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日茶文化差异探究大学日语文化教学

2018-01-19 14:07:38郑鲲腾
福建茶叶 2018年9期
关键词:茶道日语茶文化

郑鲲腾

(闽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福建漳州 363000)

引言

在大学日语文化教学中融入中日茶文化,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也有利于中国茶文化与日本茶文化的交流,对传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着积极的作用。大学日语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当前教学目标以及中日两国的文化交往情况,对中日茶文化差异进行合理讨论,在文化的助力下,学生的日语语言能力也会得到迅速提高。

1 中日茶文化的互通与关联性分析

不论两国茶文化之间存在何等差异,但均是由茶的养生功效作为发展基础的,在其保健功效基础上进行逐步的发展并向精神文化不断的演绎,使得茶作为物质载体成为独特的精神文化的象征,在此过程中,不断凸显中日两国茶文化的关联性与互通性。

1.1 重视茶的礼节

自古以来中国茶文化就重视茶礼茶俗的延承,饱含丰富的内容,诸如,自宋代以来就有典著曾记载人们日常生活中以茶待客,并用送茶表示礼尚往来,在此过程中表现风俗民情。在清代时期更是有“端茶送客”的文化风俗传统。在许多经典名著中,更是用茶礼茶俗凸显人物关系,展示礼仪文化,如《红楼梦》中,便有对茶文化的大量描写,在用茶叶彰显人物地位关系的同时,展示出饮茶的礼节风俗。

日本茶道文化的发展有异曲同工之妙,重视茶道传统的传承,茶礼规范化。如邀请宾客进入主人茶室内时,主人跪坐门前以表对客人的欢迎与尊重,在茶道的各个环节都彰显茶之礼仪,如推门、鞠躬、礼仪寒暄等,用茶接待客人表现出主人的热情,用标准的礼仪展示待人礼貌。

1.2 注重茶文化的审美内涵

在中日两国茶文化中,都充分彰显了独特的民族文化。在茶文化中融入审美观念,利用茶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彰显不同民族间的审美情趣与文化内涵。在日本茶道中,充分融合了其民族观与审美观,正如日本知名人士所描写,日本茶道独具审美特色,更是体现审美的宗教,不仅彰显美、和等精神,更是渲染出其乐融融的氛围。在此过程中,彰显出古朴典雅、清寂和谐之美。此内涵与中国传统茶文化有精神上的共通点。中国传统茶文化中独特的审美观则是重视强调自然和谐、淡泊名利的追求,将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特点与茶文化相融合。

1.3 赋予茶文化独特的民族精神

两国茶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都结合本国的民族精神,在茶文化中融入民族之魂,使得茶文化成为本民族独具特色的精神内涵与文化代表,更由基础性物质生活代表上升为规范性文化理念。日本茶道文化中将“和敬清寂”作为传承的经典与精髓,更具有丰富的文化特点,运用简洁的理念展现出日本“大和”的寓意。中国茶道则是传统文化的精华,主要重视“怡、和、真、美”的精神内涵,充分结合儒家文化中“和”的内涵,以中庸思想为指导,利用“和”的精神核心,坚持将“仁义礼智信”贯穿在茶道中,展现出“忠孝”之观。在此过程中将团结统一、奋发向上的民族精神逐代传递、更展现出各民族和谐友好共处的思想追求。

2 日语教学过程中融入茶文化的思路与策略

日语教学中常见《日本概况》的学习,因此为了提升日语教学的高效性,可利用茶文化的特点,结合中日两国茶文化的相通性与关联性,在《概况》学习中充分结合茶文化知识,提升学生的日语学习能力,增强其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进行授课前,可充分利用PPT,完整的展示与本课内容相关的茶知识,合理控制茶文化展示的时间,通常课件可分为以下四方面内容,不宜超过二十分钟时长。

2.1 “温故篇”

教师可先进行相关历史资料的查找,利用课前活动练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利用提问增强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对日本历史中著名人物的介绍,选择与本课内容相适宜的故事进行选取,满足课堂教学的文化需求,并以此形成带头引导作用。教师可利用课件滚动提问,学生抢答或组间协商,教师进行实践的把控。随后由教师给出标准答案并进行及时的评价,解决学生的疑问,并组织学生继续提问或补充知识,使学生在问答的过程中,提升学习效率与质量。

