03-11 17:09:37
对我国煤矿岩巷掘进机械化配套的探讨
河南科技(2014年11期)2014-02-27 14:17:24
便携式茶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