如教师可在屏幕上提供四个日本名人图片,利用信息匹配等教学环节,使学生说出人物对应的名称、信息等,并组织学习小组进行资料的补充介绍。利用对人物的温故法,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组织学生对日本历史知识进行深层思考理解。在课前讲解时,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对茶文化进行学习,利用多媒体展示课前准备的茶道工具图片,对不同构造的茶室进行展示,并在此过程中讲解其主要用途,此时教师要把握时机进行及时提问,使学生经历审度题目、辨析问题、延展知识、查缺补漏、自行思考等思维过程,利用温故知识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知识要点,并利用茶文化形成对抽象内容的辨识度与洞察力,加深对日本文化的理解,利用思维模式的培养,提升学生对日语文化学习的掌握能力。

2.2 “知新篇”

通过对视频的集体观看,组织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总结,突破传统黑板教学的局限,激发学生兴趣创造新的知识感悟。利用多媒体进行以学知识的视频播放,帮助学生进行复习,在“温故而知新”的影响下,强化学生对知识的全面掌握。在日式教学中,教育者经常利用视频对学生进行教学,营造学习的语言环境,利用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强化其对文字的感悟,强化学生对知识的应用,使其对语言中不同的语句、句型有实际的应用体验,迅速掌握运用要领,使课堂教学更加具体化。

在课堂教学时,可应用日本视频资料,进行再加工形成教学资料。通过观察日本本土的茶道视频,感受茶苑的独特性,并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感受日本茶道礼仪,体会日本礼节所展现的尊重待人之道。引导学生思考日本茶道与中国茶道的差异性,并对茶文化精神内涵进行深层思考,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发表自己的看法。同时由教师向学生讲述日本茶道精神,并组织学生再次观看视频,在理解其精神内涵的基础上,感受日语的应用,并理解日本文化的精神追求。了解日本茶道具有与禅宗同等重要的价值,引导学生理解文化差异,利用差异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以此引导学生展开对日语的深层学习。

2.3 “探索篇”

为了更好的理解并内化对知识的学习,应始终坚持对知识的探索,以此补充并延伸现有知识。教师在完成课堂教学后,应组织学生进行课下拓展练习,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课堂知识的补充,以此保证学生具有学习的积极性。当教师进行茶文化讲解时,可为学生提供参考书籍,组织学生查找资料,进行教学内容的补充,锻炼学生对知识的探索能力,同时使学生在查找的过程中,感受茶文化,拓展对日语文化知识的储备与掌握。

2.4 “预知篇”

此部分是以之前的学习为基础,以其铺垫为内容,利用此环节实现对知识学习的升华。通过预知学习,加强单节课题间的联系与衔接,强化学生构建整体的知识框架,推进学生利用单个知识点形成整体性思维,同时利用此环节,提升学生的写作创造力。教师可适当的布置写作题目与内容,严格要求限制文章的内容与字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写作习惯掌握写作技巧。

2.5 “拓展篇”

通过以上四部分内容,完成基本教学任务,但为了最大程度的提升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知识储备,使学生深层感知日本茶道文化,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拓展性训练。此时要注意合理控制教学内容,如将教学比例控制适应,利用课件为学生营造出日式“茶点”情境,使学生在此过程中自己体悟茶道精神,利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思想思维,结合设疑提问,激发继续探求知识的欲望,对没有讲解功夫茶茶艺,引导学生利用课下时间自己研究。促进学生对相关茶道知识的理解,对有关词汇的认识并增强记忆。

结束语

为了能够推动我国大学日语教学水平提升,实现其教学内容与教学体系的完善,在大学日语教学中融入中日茶文化是非常必要的。基于中日茶文化差异下,学生进行日语学习效率会更高,语言交际过程中会更加顺利流畅。

猜你喜欢
茶道日语茶文化
岩骨花香通茶道
体验茶道魅力
小主人报(2022年6期)2022-04-01 00:49:32
从推量助动词看日语表达的暧昧性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现代装饰(2021年2期)2021-07-21 08:28:26
论新时代中国茶道精神
明朝日语学习研究
甘肃教育(2020年17期)2020-10-28 09:02:32
茶文化的“办案经”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现代苏州(2019年16期)2019-09-27 09:30:32
别具特色的俄罗斯茶文化
茶道人生